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每一节课怎样教,教师都要深思熟虑,并且要尽可能地采取生动有趣、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中因时制宜地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创新性学习的乐趣。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解放学生的脑,让他能想”。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分类时,我没有将分类结果告诉学生,让他们被动地去记忆,而是设置了两个问题:“三角形按角分,分为哪几类?按边分,又分为哪几类?”学生通过自己探究,除了得出教材中的结论外,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出发,产生了“等角三角形”“不等角三角形”“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新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尝试到了创新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优化创新的心理环境,培养探索精神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容易被激发出来,而在不良的心理环境中容易受到压抑。良好的心理环境包括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展示个性。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较多地存在威胁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观念和言行。如有些教师主观臆断,个人说了算;有些教师对爱提问题的学生的冷漠置之,对顺从的学生给予表扬与鼓励;有些教师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开展教学活动,当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拽”回来;还有些教师忽视学生认识活动中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使其创新思维在非适宜的“气候”与“土壤”中枯萎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言,勇于探究,使学生消除自卑感,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和成功。例如,我在总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时,让学生说说共有几种判定方法,多数学生都是回答课本上的四种方法。这时有名学生说:“我觉得用角角角也可以判定三角形全等。”还有位学生说:“用边边角也能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些学生的见解虽然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但我没有简单地否定他们,而是肯定了他们能用自己的心去理解,且敢于大胆说出个人认识的做法。学生的这些做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他们内心真实性想法的自由表达。
三、捕捉创新的最佳时机,鼓励自主参与
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具有探索精神的新世纪人才,教师应把握激励创新的最佳时机,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要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肯定学生主动追求新知识的做法。例如,在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时,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
①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并画图;
②自己分析如何证两个角相等,进而转化归结到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自己添辅助线,作出三角形的中线、高线、顶角的平分线三种。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学生自己通过证三角形全等,使问题得以解决。继而,教师还可以提出“由全等又可以证出什么”的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而得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与顶角平分线三线重合的结论。学生在探索中提高了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如果能捕捉到创新的最佳时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那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只有通过自己的理解获得的知识,学生才能感受到胜利的心理,体会到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才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总之,数学创新教育不是另起炉灶的教育,它应该立足于日常教育和教学之中,它需要依靠改革数学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实现,需要广大的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懈地努力、探索。
作者:郭立新单位:河北省柏乡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