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育学科专业与体育课程教学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学科专业与体育课程教学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体育学科专业与体育课程教学策略

体育学科、体育专业与体育课程

一门学科的产生是基于某领域知识的特殊性,换句话说,即具有某些专门知识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应把体育知识作为分析体育学科、专业与课程的逻辑起点。“求知是人的本性”,“获得知识是我们的目标”。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体育活动。体育知识产生于体育活动,是人们对体育活动规律的认识和反映。体育知识可分“认知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其中,操作性知识是表现出典型的身体外部运动特点的认识成果。鲁道夫•拉班(RudophLaban)提出四要素说,把身体活动分成身体知觉、空间知觉、运动质量和外部关系等四个组成要素。毛振明认为体育知识可以分成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和历史及基本知识、各种锻炼方法和体育游戏知识、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和比赛知识等六类。张洪潭认为,真正的体育知识就是运动技术,运动技术是人们长期认识身体活动各种方式、技巧的成果。学校体育课的主旨是体育知识传承,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身体活动性是体育知识的最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在体育知识传承中,需要身体活动的参与和反复练习,这种知识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知识具有极强的体验性。体育学习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

2.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3.学习过程是主体(=心)与客体(=身)由分离走向统一的认识过程

体育知识的发展除了要传承,其核心问题是创新。体育知识创新既包括体育新知的探索,也包括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体育知识创新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人才就必须通过体育学科、体育专业和体育课程三个媒介。体育学科是对庞大的体育知识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科分类而成,由经验知识、理论知识等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的知识体系。《体育科学词典》把体育科学分成三大门类,即体育的基础学科、体育的应用学科、体育的技术学科。我国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先后提出了体育学科的二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但目前对体育知识体系还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分类体系,这种局面一方面说明了体育知识的快速积累和急遽扩大,新兴、交叉及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也使得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困扰问题。体育学科作为基本的专业办学条件,其主要表现就是拥有较高科学研究水平且能完成课程教学计划的教师队伍。专业设置关系到大学能否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它至少要依据两个基本因素:社会职业分工和学科的成熟水平。体育专业设置(本科)从1954年被列入“教育部门”称“体育”,历经数次变革,到1998年被列为“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现共设5个目录内专业和2个特设专业。这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家专业设置方式,专业一经设置,就必然会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因此,我国通过下放办学自主权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使高校能通过新增、备案或调整专业方向等形式,根据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其中,体育课程创新就成为最灵活、最直接的改革策略。体育课程知识来源于体育知识的分类———体育学科的不断细分,但又区别于体育学科,它是体育知识体系居于中间层次的构成要素。支撑某一研究领域或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往往由若干门课程所组成,即课程体系。在体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体育学科基础课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学科基本素养,专业主干课则决定了人才的未来基本职业素养,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设计往往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口径,即人才所对应的社会职业种类的数量。在以专业的形式培养体育专门人才时,则必须遵循体育学习的基本规律。

二若干问题的质疑

1体育学科可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

有学者提出,我国体育学科经过近100年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的历程,已具备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和独立设置学科门类的条件和要求。可参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把体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设置。并以此作为化解我国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研究领域的理论失衡问题。基于对体育知识、体育学科概念的梳理,是否把体育学科设为独立学科门类则不应只从理论研究需要出发。考虑其是否设立首先应考察其基本的条件是否成熟,即我国体育活动与实践发展到了较高阶段,从实践中得来的体育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从而催熟体育学科。固然理论可以领先于实践发展,但一门学科能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并不取决于人的意志,其根本标准应该是该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是人才分类中不可替代的一种,即从事有体育学科背景的人才是其他学科人才所不能替代的。当前,我国体育院校在体育产业、体育管理、体育新闻、体育法等专业人才培养中,我们的毕业生与其他院校培养的一般管理、新闻、法律等人才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并不具明显优势,且多处于劣势。虽然可以从学校品牌、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找原因,但不可否认,这些工作并非只有接受过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做,这类职位的资格要求尚未达到我们想象中的专业化水平。体育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门类,是一个开放并将持续演进的知识体系,现在将其列为独立学科门类,为时尚早。

2体育类专业数量的增加就等于体育学科水平的提高吗

体育知识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体育院校的办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我国体育院校在长期办学中逐步形成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办学特色。随着体育现象和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原有的单一学科知识已难解答体育领域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因此,跨学科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成为多数体育院校的战略选择。至2014年,我国14所体育院校共设置了38个体育学科外本科专业,共计126个专业点,涉及经济学、工学、理学、文学等8个学科下的18个一级学科门类。对于体育院校来说,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多学科齐头并进,有利于改善以往人才培养中学科单一、选修课程门数少、学生知识视野狭窄等问题。但是,一些体育院校因不满足于做传统的单科型体育院校,为了上学科、升格体育大学,急于求成。要么不顾学术积累,因神设庙,勉强上新学科;要么不顾学科基础,盲目跟风增设新专业,在专业申报数据上,通过师资、实验设备等的大量移植与作假,随意增设新学科、新专业(体育方向),以新专业的申报成功作为学科建设的成果,以不成熟的新课程开设作为学科建设的成果。这种揠苗助长、本末倒置的做法,势必造成这样几个方面的后果:一是新专业匆忙上马、师资薄弱、人才培养方案难落实、教学质量差、学生满意度低、就业率低;二是片面强调多学科,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当做学科建设,新学科因学术积累不足、研究人员匮乏,导致在体育院校水土不服,研究方向狭窄,重复研究与低层次研究,研究者被边缘化;三是在有限的办学资源条件下,体育学科除了可能被弱化,还必然会出现分化甚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专业之间独立分割,资源难以共享。大量增设的“非体育类”专业,无疑分散了体育院校有限的办学资源,降低了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竞争力。正如王凯珍等人的研究所提出,设若体育院校搞多学科专业齐头并进,在办学中失去“体育特色”,就会可能有被综合性大学“同化”甚或兼并的危险。因此,我们既不能把体育学科与专业对立起来,更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体育学科发展既要有独立性,又要有统一性;体育专业的开设要量力而行,“量体裁衣”,以学科积累为基础,与体育学科建设同步,注重培育交叉学科、促进学科融合,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朝多学科方向发展,不人为拔高体育学科建设的水平。

3体育课程的体育哪里去了

在我国各体育院校的组织结构与分工中,通常学科建设由科研处抓,专业设置与建设由教务处、二级学院或系负责,课程内容与实施由教研室负责,这一个格局由来已久并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管理格局不可避免的造成这样一种现象:科研处只管抓科研课题的申报与成果统计,教务处与二级学院或系只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研室只管课程有没有老师承担教学。体育学科、专业与课程间被人为的割裂,难以形成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良好互动。失去了体育学科的依托,没了体育专业的方向性规范,体育课程正逐渐扔掉了“体育”。大量新开设的人文社科类的体育课程,虽冠以体育的名字,但因相关师资力量储备的不足,授课教师对体育的无知和不解,“挂羊头卖狗肉”,要么不讲体育,要么犯常识性错误等等,不一而足。还有些传统的“术科”课程试图挣脱“生物体育观”束缚,而矫枉过正,有意无意的忽略体育知识的“身体活动性”。一些体育课程甚至完全向“健康教育”、“思想教育”投了降。体育院校在体育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不禁让人疑惑,体育院校不搞体育,它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随着体育生活化的发展,体育必将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我国的体育院校应找寻自身在体育知识传承与创新中的位置,在人才培养中切忌偏执一端,或学科中心论,或专业中心论,或课程中心论。把人才培养目标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体育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夯实体育学科建设根基,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体育院校只有通过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才能在体育知识发展发展中,传承已知、更新旧知、探索未知;也才能架起体育学科、体育专业、体育课程与体育实践之间的桥梁。

作者:董艳芹 单位:广州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