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日常生活文化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立足于问题意识,使文化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相联系
霍加特提出,文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学者们应当通过分析大众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去挖掘隐藏在文化背后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霍加特认为,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的重要支撑,是人的整体意识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反映。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时所具有的识字的能力,它是基础性的、同时也是被动接受型的文化;第二是指人们在社会体系中处理各种问题、事情的能力,它是带有评判性、功能性的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各种问题和事情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很显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利用第二种层面的文化,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评析。霍加特正是基于通过对大众文化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在纷繁的社会问题中找到让工人阶级提升文化意识,并且对各种问题现象进行分析与评判的方法,找到使工人阶级在社会中得以立足的思想支撑点,即符合自身的、反映日常社会生活的传统工人阶级文化,而这样一种思想或价值取向是贯穿于霍加特的整个文化研究乃至整个学术领域的。霍加特立足于问题,打破学科界限的拘囿,为文化研究的多重理论以及研究方法视域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一点上,文化研究更多地表述为一种文化经验,体现出一种对日常生活现实的反映。在《文化的用途》中,霍加特充分再现了工人阶级的日常生活,包括家庭生活、社会角色、邻里关系等等。这些日常生活是他表达的重点,更是他进行工人阶级文化探讨的基石。它们反映了工人阶级普遍的文化倾向和价值观,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日常生活以及共同的理想诉求。在霍加特看来,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一种特定群体的生活实践不能摆脱由政治伦理、贫富差异、文化教育、家庭关系等各种社会要素所组成的大的网络,研究文化问题需要建立在文化与社会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联系中来考察。
二、立足于实践批评精神,探讨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斯图亚特•霍尔曾指出,《文化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试图以实践批判的精神去阅读工人阶级文化”,以探明、寻求工人阶级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霍加特之前,精英主义者的观点是社会文化只能由精英阶层领导,并且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播。而霍加特则旗帜鲜明地认为,文化应该植根于最普通的人民大众,坚持文化是普遍的、平等的,特别是作为社会最广泛存在的阶层之一的工人阶级也有权利拥有自己的文化。霍加特让更多人了解到工人阶级这个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他意识到工人阶级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被引导,而是一群拥有自己独立见解和思想的人。所以霍加特在文化研究中始终强调工人阶级的自主能动性,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霍加特坚持工人阶级文化的合法性,认为工人阶级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并且也应当创造出反映自身日常生活的文化,这种认识是他与其他精英主义者分离的标志。《文化的用途》以其鲜明的实践批判精神,“将工人阶级作为拥有自身文化的群体而不是中产阶级阅读的对象放置到了文化的地图上”。尽管霍加特对受美国流行文化影响、被商业化了的大众文化充满了排斥,但他相信,工人阶级在创造自己的文化的同时,也会对大众文化产品作出自主的选择,而非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霍加特在书中还将文化实践作为分析的重点,“以强烈的实践批评精神,尝试去阅读工人阶级文化,以寻求显现在其模式和结构中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种真正彻底的开端”。霍加特反对将文化还原为精英主义者所把持的理想化的经典著作,也反对将其还原为简单的历史和经济的过程,而是主张把文化视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实践,将文化置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加以研究和探索。
三、立足于文化平等观,表达对现实的关怀以及理想
社会的诉求负载社会评判的学术研究开始是在社会学领域进行的。大概从19世纪晚期开始,美国、法国和德国先后确立了在社会学领域范围内进行社会批判,试图对社会运行的方式有所警示;而当时的英国学术界固步自封,无视社会变化,面对社会现象的层出不穷,无暇顾及也无力解释社会的变化。霍加特希望所有教育者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指出文化研究者理应把对现实的关照放在首位,理应将文化研究同现实世界相联系,理应保持批判性的力量与自信,“试图尽力反抗一个不真实的、冷酷的和泯灭个性的社会”。霍加特潜心研究大众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工人阶级文化,同时积极拓展其地位,使其与传统的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分庭抗礼。这里其实表达了霍加特的理想文化诉求,即文化理应是平等的、面向大众的。促使霍加特以文化平等观为指引和导向的原因,一是在于英国的文学批评一直有针砭时弊的传统,这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霍加特的文化理论导向。面对精英主义与工人阶级文化的背离,他很自然地宣扬工人阶级文化,力图使广大平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二是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工人阶级开始有暇把目光投向精神层次的追求上,对文化的需求日益上升,这进一步促使文化研究学者提出关注大众文化诉求的现实要求。总之,霍加特使文化研究始终与社会现实和时代激变以及历史变革紧密结合,在注重平等文化的基础上,保持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文化体系的关怀。
四、总结
综上所述,正如斯图亚特•霍尔所说,人们大多认为“没有霍加特就不会有伯明翰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没有《文化的用途》就不会有文化研究”。《文化的用途》立足于工人阶级所处的社区以及日常的生活行为,对大众文化的关注点随着战后政治、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而发生变化,始终将文化现象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工人阶级文化在受美式流行文化大肆影响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文化聚焦在工人阶级的日常生活方面,对普通民众的文化大加赞扬,从而与传统的文化精英主义路线分庭抗礼。面对美国流行文化的汹涌侵入,霍加特求助于成人教育,认为提高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可以保护其自身的文化优势,不随波逐流。霍加特的这一开创性的研究也深刻地影响了之后文化研究的整体价值取向,为20世纪中期文化的重要转向埋下了种子,为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消解不平等的文化,方能实现文化共享,最终为共同文化的构筑与实现提供坚实的后盾。今天,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大众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但这并不意味着霍加特的工人阶级文化思想已经过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霍加特之所以被称为文化研究的创始者之一,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其敏锐地看到了20世纪中期工人阶级文化的兴起与价值,开辟了一个与当时传统的精英主义文化理论传统完全不同的领域。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时今日,霍加特的工人阶级文化思想仍然是各国文化研究者在从事大众文化研究时不断吸取的理论来源。此外,它告诉我们文化理论研究必须紧扣时展以及现实巨变的脉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对马克思文化理论的真正继承和发展。
作者:乔瑞金薛妍单位: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