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情境创设数学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设情境实际上是希望学生以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准确的概括出数学信息,然后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情境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我们数学教师必须要提高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课堂氛围,诱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之一。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依靠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加以渲染、营造,以“创设情境”调控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发探索的欲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情境的创设就是要最大程度的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不仅是啃书本,更是为了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会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教学思想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认识的同化和深化,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知识补充、完善及重建中,找到适应新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二、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数学教育不能以简单的概念灌输方式进行,良好的数学情境是数学教学的前题,情境设计的恰当与否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进去呢?这是考验任课教师能力的时刻。有些教师会问到:这其中是否有一定的创设原则?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为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1.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水平。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适合做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最好是真实的、学生见过的、实践过的、有现实模型的,这样学生才有真实可信之感,从而降低对新数学知识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有欲望去接受、去学习新知识。例如,我们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班级中的座位位置,学生会说自己在第几行第几列或者是第几组第几个人,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用了几个数字来表达自己的位置?”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熟悉的、鲜活的、感兴趣的,可以真正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快速进入坐标的学习中。情境创设后,教师应站在引导者、启发者的位置,比如“为什么要用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顺序能否打乱?”通过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坐标的境界中,体验坐标的作用与意义。
2“.问题情境”创设应该以已有知识作为据点开拓新知。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建立以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例如:一次函数Y=-3/2x+1,你能迅速判断出这个函数经过哪些象限吗?要想判断这个函数经过哪些象限,学生如果理解了一次函数y=kx+b(k≠0)中k、b对于图像的意义,就会迅速的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很快的能勾勒出函数的大致草图,而这里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必须理解k、b对于函数图像有着怎样的决定作用。当k>0(k<0)时,图像向左向右上升(下降);当b>0(b<0)时,图像与y轴交与正半轴(负半轴)。而有的教师在教学生画函数草图时,是把k、b的多种组合情况分别画出相应的草图,并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时间长了会忘记,不同情况对应的草图会混淆。如果学生理解了k、b的意义,学会自己画出草图,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死记硬背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因为他们没有从k、b的意义出发去画草图。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对于学生曾经做过的题,他们大致可以做出正确的解答,如果问题稍作变化,他们往往就会做错甚至不知如何下手,原因是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生成。
3“.问题情境”创设要充分利用试验性活动。学习数学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案例,如图1,B、C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B、C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一位同学帮他想了一个办法: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B、C两点的A,找到AB和AC的中点D和E,并且测出DE的长,测DE的2倍就是AB的长,这是为什么呢?从而顺势引出三角线中位线定理概念的内容。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捕捉数学原型,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把抽象的数学学习变得具体起来,把枯燥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变得生动起来。
4.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境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即解决情境中问题所需的知识经验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情境和思维。不能让学生感觉问题的解决唾手可得,这样的话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了;也不能让学生有遥不可及感,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数学情境创设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5“.问题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问题情境创设要确保针对性,紧扣相关内容,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通过问题情境的解决,能够充分揭示课时教学内容的本质。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突出情境的针对性,充分考虑情境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对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没有多大的帮助,那么这样的情境不如不用,只有针对性强的教学情境才能有他存在的价值。
总之,数学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同时,数学情境创设没有固定的模式,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新的方法、手段层出不穷,教师应该在对学生了解、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者:许玉梅单位:安徽省长丰县柘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