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视觉文化研究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简单地理解,视觉文化事实就是在形象传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得到的,同时抽象的概念也被解读为具体的形象。国内视觉文化研究较早和影响最大的是周宪。他认为视觉文化“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们文化的主导地位”,它的基本含义包括,一是指一个文化领域,它不同于词语或话语的文化,是视觉性占主要的当代文化;二是用来表示一个研究领域,就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张舒予教授将视觉文化定义为“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文化”,她认为视觉文化不只是艺术,凡是人们可以通过视知觉感受而直接获取信息与解读意义的文化样式都可以纳入视觉文化的范畴。梳理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描述,我们不难发现,视觉文化是大众传播技术向现代社会各层面不断渗透的产物,其范围涉及文化学,艺术学,符号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代表了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这个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技术工作者认真思考这一文化现象对现代教育所造成的深刻影响,积极展开全方位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2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2.1职业教育学生的智力类型的特殊性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对职业院校学生分析的结果表明,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来说,其逻辑数理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而空间视觉、身体动觉以及音乐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则较强,是具有形象思维特点的个体。教育研究与实践都表明,不同智能类型和不同智能结构的个体,对知识的掌握也具有不同的指向性。换言之,职业教育对象的智力类型是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通过学习、教育和培养,智力类型主要表现为抽象思维者可以成为研究型、学术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主要能倾为形象思维者则可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人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正是后一种人才,即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或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类型,是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智力类型的差异无高低之分,培养目标虽有差异,却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由于这一差异,数理化不够好的学生,可能成不了钱学森、华罗庚,但可以操纵最复杂的机器、制作最漂亮的衣服、烹制最可口的饭菜,可以成为倪志福、许振超,同样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能因为数理化不好而剥夺其发展自身特长的权利。如果硬让他们去接受抽象的学科知识,反倒是有失公平的。因此对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2.2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无疑,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而课堂教学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教学方法,应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转换。教学场所的作用范围,也应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的一体化专业教室,即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转换。视觉文化的转向也可以理解是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的胜利。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承载着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重任的职业教育的春天即将来临,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理解,教育中的视觉文化就是视觉化的教学媒体所展现的教育信息,它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感觉,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和习惯。一般认为,视觉化的教育信息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口耳相传的单一的、僵化的教学形式;视觉化的教学媒体对教学信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使枯燥、乏味的学习信息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视觉文化来帮助学习者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而富含职业教育根本属性的类型特征,这正是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内涵。这些类型特征至少包括: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基于技术应用的层次观。这些基本内涵在实践层面上都要求充分利用视觉文化研究的成果来支撑才能得以体现。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时,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其他占6%。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进入信息时代后,视觉对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将视觉运用到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视觉文化价值的日益凸显,教育者关注视觉相关的教育价值也由来已久,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就提出了“直观教学法”,他编写的《世界教育图解》将图片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这种图文并茂的编写思想在当今的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中仍有充分的体现。19世纪末,科技进步使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应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人们产生了“视觉教育”的思想,由此孕育了教育技术学这一新的教育学科和实践领域。图形图像是一种无需翻译,能超越地域、国家、民族、文化程度等界限,通俗地进行信息传递的世界语言。这正是符号语言所无法企及的优势,也是被太多教育者忽略的教育弱生长点。
3视觉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同时人也是在与社会、与世界的交互中建构知识的。在人类扩张视觉,形成视觉霸权的文化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审视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应充分挖掘视觉文化的教育功能,并正视视觉文化的局限性,使视觉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相互融合。进入21世纪,现代电子媒体的发展构筑了视觉文化与教育融合的媒体平台,视觉传播的诸多优点必然会在教育平台上带来新的突破。视觉文化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逐步走进数字化的“虚拟影像”时代,成为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和渐近成熟的文化研究领域。探讨视觉文化教育价值的现实意义必须将其有机融入到信息化的大环境中来加以认识和发掘。在视觉文化观念的指导下,教育者应充分认识技术对教育的间接“支撑”作用,挖掘并发挥视觉文化本身具有的教育潜质。视觉文化应用于教育,真正吸引学生的恰恰是由视觉文化本身所焕发出来的无穷魅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说教式的语言文字让位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视觉形象。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这些鲜活的视觉对象,并在感知的过程中分析解释这些视觉信息,在理解这些信息的含义之后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并且,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思想,实践行为,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对或错,从而达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下,教育信息的视觉解读与视觉表达是视觉文化教育价值的核心体现和研究中心之一,也是一个新兴的值得教育者尤其是教育技术研究者关注的领域。在多媒体课件普遍用于课堂之前,视觉文化就已经在课堂上有所体现了。起初是幻灯、投影、视频展示台的使用,随后是录像、电影和电视的使用,它们使传统枯燥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生动的视觉画面配以教师的讲解,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录像能为自然教学提供所需的动态画面,如动物的形态,火山喷发、宇航员登月的情景这些视觉画面为教学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随着计算机课件进入课堂视觉因素变得更加活泼。逼真的图画精彩的动画、实时的交互都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专注到课件中。现在很多学校也有专门的网站在开发精品课件库。所见即所得的视觉优势在计算机课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的视觉文化理念也会影响教育传播效果,教师应能适应教学需要充分运用视觉文化理念,编制教材、优选媒体合理搭配、熟练操作,力争获得理想的教学传播效果。
4视觉文化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意义
教育中尤其是职业教育中的视觉文化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感觉,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和习惯。
4.1视觉文化与课堂教学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的传播效率
视觉元素是以感性为代表的,强调直观形象的视觉感知。正好符合职业教育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智力特点,因此,它们所传达的教学信息通俗易懂,易于被学习者理解、接受和记忆。实验证明:识别一个简单的物品,不同的表达方式所用时间有明显差别。因此,学习者对视觉符号的阅读和理解,比起文字和语言,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内涵,增加了传播的信息量。另外,视觉传播的过程富有审美刺激机制。虽然教育传播以传播教学信息为主要目的,但审美信息在教育传播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美信息是学习者关注教学信息的动力,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引发学习者情绪上的共鸣,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育传播的效率。
4.2视觉文化与课堂教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美国当代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然而,当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大部分智能评价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在此方面占优势的学生往往就是学校培养的所谓“成功者”。当他们一旦离开学校,是否仍然有良好的表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以及能否运用“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是加德纳继“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之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智能类型,它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图形将其表现的能力。发达的视觉空间智能是十分珍贵的财富,而视觉文化与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创设视觉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习材料的视觉化处理、在讲授和讨论时的视觉化辅助手段等都能有效促进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
4.3视觉文化与课堂教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形成这样的共识,“读、写、算”的内涵一直局限于“阅读、写作、逻辑运算”,学生在言语思维能力方面得到不断提高。所谓言语思维指的是运用语言、文字等思维元素对既定主体进行描述的活动,通常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规范性、程式性,它在个体认知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但它对于突破已有规范进而创造新事物显然是不利的。长期以来,人们把获取信息与信息的加工处理,即知觉与思维截然分成两大互不联系的领域。事实并非如此,阿恩海姆通过大量事实证明:感知,尤其是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他甚至提出了“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的激烈主张。R•H•麦金把视觉思维定义为观看、想象和勾绘三种视觉活动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他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训练,可以说是认定视觉思维即为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较有力的证明。虽然视觉文化过度而失控的发展必然缩小语言文字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引发教育的种种危机,可是,用视觉文化来帮助学习者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视觉文化给教育带来了便利。可以这样说,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字文化是教育的左右手,构成了教育的灵魂。两者是相辅相承、互相补充关系,教育中的语言文字文化和视觉文化就如一把琴上的两根弦,只有和谐的弹奏才能奏出动人的弦律。
作者:仲春雷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