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汉语成语英译中语境文化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汉语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或短语,它具有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的特点。大多数成语涉及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对其语境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语境文化的研究,可以找出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在汉语成语英译中实现令人满意的语际转换。
【关键词】文化;语境;成语翻译
引言
汉语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或短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的语言结晶,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它具有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的特点。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成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对其语境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汉语成语中的文化
汉语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汉语成语的文化特性具体体现如下:
(一)体现出中国人传统思维的精练性
中国人用汉语成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的思想,来说明自己的行为,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和存在的状态;同时中国人也用这些凝练的汉语成语来加强自己的思维。汉语成语的这种凝练性正体现出中国传统思维的精练性,这也就是说中国人把千言万语的想法浓缩在汉语成语里,然后又借助汉语成语去开拓自己的思维。
(二)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态
汉语成语中有相当多的成语反映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态,如夫唱妇随、明哲保身,等等。汉语成语这一文化特性的形成在于:中国文化思想大都保存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而古代的文章都是用凝练的文言文写下来的,所以汉语成语就自然而然形成这一文化特性。
(三)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
汉语成语是中国人聪明才智的一个缩影。中国人对社会认识、人生看法等许多富有哲理性的思想都在汉语成语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满招损、谦受益等。
(四)浓缩着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形态
在汉语成语中,中国人在生活中的不同形态也得到体现,如温良恭俭让,就表现出中国人在生活中要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
(五)表现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现象
汉语成语是汉民族用来表达思想、表现情感的最为凝练的语句。在汉语成语中有相当多的是表现出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现象,如文以载道、文人相轻等。
二、语境文化与成语翻译
语境文化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事情、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语词的特定意义是一个民族各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现,能够细致、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特性。因此,成语的翻译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语言文化环境,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直接影响着汉语的翻译。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成语翻译或多或少都产生着影响,分析其影响并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至关重要。
(一)地理环境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加之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如成语“五湖四海”,意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其中的“五”和“四”均为泛指,应译为“Allcornersoftheland”;如成语“半壁江山”,其中“江山”意为国土,而非“riverandmountain”,应译为“Halfofthecountry”。又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词,必须先了解中国的苏杭风景优美,十分适合人居,应译为“Justasthereisparadiseinheaven,thereareSuzhouandHangzhouontheearth.”。
(二)社会历史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语词来体现本民族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如成语“塞翁失马”:Thehorseeventuallycamebackbringingsomeotherhorseswithit。“围魏救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王顾左右而言他”等成语均有其历史典故,因此这类语词的翻译需要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才能使译文更具文化个性。
(三)习俗人情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如成语“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四种文化用品,“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体现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如按字面直译为“Onceawordleavesyourmouth,youcannotchaseitbackevenwithachariotdrawnby4horses”显然不妥,而应为“Youcannottakebackwhatyouhavesaid”。
(四)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定的宗教信仰产生了语词的特定含义。在以佛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老天爷”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许多语词来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又如“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整词则指各种学术流派或各行各业的人。可见宗教文化是构成语言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就能更准确地表达成语的文化意义。
(五)神话传说与经典著作
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与经典作品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习语与典故,反映了民族风味、社会世态,使各民族的语言充满了情趣与活力,具有独特的表现力。汉语中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逼上梁山”、“叶公好龙”等,以上例子说明在各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产生的语词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构成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鲜明独特个性,是其他语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尊重民族文化词语的特点与个性,保留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六)价值观与审美意识
中国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在审美取向方面,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语词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语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词的文化背景,保持原词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
三、结语
语境文化的诸多因素影响着成语的翻译。在成语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中华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成语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成语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这就要求译者应特别谨慎,仔细分析隐含在成语背后的文化因素,忠实再现其文化意蕴,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金惠康.跨文华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杜曼丽 胡学坤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