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陶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陶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陶艺课程仅仅是陶艺知识的缩影,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将陶艺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是需要十分谨慎的。这里以陶艺系列课程中的一个手工操作活动——泥条盘筑成型为例进行说明。在陶艺系列教学活动中,泥条盘筑成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教学环节,在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欣赏陶瓷工艺品之后,及时衔接学生自我操作的心理,开展实操类课程,是十分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瓷产品也是非常合适的。这种简易的操作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和创造能力,充分体会到陶土的可变和可塑性。泥条盘筑成型制作法教学主体活动分为四个步骤:
(1)赏析陶艺形式美,学习陶艺表现手法;
(2)学生动手实践;
(3)欣赏并评价学生作品;
(4)交流陶艺学习体会。在陶艺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重在学生表达自身的感受和感悟,帮助学生完善个性发展。陶艺不仅历史悠久,在当代陶艺制作界,也拥有成就非凡的陶艺大师。欣赏陶艺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和情操陶冶具有非常大的好处。
二、陶艺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预设开展陶艺课程的主要目的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实践基地对陶艺课程的定位,也是教师进行陶艺课程的教学目标。
1.在陶艺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然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明确提出要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陶艺因此开始进入各个学校的课堂,被教育界普遍采用,展现了陶艺独特的教育功能。创新意识体现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心理趋向。陶艺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作者通过自己的意识和双手将陶土塑造成各种形状,在塑造的过程中,创作者要经历和泥、捏条、拉坯、造型装饰等一系列的工艺过程。每一项工艺连贯性和衔接性都非常强,它还需要创作者将各种表示手法融入进去,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这种融入了创作者的理念和灵感的风格,将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劳动创造的喜悦。艺术是一门需要不断创造的学问,陶艺创作带给学生更多的灵感和创造性思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拥有的知识面一定是非常宽广的,渊博的知识才能成就艺术的内涵和魅力。即使已经拥有了足够渊博的知识,艺术家要想继续创新和突破,也要不断获取更多的知识,如此才能不断进步。学习和领略艺术也是一个感悟自然不断创新的过程。
2.在陶艺教学中拓展知识视野陶艺创作需要学生了解众多的陶艺知识,譬如陶艺的历史、陶艺制作的过程、陶艺的赏析、陶艺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等。这些系统的知识对拓展学生的视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校的陶艺课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定位,选择众多的陶艺代表性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这是一个增加学生历史知识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自行搜集合适的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自行收集的资料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形成互补。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程度,开展分组陶艺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能给学生自我创造的空间。让所有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得到知识面的最大拓展。学生在制作陶艺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模仿,结合教师的演示,他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加工与表现,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的过程。譬如,学生在创意装饰和造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喜爱的意象融入陶艺制作。可能有的学生喜欢卡通图案、有的学生喜欢自然元素的图案、有的学生喜欢古典的造型、有的学生喜欢搞怪的造型等。这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都是学生对自己知识的展现和拓展。
3.在陶艺教学中促进个性发展陶艺是一个陶冶情操、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这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诸多的细节体现出来。这里我们通过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学习泥条盘筑成型的集体表现技艺,举例分析。教师通过教学视频和亲自演示展现泥条盘筑成型的操作方法,并将每一个步骤进行分解和展示。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细心思考、耐心琢磨的品质十分有效。比如,教师在教授按压的方法和泥浆的用法时,学生就需要思考如果是自己操作将怎么进行,怎么控制力度、怎样合理使用工具。另外,在整体造型时,教师采用其中的一种方式,比如镂空,那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念和创意采用雕刻或者其他的方式造型,他们不一定会喜欢老师采用的镂空造型。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品格的时机,学生不一定会操作自己希望采用的方式,比如浮雕技术。那么他们就需要将自己的疑问反馈给老师,并从老师的教导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艺。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学生勇于开拓创新,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在陶艺教学中拓宽德育路径
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德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鉴于德育的内在性特征,学校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无法用具体量化的指标衡量德育成效。学生接受德育的时候,是否真的达到了目的,是教师无法控制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课程将德育渗透进去,是德育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譬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在陶艺课程中渗透德育等,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陶艺教学中融入学生的品格塑造学生的品格塑造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例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优秀的职业品质等。这些品格的塑造相较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要,当然,拥有了良好的品格,对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陶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学生吃苦耐劳,拥有恒心和毅力。在现代社会,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只有拥有良好的知识和优秀的职业品格,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得更快更远。缺乏决心和意志力,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是无法取得长足的进步和长远的发展的。陶艺并不是一个粗活,相反它是一个精细的活,也是一门艺术。陶艺作品的制作需要创作者一遍一遍修改和完善,不断雕琢和塑造。可见,陶艺涵盖了培养毅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过程,它能有效塑造学生的职业品质和为人的品德。
2.陶艺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区别其他人的特殊性,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更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相同的个性。传统教育中,存在着诸多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式,这些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在陶艺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十分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开放式的分组教学可以有选择性的将个性相近的学生排在一组,便于有效交流,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有效。在陶艺教学活动中,不仅突出了本身的效用,还能通过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引导学生从被动汲取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另一重大进步。小组成员间的学习和交流,小组与小组间的学习和交流,为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相互帮助,共同探索,这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体现也是至关重要的。重视个性发展并非是强调学生过于自我,而是在调动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进行合作,并运用集体的智慧,获得更大的进步。教师根据学生展现的不同优势,加以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获得了认可,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与实践中去,并不断进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有利个性,并对其进行培养,矫正学生不好的习惯和错误的思维方式,都可以在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机会。譬如,陶艺教学结束之后,整理工具、打扫卫生,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有效。陶艺是一门具有魅力的艺术,也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将陶艺课程进行有效规划和准确定位,对于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十分重要。同样,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指导,将德育融入陶艺,不仅能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陶艺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创造能力,对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蔡春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