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物实验教学对医学生科学素养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生物化学作为医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其课程主干的实验部分是培养医学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基于当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的现状,本文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医学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学习兴趣;科学素养
生物化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语”。生物化学实验作为课程的主干部分,是医学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训练实验操作技能、激发科研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1]。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推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然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的主题。生物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知识更新快、发展迅速等特点;因此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构建医学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必由途径[2-3]。由于目前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教学模式方法单一、保持教师“主导”模式、教学内容未能紧密联系医学应用等弊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4]。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在原有教学模式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内容设计的启发性、思辨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和提升医学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5]。为此,本文就如何基于激发学习兴趣以提高医学学生科学素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善措施进行探讨。
1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1引导式教学模式引发学习乐趣,培养医学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生物化学实验在传统教学思想上作为理论知识的验证辅助部分,大部分实验教学仍为“灌输式”模式,学生只需按已制定实验方案机械地完成操作流程即可得出实验结果,导致学生无法实现主动学习,因此产生负面情绪[6-7]。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应将“老师主导”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引导和辅助的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构建浓厚有趣的实验氛围,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8-9]。例如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实验中的“同工酶染色”为切入点,在授课前一周提出科学论证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证据与科学论证问题之间的关系;甚至让学生根据科学论证问题自行设计实验,鼓励学生积极与老师交流意见,勇于探索与验证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学生只有通过亲自探索才能深入掌握学习内容[10]。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验内容,在生物化学实验授课过程中采用问题引导式的形式探讨学科的发展前沿,引发学生学习乐趣以致在课后继续查阅相关资料以拓展知识宽度,因此学生也会逐渐培养执著追求、主动探索的精神。
1.2联系性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医学学生的实践技能。生物化学实验作为医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渗透于医学各个领域,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基础技能对提高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现实意义;但是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设置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缺乏与医学专业联系性[11-12]。如何优化实验内容、增强与临床应用联系性、提高医学学生实验技能应用水平,俨然成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13]。通过不同生物化学实验加强与临床的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添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应用的乐趣。比如在“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的实验中,教师应结合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糖尿病,分析测定血糖的方法和应用的意义,引起学生的关注度,因此学生将会认真对待实验;学生通过亲自测定血糖,不仅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临床疾病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14-15]。对于任何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步骤,教师如能积极运用发散性思维加强与临床应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均可以将生物化学实验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课堂。总而言之,加强与临床应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是激发医学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又可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3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强学习兴趣,开拓医学学生的科学思维。生物化学实验常用的教学方式是讲授法,被动学习容易让学生感到课程枯燥无味,导致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且某些实验知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学生似懂非懂,在实验操作时甚至是不知所措;因此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和质量[8]。在常用讲授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以热爱的心态来进入学习[16]。以“Folin-酚试剂法测血清蛋白质浓度”的实验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法引入“三鹿奶粉”案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操作实验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逆向科学思维;因为在此案列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如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而且还学会反思其他生物大分子含量测定的原理。又例如在“血清清蛋白的分离及电泳鉴定”实验中,由于实验操作步骤相对繁琐,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法结合动画法,让实验操作步骤根据清晰、直观,锻炼学生对知识整理分析的科学思维。另外,对实验要求苛刻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改变传统实验课的思维定式,提供“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则可以根据兴趣设计实验,从而提高创新和散发思维[17]。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则是充分利用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等特点,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兴趣,借此开拓学生的科学思维。
1.4合理化教学考核维持学习欲望,培养医学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核目的应是评估学生对实验内容掌握程度,而根据实验报告判定学生成绩的考核体系值得反思。一些学生并非主动参与实验操作,而在撰写实验报告时使用的是同组同学的实验数据。此外,个别同学也可能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一些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为了获得较高分数而修改实验数据;如“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的酶活性测定设计与实验”测定唾液淀粉酶活力,由于各种实验条件的影响,导致指示剂颜色变化时间并不在预测范围内,但个别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时分析原因,而是通过篡改数据以期获得与预期一致的实验结果。以上不良行为或许助长学生的惰性,恶性循环导致厌学情绪;又或许阻碍学生分析问题和批判思维的培养和提高,甚至是形成不端的风气[17]。医学学生未来担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因此这些弊端将会严重影响医学学生职业的发展。针对这些弊端,务必改变原有的考核模式[18]。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强调并非以实验结果作为最终评分标准,鼓励学生认真分析实验各种原因;综合考核学生,评定学生成绩才是科学、公正的。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维持学生学习的欲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医学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小结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医学学生科研素养的关键环节。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十分有必要通过改变教学模式、选取与临床应用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考核方式,基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能力更强、更富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适应未来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邓秋狄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