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因

问题情境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有一位老教师认为,数学不是教师讲懂的,而是学生想懂的.有了问题,才会诱发积极思维.学生发自内心的疑问,可有效地促进其思维的活跃.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如果创设的问题情境难度合适,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讨论,找到解决方法.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白了知识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总结数学经验,形成特定的数学思维方式.最后,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能够改善数学教学枯燥无味的状态,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有序进行.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发他们发现问题、分析探索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身的疑问和难题暴露出来,也能够展现出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思考和创新,还要学会处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失败.只有学会了面对和解决困难,才是真正实现了自我的发展,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正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灵魂所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如果还按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今天的教学.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万变不离其宗”.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不会改变的.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作用也会不同.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创设的问题情境不需要有多么复杂的过程,但是必须能够反映问题的本质,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进行引导,切忌以自己的思路去限制学生的思维.第二,要遵循针对性原则.不能为了创设问题情境,而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导致学生抓不住主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出数学概念或规律,所以一定不能偏离主题或是提出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以当前学生的能力为基础,提出的问题若只有个别学生能够理解,就失去了意义.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须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创设能开发所有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第三,要遵循互动性原则.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要打破高中数学课堂沉闷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本来就是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有一个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提出新问题,这样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首先,利用生活常识,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中蕴涵了很多数学知识,我们常常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就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反过来,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解释学生无法理解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讲“统计和概率”时,教师分别让班上的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举手.然后将举手的人写在黑板上.提问:独生子女占我们班总人数的多少?留守学生占多少?同桌交流一分钟后回答.最后教师引出统计和概率的概念.其次,利用有趣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指数函数”时,为了引出指数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教师拿一张长方形纸朝一个方向依次对折,每次对折,让学生猜想纸的层数,并将层数和对折次数记在黑板上.提问:你们发现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然后让学生动手试试,并找出答案.最后,利用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其实,高中数学是系统的.学习数学后,我们会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将各部分的知识联系到一起.例如,在讲“立体几何”时,讨论线与面的空间位置关系.教师拿起讲桌上的粉笔盒问:我手上拿的是什么几何体?粉笔盒的十二条棱在一个平面上吗?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位置关系?它们存在哪些位置关系?学生自由回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还能巩固学生前面学过的知识.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解决问题的美妙体验.

作者:季东升 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