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体在图形题与应用题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如何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出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课件,以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小学数学题中尤以立体几何图形题及应用题难度较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设备讲解这两类题型。
一、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尤其是在学习初期,还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空间观念,对立体图形缺乏想象力。但小学生对具象的事物接受较快,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题目描述的几何图形转化成具象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在用课件展示图形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画出简易的立体几何图形。
如:例1:用一条长48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要求做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之比是3∶2∶1,那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接头忽略不计)解这道题时,很多学生都没有将图画出来,而是凭空想象,或是即便画出图,也容易将长或宽当成只有2条。因此,我在讲评这道题时在课件上展示出了一个长方体,并且将长全部标成红色,将宽全部标成黄色,将高全部标成蓝色,这样一个长方体有几条长、宽、高就一目了然并且不易漏掉了。接下来,图形自动变换,长方体的边自动伸展,变成了四条一样长的线段(分别由一条长、宽、高组成),由于长、宽、高的颜色不变,因此学生很容易理解每条线段代表的含义。求出一条线段的长为48÷4=12,又因为长、宽、高的长度之比是3∶2∶1,所以图形再次变换,一条线段中的长分成了3等份,宽分成了2等份,所以每一小份就是12÷(3+2+1)=2,所以长是2×3=6(cm),宽是2×2=4(cm),高是2cm。通过图形变换及颜色标注,学生就能很好地将抽象的文字叙述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了。必须注意的是,在用多媒体讲评这类习题时,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行绘图的能力,将一个长方体绘出来并不困难,但是数长、宽、高的条数时很容易遗漏遮挡在后面的一组,并且线段多了也容易混乱。学生做作业不能用彩笔标记,但是老师可以教学生用简易的图形标注。
二、化繁为简,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题
解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题目的含义,而恰是这一步就难住了不少学生。在讲评习题时,老师常常苦于如何向学生讲解抽象的数学题目内容,而有了多媒体设备后,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应用题考查的是实际问题,但是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题来求解。
如:例2:一个圆形花坛,直径为6米,沿花坛的周围修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道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求环形的面积,但是在解题时许多学生并不是很理解沿花坛周围修路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不少学生的认知中小路就应当是直的。即便理解了小路是如何环绕花坛,也有学生在求面积时将花坛本身的面积也算进去了,有学生已经意识到是求环形面积,但是在算大圆面积时,将大圆直径表示为6+1cm,而忽略了大圆实际包括了2个小路的宽度。在讲解这道题时,我先在课件上展示了一个真的围有一圈小路的花坛的图片,学生们对题目的含义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我将花坛和小路变幻成数学的平面图形,学生们自然就能看出实际上花坛就是一个小圆,小路的外围就是一个大圆。我再在圆上标出直径,让学生意识到大圆实际包括了2个小路的宽度。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了解题目想考查的知识点,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多媒体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际事物转化为数学图形的过程。
例3:已知甲乙两船的船速分别是24千米/小时和20千米/小时,两船先后从汉口港出发,乙比甲早出发1小时,两船同时到达目的地A,问两地距离。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追及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但若将两条船运动的情形制作成动画短片即Flash,可使问题更具体形象,使学生对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间的关系有直观的感受。制作时,先显示乙船先出发的动画,再显示甲船快速行驶的动画,甲船以较快速度追上乙船。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一方先出发,同向行驶和最终追上的概念。然后将路程分小时演示,并让学生观察每经过一个小时,甲乙两船分别行了多远,到达A地分别用了多长时间。这样电脑边演示,老师边提问,学生边回答。让学生明白船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船行驶路程间的关系,即两者到达A地时所走路程是相等的,也就是乙船先行的路程+乙船后行的路程=甲船的路程,从而解出本题。动画比口述甚至画图都更为直观、形象地把两条船的快慢、走追及追上的过程全部展示出来给学生看,帮助学生从制高点观察问题,并从中感知,通过感知而对这类题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课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好坏与否的评判标准应以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知识容易接受,而不是在于课件本身是否制作精美,或是为了方便老师教学授课。因此,要想设计出巧妙的课件,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