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立足学生和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习力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欲望,由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创造力等要素组成。现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浅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一、利用生活原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例如:教学“画平行线”时,常常是老师画学生跟着学,然后多加练习,学生也就会了。这样的教学能说是有效的吗?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对于为什么这样画,为什么要用直尺靠在三角尺的另一条边上,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加以内化,过一段时间稍不训练也就忘了。因此,我改变了策略,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平行的现象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加以提炼归纳,总结出画平行线的方法。教学环节如下:
你准备怎样画平行线?(学生想到用平移的方法,但发现容易移歪)学生演示开关窗户的过程,问:是什么保证了窗户边平移前后所在的直线一定互相平行?讨论得出原因:窗户的一边紧靠着轨道移动,保证了窗户的另一边在平移前后所在直线平行。进一步抽象:能不能在画平行线时也给他安装个轨道?怎么安装?安装时要注意什么?
数学模型:画平行线的步骤:一靠、二移、三画。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将“平行”置于“开窗平移轨道”的生活现象中,找到了它的数学原型,以“靠”作为知识本质的中心点,形成系列问题:为什么要靠?拿什么靠?怎样靠?其中以“轨道”作为活动载体,把生活原型提炼为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解释了这个生活现象存在的奥秘,从而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从源头上提高了学生画平行线的技能。
二、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儿童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知识的活动,可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在“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了全国每年约有0.02%的土地被沙漠侵吞的画面,要求学生谈谈读完信息后的感受。学生被画面和信息震撼了,纷纷表示要植树造林,保护我们的环境。
师:在茫茫的沙漠上应该植什么样的树呢?
生:种植容易在沙漠中成活的树。
师:哪些树在沙漠中最容易成活呢?
生:不知道。
师:是的,刚开始时人们是不知道的,要想知道哪些树在沙漠中最容易成活,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先做实验。
师:实验情况如下:白杨,成活18棵;胡杨,成活22棵;长穗柳,成活46棵……
学生有着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哪种树最适合在沙漠生长”这一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充分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探究出了百分数的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了百分数的作用。这一教学案例启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知状态的不平衡,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优化练习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让较为枯燥的数学练习富有乐趣,让学生能从数学知识、生活经验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呢?我尝试练习设计体现数学化、情景化、生活化,以唤醒学生数学认知与生活经验的最近发展区,开拓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图意在下面的选项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标题。A.地铁车站人流量统计;B.木棒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C.小亚生病时体温的变化情况。
这组练习设计取材于生活,包含社会信息、科学常识与生活常识。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折线统计图反映变化情况的理解,进行了判断、选择,并能大胆对今后的趋势做一个估测,课后还开展了“影子的变化规律”“如何控制地铁人流量”等科学与社会话题的讨论。当讨论到“小亚生病时体温的变化情况”折线图时,有学生提出此图看起来不方便,挤在一起。此时,教师顺水推舟说:“你有什么好方法改进这个折线统计图,便于观测呢?”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大家比比、画画、说说,热闹了起来……新的折线统计图出炉了,笑容也荡漾在孩子们脸上。
四、关注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能集中精力关注数学,充分展开认识活动,敢于在课堂上对教材信息的表达质疑,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对同学的操作和发言质疑,逐步形成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小学生学习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将数学课堂作为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