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文章针对比较体育学课程在体育专业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展开阐述,并结合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高校比较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包括针对性的调整课程教学目标;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模式;积极完善课程讲义的编写等。

关键词: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比较体育学是体育这个大学科中一门新兴的体育交叉学科,它是一门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地区及其不同时期的体育现象的异同,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揭示体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对学生综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并对提高学生的学术创意思维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比较体育学课程在体育专业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全球化的态势为体育学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育学的社会化、生活化、商业化、科学化、产业化、法制化等趋势的不断加强,对体育学科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研究课题,比较体育学成为我国综合类大学里体育专业的重点建设学科[1]。比较体育学在体育专业培养中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通过对国外体育运动的比较研究,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了解各国体育的运动情况和现状,弄清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因素的联系,以及这些因素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和制约,进而研究体育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预测体育运动的未来和发展趋势;二是通过比较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观察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比较体育学科及相关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体育决策机构培养人才;三是通过比较体育的学习,能纠正学生对国外体育运动的不正确看法,让学生更加客观和实事求是地对待各国体育现象,培养其严格的科学态度与鉴别能力,并能合理地利用外国的经验和长处,为改进本国的体育运动做出贡献。

二、高校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国内外高校都将比较体育学作为体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而开设,因此比较体育学课程在体育课程培养体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特色,基本上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程。调查显示,大多数院校将比较体育课程划分在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开设范围之内,比较体育课程又分属社会体育方向和体育教学比较体育方向[2]。目前在国内专业体育院校中,大多数开设了面向研究生的比较体育课程。随着时展,体育学的专业内涵在不断的扩展,以往所构建的教学方法及具体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当下要求,高校一直以来也没有结合体育专业的办学目标和专业特点进行过教学改革和研究。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比较体育学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开设形式、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均存在不足[3]。在教材方面,各体育院校的比较体育课程主要使用的是熊斗寅教授编著的1990年版的《比较体育》和电子科技大学比较体育编写组1990年版《比较体育》,也有学校使用任课教师自己编写的课程讲义。二十多年来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急剧变化,体育的变革也尤为显著,现行教材对比较体育基本理论和专题理论的研究、未来趋势的预测、现状特点的概括、历史规律的揭示等方面与时代难以接轨,这直接导致了原来的教材难以全面反映当今时代的现实状况。随着体育专业方向的细化及专业要求的不断提高,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亟待有针对性的改革、调整和完善。

三、高校比较体育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笔者通过对课程整体脉络的梳理,以原版大纲为基础,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进行的概括和提炼,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提出关于授课内容更新、授课方式改进的措施及最终评价的多元化标准,以期实现对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全盘把握,明确比较体育学的知识内核,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观点,并最终进行合理推论的初步学术研究能力[4]。

(一)针对性地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较体育学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探索,笔者归纳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逐步走向人文性、终身化、文化本位的发展趋势,在此趋势指导下,针对性地对比较体育学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以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体会为基础,凝练体系、归纳整理,提出了现行教学框架下的教学改革思路,以适用于现行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具体要求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中国矿业大学目前体育专业招生主要以体育教育及社会体育专业为主,经学生工作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就业以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为主,另有约50%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因此,比较体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以适应学生未来就业为导向。教师应把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作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就具体的体育现象进行创新思考,培养真正掌握比较体育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能够运用比较的思维进行体育运动的具体指导,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体育人才[5]。

(二)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首先构建基于比较文化视野的体育课程教学思路,积极通过教学尝试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带领学生拓展思维、主动思考,将原有单一理论讲方式转变为“集中授课+课下调研+小组讨论+结课汇报+共同点评”多位一体教学模式。学生在集中授课环节形成比较体育学理论框架,然后通过小组调研,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思维,针对具体的体育活动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再组织结课汇报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述及逻辑归纳能力,最终的评价标准由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形成师生之间的观点碰撞及多元化的启发,有利于实现对培养目标的转变。这种理论讲授为主、自主讨论为辅的双向教学法,能够发挥体育专业学生的优势,让学生真正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体育活动,提升学生们的公益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积极完善课程讲义的编写

针对现在课程讲义已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对体育专业的具体要求,内容又往往太过陈旧而不利于深入进行比较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问题,授课教师利用自身出国学习机会,前往韩国相关大学,如首尔大学、龙仁大学、东亚大学、国立釜山大学等校进行调研,探寻亚洲其他国家高校的比较体育学教材编写经验,取得一手资料,进行了比较体育学教材的改革实践,我校教师先以自编讲义形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试用两年,期间搜集学生、专家对讲义使用的建议,不断修改与补充,现已形成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讲义,经授课实践表明,相较原来的单一教材使用来说效果更为显著。

四、结语

对高校比较体育学教学的改革,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和实践等各个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以及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探讨和完善教学模式,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也进一步的验证了教学改革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未来的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强,樊临虎.中美两国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及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4):51-55.

[2]高飞,屈丽蕊.中国比较体育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审视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3):267-273.

[3]周鹏.中西体育比较视角下大学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2):109-112.

[4]郑坚.论我国比较体育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运动,2010(10):76-77.

[5]徐静.比较体育学视野下的成人体育新课程内容设计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37-138.

作者:周鹏 郭安宁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