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儿童陶艺分阶段教育反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儿童陶艺分阶段教育反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儿童陶艺分阶段教育反思

摘要:随着儿童教育类玩具、游戏的日益丰富,儿童陶艺逐渐成为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也获得越来越多家长的支持。陶艺能有效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是综合调动儿童的眼、手、脑等各种器官所产生的一种可触的艺术。该文探讨儿童陶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阐释不同年龄段儿童陶艺教育的教学实践目标,思考儿童陶艺教育的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儿童陶艺;分阶段教育;作用;思考

一、儿童陶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陶艺教育是一项传统的教学活动,它通过引导儿童使用捏、盘、压等陶艺制作方法,激发儿童的动手能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帮助儿童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1.激发创造力

儿童陶艺作品是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陶艺活动需要动手、观察、思考,因此可以帮助儿童开发智力,激发其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2.培养审美观和创新思维

陶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陶艺活动中,儿童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尝试制作各种造型,从而在玩泥的过程中充分释放天性、陶冶情操。同时,通过制作风格迥异的陶艺作品,儿童也可以体现自我个性和培养特有的审美观。

3.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每名儿童都具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只是动手能力有所不同。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即使完成一条简单的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工序。但无论儿童采取何种捏、揉的方式,作品都是富有灵性的。儿童的想象力越是丰富,创作的作品越是充满童趣。当儿童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烧制成瓷器,会体验到成就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陶艺教育目标

1.小班陶艺教育

其一,能在触摸、观察中初步感受泥的变化,喜欢玩泥。其二,初步接触、认识陶艺,能尝试使用陶艺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养成良好的陶艺活动习惯。其三,以团圆、搓压、捏合等基本技巧为重点,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尝试塑造简单的形象,如各种水果、动物、静物等单个泥塑造型,逐步养成对陶艺的兴趣。其四,能欣赏优秀的陶艺作品,萌发对陶艺活动的兴趣。

2.中班陶艺教育

其一,能够根据教学活动内容,尝试正确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并运用团、捏、压、搓、擀等方法创作作品,作品有趣生动。其二,能够养成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习惯,并通过各种角度观察对象,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发挥想象和联想,制作出较为完整的独立物体或简单的组合物体作品。其三,学会与同伴初步合作,学会欣赏、交流、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泥塑作品,初步了解陶艺的知识与文化,培养勇于表达观点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3.大班陶艺教育

其一,能够进一步激发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二,开始学会借用各种工具、辅助性材料塑造物体的细节特征,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情感。其三,能按照自己的构思创作,制作自己喜爱的题材,表现自己热衷或欣赏的事物。其四,学会合作创作,共同完成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其五,学会与同伴合作,欣赏、交流、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泥塑作品,初步了解陶艺的知识与文化,培养勇于表达自己观点以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三、儿童陶艺分阶段教育尝试

1.观察生活,模仿制作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生活的作品才有灵性。在儿童陶艺小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学生对表象的感知,为学生的陶艺学习提供足够的素材储备。当儿童头脑中形成了相关的表象,就会对创作产生兴趣。为了提高儿童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教师应在活动前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在一次主题为“我最爱的人”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回家观察最爱的人,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人物的具体特征,如头、身体、手臂、腿等不同部位的具体形状。同时,强调学生要与家长沟通。在家长的引导下,儿童对具体事物表象的表达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如图1所示,即为学生的陶艺作品《我最爱的人——妈妈》。

2.图片引导,想象塑造

在中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图片或视频等工具以及自身的引导帮助学生激发想象、拓展思维。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影像,儿童会对具体事物形成直观的了解,随后与教师或家长交流、探讨则会引发更多思考。如,在一次主题为“恐龙”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连环画、漫画书籍上恐龙的图片,帮助其初步掌握恐龙的具体形态。随后让学生观看动漫电影《冰河世纪》和电影《侏罗纪公园》,并要求学生创作恐龙主题的陶艺作品。为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笔者还鼓励学生将多种恐龙的特点进行组合创作陶艺作品。图2所示为教学作品《会飞的霸王龙》,此陶艺作品较生动地展示出霸王龙凶猛的姿态。

3.欣赏体验,感悟创作

陶艺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很多陶艺作品是人们常见的具体实物。在大班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或物,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习和掌握陶艺创作手法。同时,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陶艺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意境,培养其多元化的符合当代的审美观和艺术表达能力。图3所示为陶艺教学作品《自由的鱼儿》,学生主要通过图片、视频、水族箱观赏鱼等途径观察鱼的轮廓、形态等特征。该作品整体描绘了鱼的轮廓,同时展现了水草浮动的意境,作品精心构图,和谐统一,勾勒出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的精美画面。

四、结语

实践证明,儿童在不同阶段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学习知识的能力不同,依据儿童年龄进行分阶段教育,能够保持儿童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同时,儿童的智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可塑性较强,具有较大的潜能。陶艺教学应该以鼓励、赏识为主,增强儿童对陶艺的兴趣,积极发掘儿童的潜能,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观,陶冶陶艺情操,促进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梁梅芳.儿童园陶艺教学三尝试.早期教育(美术版),2015(4).

[3]李小默,宋兰.幼儿陶艺活动的思考.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7).

[4]黄初蓉.陶艺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考试周刊,2013(2).

[5]赖高源.小学陶艺教学的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6(12).

[6]陈丽.激发儿童创造热情的陶艺教育.现代教学,2016(23).

[7]李小默,熊慧超.通过陶艺活动启迪幼儿创造性思维.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10).

[8]叶江涛,余华.浅论陶瓷绘画中的意境表达.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9]黄华高.用形式去创造——例谈儿童陶艺教学的三个环节.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4(10).

作者:饶俊 饶鑫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