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当代审美特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当代审美特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当代审美特征

[摘要]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具有民族性的审美艺术,是集音乐、舞台表演、演唱技巧和语言表达等众多要素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其价值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体现,运用美学思想来诠释音乐作品,利用审美心理对音乐本质进行最大挖掘。随着声乐表演艺术的普及,教育方法科学性的重视,促使了声乐表演艺术在理论、实践、教学与审美活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由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在传承与传播上的特点,长久以来更多强调演唱技巧、声音质量、歌词清晰、舞台表演等问题,而如何运用音乐美学思想来诠释音乐内涵,从而利用人们独特的欣赏角度来挖掘其艺术中的审美特征。本文将从民族声乐表演的艺术特征、表现手段、审美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研究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当代审美特征,从而使其艺术性得到更全面的发挥与展示。

[关键词]民族声乐表演;审美特征;音乐风格;美学思想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包括声乐演唱、舞台表演、中国语言、文学内涵等多种表现形式,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舞台表演艺术。在演唱过程中,音乐与语言相辅相成,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抽象意义来说,民族声乐艺术同样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描绘的音乐氛围让观众产生一种空间想象,使心灵沉醉其中,激化感情。不同的人因各自的生活阅历、审美角度、欣赏能力获得不一样的美的感受。对于民族声乐表演者,在研究声乐技巧的同时也应重视对音乐美学、审美心理的研究与掌握,从而将声乐艺术实践与音乐美学理论相结合,为诠释作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视野。如果说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是从客观方面对音乐艺术进行剖析的话,那么对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研究则是演唱者从主观方面对音乐艺术进行舞台上的再创作,对于音乐情绪的拿捏、声音音色的选用、咬字发音的准确度等都要求民族声乐表演者提高充实自身的音乐美学水平与修养。这不仅可以帮助演绎者更好地理解、诠释作品内容,而且可以将声乐作品本身的艺术表达推向更高的表演境界。

一、民族声乐表演的创造性审美特征

(一)再创造性艺术美。我国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讲究声音甜美、明亮、圆润,语言咬字清晰、依字行腔,表演感情真挚、声情并茂、台风亲切自然,注意手、眼、身、法、步等外部动作的协调,演唱曲目以古代诗词歌曲、地方民歌、艺术歌曲、现代创作歌曲及民族歌剧选曲为主。[1]声乐美学的研究本身就是音乐美学研究的深化,它包括词章的语言美,歌词或唱词诗化的语言美,曲调的旋律美,演唱的声腔美,传达出听觉的美感,形成一个完整的创造系统。著名艺术歌曲《花非花》,是根据唐代白居易的一首情诗谱曲而来,诗词本身句意明了,但富有哲理意味。“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全曲四句歌词,体现“起、承、转、合”的诗词意境。旋律走向也紧贴歌词的音调,歌唱时宛如朗读诗词般的流畅通顺,体现词与曲的完美结合。歌词的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歌唱时要求巧妙运用气息的支撑使声音始终保持统一,通透而圆润,体现诗一般的境界。咬字吐字时每个字不能咬得太硬,要求字的前后声母、韵母之间连贯,一气呵成。艺术歌曲中,再加上钢琴伴奏的烘托与渲染,整个音乐作品形成一个完整的再次创造体系,传递艺术的美感。

(二)作品内涵与个性化艺术美。中国的民族声乐作品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与地域,地方性和风格性十分突出。南方小调委婉、柔美、含蓄、曲折;北方山歌高亢、嘹亮、奔放。歌唱者在演绎作品时,把握地方色彩,尊重原作,发挥主观的情感表达,对作品客观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多以质朴的真声演唱,在苍茫的黄土高坡之上,歌声是人与自然的呐喊与交流,这表达源于痛苦与寂寞,音乐自身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信天游”的代表作《蓝花花》是陕北脍炙人口的一首叙事性民歌。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姑娘蓝花花的凄美爱情故事:延安临川镇蓝家河有位美丽的姑娘叫蓝花花,芳龄十八,与一位二十一岁的英俊青年杨五娃情投意合,但蓝花花的家人私下把她许配给同村财主周富贵老头,蓝花花不愿出嫁,于是和杨五娃商定某天一起逃跑,从此这对恋人逃走再无音信,村里人为了想念这位美丽的姑娘,编了这首信天游,一直传唱至今。全曲极富陕北地方特色,歌词中陕北方言味儿十足,例如“青线线,蓝线线”中的“线线”就是方言,采用ABB式的组合。“蓝花花”的“花”,要唱“花儿”;“蓝线线”的“线”,要唱“线儿”,句末运用“儿化音”。全曲开始以高亢悠扬,开阔有力的信天游曲调咏唱,两小节连续运用La-Re的纯四度上行,使歌曲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陕北曲调特征,地方色彩明显。全曲采用叙事的手法,分节歌的形式,把故事分成八段歌词讲述,深刻表达故事内容。

(三)情感体验艺术美。歌唱者的外在表现都来自内在情绪的心理活动,这种美学因素源于歌唱者内在的情感体验,对作品内容的把握,赋予它艺术的魅力,从而给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审美心理的欣赏者以美的感受。声情并茂的表演是欣赏者听觉与视觉审美的标准和要求,这种美学因素不仅是通过人的视觉与听觉的外在感受传达给欣赏者,更重要的是歌者把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艺术思想和自身恰当的情感表现相融合,依据歌词的文学形象和曲调的音乐形象,从而给人以内外相兼的统一美。例如,歌曲风格清晰、婉转而富有意境的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此曲是流行于四川宜宾地区的一首代表性山歌,又称“晨歌”,是一首传统的歌唱爱情的民歌经典之作,在云南、四川一带广为流传。歌曲描绘一位少女在槐树下焦急等待自己的情郎,被妈妈看见,问她在望什么,少女害羞不敢直言,假借在望槐树什么时候开花加以搪塞,隐喻自己想见情郎的渴望之情。

二、民族声乐表演的表现性审美特征

(一)民族声乐发声技巧的特征。民族声乐艺术中歌唱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在不同音乐美学思想的参照下,音乐自律论者认为音乐形式本身就是音乐的内容,技术是音乐的生命。因此,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与取得艺术成就是同等重要的。声乐美学对声乐艺术的作用在技巧层面通过培养演绎者熟练掌握呼吸、共鸣、咬字等方面的基本演唱技巧,使其声音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从而获得美的享受。[2]拥有高超的歌唱技能技巧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艺术表现,音乐他律论者更支持在强烈情感基础上的技术运用。例如我国古代庄子的“大音稀声”即是持此论调者的典型例子。在声乐艺术中,只有正确掌握歌唱技术,才能更完美展示音乐的表现力,享受声音传递的魅力。例如:甘肃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此曲被荣为“花儿曲令之王”,是“河州令”的代表曲目,“河州”是甘肃临夏的古称,那里是“花儿”的传播中心,素有“花儿之乡”之称。这首歌曲以牡丹花比喻心爱的姑娘,抒发爱慕、向往接近她的矛盾心情,反映人们对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曲曲式为上、下对应的二句体单乐段结构,两句之间用衬词腔加强衔接,“哎、哟、咿、呀”连接在“上去高山望平川”歌词之间,全曲音域宽广而舒展,多处运用了西北的典型音调结构———Re-Sol-La-Re(双四度框架)。如果没有娴熟的发声技巧,有力的气息支撑,很难唱出音程之间大跨度的声音地方色彩。整体旋律线条分三个层次,中间是基本舒缓的中高音区,低音区用于起腔,高音区则用假声演唱。旋律以四度上跳后延长的方法不断推进,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使音乐有连绵不断的效果,给人登山远望,万里平川映入眼帘之感。此曲演唱时须真假声结合,转换自然,行腔悠长、嘹亮。低音不浊,高音不硬,生动朴实地表达“花儿”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

(二)词曲融合的特征。在声乐艺术中,歌唱语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歌词是声乐作品的语言。语言中的咬字、吐字训练相当重要,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讲究“字正腔圆”“以字带声”。在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曲家精心安排音乐旋律与语言的结合,以歌词中字的音调走向来谱写旋律曲调。优秀的歌词不仅表达歌曲美好的意境,还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理念,给听众带来美好的心灵享受。旋律是贯穿音乐作品的主线,由节奏和音调组成,在声乐的艺术审美中起重要作用。曲调能够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各个地域的音乐风格,并且节奏能通过不同的节拍与速度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与气氛。演唱者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音乐风格的把握、富于感情的演唱,表达出歌曲的艺术美,使听众产生共鸣,感受音乐作品的意境。如宋代文人姜夔的自度曲《杏花天影》。作者是在乘船过金陵时看到江边春色,风光迷人和当时作者联想现实反差极大时,心中不禁产生出留恋,伤感的情绪写下的作品。曲调清雅、委婉,斟字酌句,几乎是一字一音,更好地突出语言的表达,节奏缓慢,旋律线条缓缓起伏,并运用了升高五级音,使旋律得以接近歌词的词调和表达歌词含蓄的形象,歌词内容描绘得栩栩如生,让音乐适应歌词的形式。

三、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心理特征

音乐的审美心理是寻求音乐的本质与内心活动,是人们在不断探索音乐本质的过程中发现的音乐这种抽象艺术形式与现实生活的各种联系。[3]音乐的审美思想其重要意义就是对音乐表演艺术的指导,运用美学思想来诠释音乐作品,利用审美心理对音乐本质进行最大挖掘。民族声乐作品体现出贴近生活的艺术特征与鲜明的地域特色,演绎与欣赏时要把握作品表达的当地风情与人物心理活动。例如,走西口是过去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的晋陕人独有的一种逃荒方式。“西口”指晋、蒙之间古长城的关口,“走西口”指渡过黄河,出长城逃荒到内蒙古的离乡生活。通常走西口的人每年三、四月离家,九、十月还乡,但有些人因为挣不到钱而常年流浪在外,好几年才回一次家乡,甚至亡命他乡。因此,走西口的歌曲大多凄苦、酸楚,又被称为“酸曲儿”。歌曲《走西口》是一首山西民歌的代表之作,刻画出一个送亲人去走西口的可怜女子形象。走西口对于晋陕人来说是一段苦涩的记忆,由于土地贫瘠,生活无靠,男人们只有远离故土和亲人去外讨生活。每次送行的时候,女人们最伤心,她们舍不得亲人的远去,又不知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这一离开,等待她们的将是无尽的思念和离别的悲伤。全曲结构简单,上下两句,每句旋律都是从上致下,并带有延长音,仿佛是女子的哭泣与叹息,情绪暗淡、沉重。山西人常说:“听听山曲活要命,管你得场相思病”,可能就是此曲的意味所在,“走西口”既有地域特征,又有当地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

四、民族声乐表演的文化传承特征

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民族气息浓厚,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4]民族歌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音乐风格、旋律曲调、地方语言等都是中国独有的,其自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是最直接、最鲜明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于艺术作品,演唱本身就是最好的传承,自古诗经是唱的,当今的民族声乐作品也必须演绎出来,表演艺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传承、推广与发展。在众多民族声乐作品中,瑶族的“盘王歌”、苗族的“古歌”、景颇族的“木瑙斋瓦”、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等这些流传着长篇叙事诗、传奇史诗的民歌,是人们通过它来记录宇宙与人类起源以及古代神话与传说的,有着丰富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歌曲曲调起伏较小,吟诵性强,篇幅较长,往往由巫师、艺人或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演唱。在没有可读文字记载的民族中,这类歌曲为民族历史及生产技术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史来看,20世纪30年代,学习戏曲唱法的优势,具有“戏歌”风格,所以当代民族声乐要继承戏曲婉转绵长的韵味与民歌淳朴动听的特点。之后到八九十年代人们开始逐渐接受外来文化,创作中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不断发展,实现了西洋声乐的混合共鸣与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声乐不断创新,取长补短,吸取西方声乐艺术精华,采用中西结合的演唱技巧,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升华,为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开创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结论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各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是其中的瑰宝。我们应让民族声乐传承发扬,以人为本,重视情感的体验,以审美为核心,使其继承与传播过程艺术化、审美化。[5]声乐表演实践与音乐美学思想相结合,赋予音乐作品新的内涵,创新性审美,使其成为传递思想、道德、教育、感化人心的重要形式。音乐美学思想会让声乐艺术者不仅拥有高超的演技,同时富有开拓的思维,深厚的内涵,激情的演绎;民族声乐表演也更赋生命力与表现力,传达出更动人,深至心灵的艺术审美境界。

注释:

[1]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29.

[2]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36—137.

[3]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83.

[4]杨娜.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的“传承”探讨[J].艺术评鉴,2018(23):30—32.

[5]何乾三,叶琼芳等译.音乐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2.

作者:易宁艳 单位: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