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后现代绘画的艺术审美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后现代绘画的艺术审美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后现代绘画的艺术审美探析

摘要:后现代绘画是对传统绘画的反思与背离,具有反审美、反常识性等视觉风格与艺术特色。科技的进步、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促使后现代绘画创作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后现代绘画的技法、素材、色彩、意境等表现手段,与现代主流绘画存在显著差别。该文探讨后现代绘画的审美特点,分析其展现形式和内在思想。

关键词:后现代绘画;艺术创作;审美表现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对绘画领域中不同思想的冲击与碰撞更加强烈。相较于现代主流绘画,后现代绘画带着批判精神,消解与重构原有的视觉对象,拒绝甚至反对现实物象的视觉再现模式,以获取主观审美上的自由。由此,后现代画家基于线条、颜色与视觉图像的自由拼贴,创作极具抽象想象力的美术作品。如对断裂、机械等抽象方式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形式”和整体创作路线,将人的思维观念、绘画艺术表现进行全新解构与协调,以凸显后现代绘画创作的继承与批判意识。

一、打破现代具象化审美,融入碎片化拼贴手段

从绘画艺术源流看,后现代绘画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抽象性、碎片化为特征,批判文化、艺术形式,试图重构自由的艺术创作环境。如,集合主义、达达主义等流派秉持反传统、反艺术的审美理想,将艺术创作融入社会、生活主题。在艺术创作与表现上,后现代画家打破了现实生活具象化的整体表征,以颠覆、重组、融合等手段建构美学意蕴,既有写实主义内涵,又有形式美学特征。如,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人的抽象绘画作品就具有显著的后现代审美认知特征。同时,后现代画家往往将自身对艺术、命运、人性、生态的理解融入绘画实践,借助线条、符号、图像等元素,完成碎片化拼贴,展现出无中心、无秩序的解构与变形,以凸显绘画作品的形式与主题。在马里亚尼的《手顺从理智》中,画家以古希腊裸体雕像为绘画对象,借助解构手法,拆解、拼接与重组各要素,以实现对现代绘画创作模式的突破,表达后现代绘画的多元化、“非和谐”等艺术旨趣。当然,对碎片化重构思想的认识,绝非单纯截取孤立的碎片,而是基于艺术手法,通过艺术抽象力完成对碎片的提炼,使绘画作品更具视觉张力。后现代画家对于“拼贴”的认知超越了单一的装饰取向。后现代绘画艺术中的拼贴手法,首先是碎片化的对象,这些对象是从整体中截取下来的,能够与整体形成对立,并融入拼贴的整体背景和意象。后现代绘画中的“碎片”,并非局限于碎片本身,而是向后看。简单地抽取某一部分,是一种去除存在背景的抽象,是历史逻辑的中断。因此,后现代绘画恰恰是对这种抽象性的充分挖掘,使其在历史逻辑中重新被凸显出来。在艺术创作与表现上,孤立的历史题材、超现实的魔幻世界、形式与语言的非线性组合等都是后现代绘画艺术形象建构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后现代画家游走于图像与绘画之间,利用重迭、模糊、扭曲、重置等手法,改造与重构原有的镜式图像,以获得新的画作。因此,后现代绘画在艺术形式与表现语言上更精深于创作者自身对碎片化的理解与体验。

二、倡导非理性抽象与批判理念,追寻“反美学”的审美存在

绘画艺术的本质一方面体现在创作者对客体世界的生动再现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创作者通过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以实现主观自由的表达上。后现代绘画的显著特征是“非理性”的创作思想,旨在突出创作者的主观倾向,对绘画图像的非理性逻辑关联不再是对传统绘画方法的照搬或复制,而是融入更多的审美再造,表达创作者的主观艺术感受。如,在绘画主题选择上,后现代绘画围绕创作主题,赋予原有生活物象更多的外在形式或内在意义,能够实现对艺术作品的视觉再造。如,本雅明、利奥塔等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利用碎片性、非线性、偶然性的创作逻辑,从非理性抽象的视角表现生活。同样,在后现代绘画实践中,绘画艺术创作还在于对创作者自身审美追求的获得,特别是非理性批判与抽象,既接近日常生活,又远离日常生活。如大野洋子创作的《为风而作》,创作者在取材上顺从现实物象,但对具象艺术进行了要素拼接,凸显了反讽的艺术效果,体现出自我本质价值与现实生活的对立和疏离感。围绕艺术主体进行审美创造,后现代绘画摒弃了固有的形式美,提倡外在视觉审美的“被解释”。后现代绘画创作者选择大众物象,但在艺术形式上变化无常。后现代绘画提倡非理性解构与抽象,拒绝“先在给予”的审美观。后现代绘画的审美追寻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主观性审美。创作者围绕绘画主题,谨慎地选择主体内容、绘画语言、表现手法,甚至会通过“反对对象”呈现画面。从不同的后现代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创作者鲜少选择简单、重复性的内容,而是藉由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题材进行解构、拼贴及重建。第二,“拒绝先在”。所谓“拒绝先在”,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创作观。在创作者看来,绘画作品呈现的视觉主题、从绘画中表现的审美对象,多强调绘画主体与客体、整体与部分、限定与自由的堆叠感和层次感。将视觉进行界限融合,创作者能够围绕现实参照符号或元素,利用艺术变形等手法模糊视觉界限,从而传达沮丧或喜悦的视觉感受。第三,升华性审美。在艺术审美中,后现代绘画突破了现实存在,更加关注对母题存在性的追求。这一“反美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创作客体的外在性转化为美的存在。

三、后现代绘画在碎片化建构中赋予艺术审美的抽象力

海德格尔提出:“在存在展示自身的诸方式中,艺术乃是首要的方式。”后现代绘画利用抽象的碎片化手法表现艺术对象的存在性。后现代绘画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在绘画方式上,以展示自身为首要目标,使其介于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生活中。后现代绘画通过截取、重组、碎片化等手法展开创作,其实质却是削弱中心与边缘、模糊艺术与非艺术、颠覆至上性与形上性的抽象力。首先,后现代画家凭借抽象力,在拼贴与复制中深度探索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其次,后现代绘画借助表面碎片的具象存在,以抽象的构图原则表达真实的生活存在。最后,后现代绘画呈现的具象世界,本身是通过抽象构图原则,生成一个消弭梦境与现实、诗意化的个人记忆空间。后现代绘画通过抽象洞见审美生活,强调艺术审美的理性批判与自由创造思想。利奥塔认为,一幅优秀的后现代绘画,只有当其首先是后现代的,才能是现代的。由此可见,后现代画家要能够从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解码中重构绘画的抽象性和存在性。以批判的方式升华绘画的抽象力,能够基于现实生活的观照,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想法。如,后现代画家不回避存在的现实性,以奇幻、反常等方式表达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同时,后现代画家非常注重日常用品的艺术表现力,通过碎片化建构,赋予日常生活用品独特的艺术之美与抽象力。后现代画家以艺术的方式挖掘日常用品的绘画语言,打破了日常用品的整体性。日常用品本身具有形式性和功能性,后现代画家承认日常用品的本质属性,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完成对内在艺术语言的抽象表达。后现代绘画中的日常用品已经不再是“是其所是”,而是艺术的“是其所不是”。由此,后现代画家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作为艺术抽象对象,以碎片、解构等手段,融入自身的艺术审美追求。在后现代艺术作品中,没有精致的形式和完整的风格,艺术变得更加自由。如,一些后现代艺术家通过反讽等手法,甚至故意呈现杂乱、拙劣与无序的效果,表现了艺术作品内在的审美意义。

四、解放主体审美创造力,突破整体的审美视野

后现代绘画艺术的技法、审美观点等内容,对现代绘画的批判,使创作者更加关注主体对自我存在方式与意义的把握。在后现代绘画中,艺术技法、审美思维崇尚碎片化解构,不再满足于对客观对象的镜式再现,而是突出对自我整体的内心观照,以反抗理性的压制。在现代绘画中,创作者从以主体排斥客体逐渐转变为以客体代替主体。现代绘画利用高雅的方式走进世俗,真实呈现出审美对象;后现代绘画艺术则通过表达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观念,追求解放直觉和潜意识。后现代绘画实质上是对“非人化”的整体反叛,基于的是生活与艺术的本源性。后现代绘画强调拼贴、碎片,挑战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均衡性、科学逻辑性,以模糊、复杂、多元为开放性特征,将艺术审美由机械时代推向生命时代。后现代绘画摒弃了精巧的绘画技艺,以复制、粗劣再现物象的真实,借此超越传统绘画的审美旨趣,打破整体审美体验。后现代绘画创作者往往批判写实主义缺乏理性、批判形式主义缺乏日常经验,将绘画作品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作为艺术价值的衡量标准,借助对美学意境的建构,展现作品的精神内涵,使艺术与生活、形式与物象通过碎片黏合。布洛克提出:“如何做到既承认艺术再现,表现人类情感,又不否定它的自治性。”将碎片、拼贴直接应用到后现代绘画中,可以表现作品的艺术张力。如,在《玛丽莲·梦露》中,创作者通过丝网印刷对梦露的头部进行特写,不同色彩的重复排列、机械的创作技术,是对纯粹审美经验的否定。由此,对后现代绘画的碎片艺术审美,展现了创作者自由主体下的审美创造力,其美学意义必须在大众与作品的审美互动下共同完成。后现代绘画传递的难以言传、难以了解的审美体验,增强了艺术作品的审美不确定性。

五、结语

后现代绘画艺术远离了现代绘画的理性创作逻辑,将碎片化、自由化特征融入绘画实践,抛弃了形式主义,回归存在主义。从艺术表现上看,后现代绘画融合了多种视觉元素的拆解、拼接、重构与组合,以激发受众对作品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考量,在简洁的线条、杂乱的布局下,昭示了创作对象的非线性、不连续性表达。

参考文献:

[1]许乐.审美的革变与突围——后现代绘画对现代绘画的反叛与重释.美苑,2015(2).

[2]张群,许乐.后现代绘画的艺术抽象力.艺术工作,2016(6).

[3]杨晓飞,马李妮.现代绘画艺术作品审美的阐释学解读.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作者:王瑞婷 单位: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