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陶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意义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国陶艺历史悠久,并凝集了中国历朝历代工匠艺人的精神和智慧。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自实施以来,开始在教学课堂中融入陶艺教学活动,而陶艺教学不仅起到传承及发展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作用,还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为,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陶艺教学;小学;美术教育
陶艺是一种个性鲜明且生活化的艺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陶艺教学活动开始出现在课堂中,它不仅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创新教育和审美教育,还是一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积极作用。从美术教学的角度来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设陶艺课具有较多好处,值得大力提倡。
一、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陶瓷历史文化深厚,是来自于民间的艺术珍品,不仅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还兼具平民性和地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发展陶塑,使我国优良的传统工艺文化进一步开拓创新,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设陶艺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陶艺,使我国民族工艺后继有人,利于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使我们民间工艺再次发扬光大。
二、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陶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陶艺不仅能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还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学生基于感悟、理解陶艺作品,可以强化其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让其产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对中华文明的崇拜感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感。
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及动手能力
学生在玩泥时,视觉、听觉、触觉等身体感知觉均在协同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团、搓、摔、捏、揉、粘等动作去感受和思考,与泥相互协调,进而产生真正的经验。陶艺是需要利用眼、手、脑、脚等身体各个器官综合调动所产生的一种可感触的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推行陶艺课,课堂中引导学生投入创造陶艺的体验中,让其根据自身的感受、体悟,创造出蕴含其内心情感的陶艺作品,而后再让学生将陶土垒高或打平,恣意享受这种随心所欲的快感。可见,学生充分参与到陶艺创造中可以让其对泥土产生浓厚的情感,通过体验收获丰富的知识。学生在设计和制作陶艺时,还能从朴实的陶泥中感受到惊人的美。陶艺是一种兼具脑力和体力的活动,学生利用陶泥在塑造具体的形象过程中,不仅利于强化自身个性深度,还可以启发大脑的创造性和敏感性,并培养其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探讨、分析问题,增强学习体验。
四、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还需侧重陶艺教学流程安排,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让其被动学习的情绪不断转变为自主、积极、愉快学习的情绪。将兴趣作为主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去分析、去创造。为了让学生有全新的感悟和发现,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对陶艺创造具有充足的好奇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分化知识的不同属性,还能激发学生对陶艺的认识兴趣。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从想象中学会创造性构思,基于此创造出构思独特、新颖的作品。学生在玩陶泥时,对陶泥的探索过程,不仅属于人与自然互生、共生的过程,还是艺术和个性化审美诞生的过程。陶艺课所需材料较为简单,学生在课堂中与陶泥打交道,通过拉坯花瓶、盘筑器皿,自由捏雕,做出各式各样的东西,可以提高自身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学生在创造陶艺时可以自由遐想,眼睛看、心里想、脑子转、手上做,从而促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全面提升,这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在美术教育中创设陶艺课程对促进其综合素养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审美情趣
美术属于一种较为直观的、形象的视觉艺术,其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具有丰富的艺术特征,符合人们思维从感性转化为理性的认知规律,对小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另外,良好的审美教育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陶艺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平等、自由的民主意识,让其在自由的民主氛围中个性化创作。总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创设陶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还能塑造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管是对学生的学生生涯,还是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高亦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77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