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让学生全程参与的数学活动课的组织方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如何让小学数学活动课“动”起来,在数学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我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首位,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动手,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主动、积极、和谐、全面发展。“动”是数学活动课最大的特点,教师应该将“动”贯穿于数学活动课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数学活动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类型,有着特殊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获取直接经验。以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生活,从课堂走向亲身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是数学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应试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我组织部分学生到市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材料,然后制成统计表。如冬瓜1千克2元、草鱼1千克12元、五花肉1千克12元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学会了整理和分析数据,还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趣味性内容。
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有兴趣的题目来做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活动中,领悟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在班会课上让学生做“摸图形、说图形”的游戏。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再让学生蒙着眼睛分别从学具袋中随意摸出一张图形,并说出它的名称,看哪组说得又对又快。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梯形、平行四边形等等这几种图形的认识,感悟这些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竞争性内容。
有位学者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个别同学对本来不甚热情的活动也可能变得主动参与,枯燥的题目也变得有趣。如“十分钟口算赛”,学生都想争当前十名而使整个过程紧张、愉快,学生们个个都投入,效果很好。
二、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地“动”起来。
1.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学生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让学生自主设计了一节“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的活动课,他们设计了口算赛、画图赛、数字接龙、巧拼七巧板等内容,学生兴致高涨,反映良好。
2.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
学生参与出题、设计的活动,会“动”得很投入。从学具、教具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布置,均可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师主要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如在“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这节活动课中,学生不但把教室布置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还自行准备了许多水果、糖、卡片等奖品,奖励活动优胜者。
3.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
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房屋设计赛”,开始很多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将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用学过的几何图形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屋,结果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楼房的精美还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
三、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数学活动课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在每一次活动中,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口算赛、应用题训练、拼图训练、调查观察、数学技能竞赛等。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如“巧拼七巧板”活动,表演的只能是部分人,就让其余同学做评委,对表演作出书面及口头评论和打分,活跃了竞赛气氛。
四、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如在“我能行”这节活动课的设计中,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从每组中选出“评委”。抢答题掀起第一个小高潮,接着又进行其他项目的竞赛。各小组表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个个都热情高涨。课堂尾声时汇报各小组情况,最后是评选本次活动课的各项之最。这样的课堂结构,自始至终都让学生们处于活动的“动”中,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