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泥塑文化和性别观念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泥塑文化和性别观念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泥塑文化和性别观念研究

摘要:泥塑是一种饭圈文化现象,以泛性别的独特视角在粉丝衍生创作中自成一派。本文考察了泥塑的起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分析大量样本的基础上探索泥塑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创作动机,以及泥塑文化所蕴含的性别政治。

关键词:泥塑;粉丝文化;性别观念;性别政治

一、性别翻转:泥塑的核心定义

泥塑滥觞于日本动漫文化和欧美同人文化。2014—2016年,李易峰、鹿晗、TFBOYS等具有花美男外表的流量明星在国内走红,大陆明星粉丝社群开始使用“泥塑粉”一词来称呼被偶像身上较弱的传统男性气质所吸引的粉丝群体。2018年,随着《偶像练习生》节目的热播,以蔡徐坤、朱正廷为代表的一批外表精致的年轻偶像走红,他们身上模糊的性别特质吸引了大批泥塑粉,泥塑文化迎来了井喷之年。在粉丝社群内部,泥塑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泥塑创作空前繁荣。“泥塑”一词源自“逆苏”(逆向玛丽苏,逆转异性恋言情作品中的两性角色关系)的谐音,是一种饭圈文化现象。广义上,泥塑指突出男性艺人的女性气质或反之,想象男艺人具有娇俏、妩媚的女性气质,或女艺人具有阳刚、霸道的男性气质。由于泥塑的幻想主体和创作主体通常为异性恋女性粉丝,且面向的受众也是异性恋女性,泥塑的狭义概念仅指“女化”(女性化男艺人)。由于泥塑跨性别、泛性别的特殊性,部分较为狂热的泥塑粉丝认为泥塑代表了一种高级的、极具创新性的审美趣味。本文通过对495位受访者(其中泥塑粉有391位)进行问卷调查,对2位泥塑粉、3位泥塑文本创作者进行深度访谈,探索了泥塑的表现形式和创作动机及其所蕴含的性别政治。

二、性别碰撞:泥塑的表现形式

泥塑在粉丝文化中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分别是饭制图片(由粉丝二次编辑的图片)、微博文案、同人文和“换头视频”。饭制图片创作者使用Photoshop等软件对明星照片进行二次创作,通过柔化面部线条、调亮肤色、添加妆效等方式突出传统性别观念中认定的女性气质。这些图片常常搭配微博文案出现,后者对前者起到诠释作用。由于微博平台字数的限制,此类文本表达夸张、情感充沛,语言抓人眼球,行文较为碎片化,往往抓住了偶像某一瞬间展现出的特质,将这种特质和氛围具象化,而不呈现完整的泥塑人设。同人文也是泥塑创作的重要媒介之一。由于字数不受限制,长文本的形式较短篇文案更为严肃,同人文不仅完整立体地呈现了泥塑人设,还通过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传达了作者本人对角色的审美态度与思考。泥塑同人文不同于性转同人文。性转改变了人物的生理性别,更为直接;泥塑同人文则保留了角色的生理性别,只是模糊处理其社会性别(如将角色设定为性别认知障碍者),使其后天形成的行为举止偏离男性特质的传统规范。相比于图片、文字等传播形式,换头视频软件以更先进的技术将偶像更直观地女性化。比如,部分粉丝会运用DeepFakes等AI换脸技术将偶像的样貌嫁接到一些视频片段中的女性角色身上,仿佛被泥塑的对象在“本色出演”。泥塑创作强调两性对立视角下男女性别气质的碰撞,泥塑文本中往往包含大量性幻想和情色描写。由于泥塑粉多为“CP粉”①或“腐唯”②,泥塑的重点在于塑造CP,突出泥塑对象的性吸引力和CP之间的性张力。调查数据显示,在泥塑角色的类型偏好上,妖冶、危险、具有挑逗性的性魅力的“女性”类型最受欢迎(见图1),并且大部分泥塑粉丝对性描写的接受程度较高(见图2)。泥塑创作涉及一些有争议的设定,大多也与“性”有关,并且有些设定在道德伦理的灰色地带游走。泥塑粉丝偏好年轻漂亮的女性,“白、瘦、幼”是其主要审美标准。从泥塑大V@内娱泥塑BOT接收的投稿来看,大多数被泥塑的对象都是年轻、长相没有那么硬朗、传统男性特质不突出的流量明星。问卷调查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见图3和图4):泥塑粉对被泥塑对象的性格特质无显著偏好,要求主要集中在相貌和身材上。超过半数的调查者对某种身材有明显的偏好,男性特质强烈的长相和身材受欢迎度较低,仅有23.02%的受访者偏好肌肉型的男性明星。

三、性别平等:泥塑的创作动机

为什么部分粉丝会选择泥塑这种形式来进行幻想和创作?这种主观的想象能够给粉丝带来什么样的愉悦?综合问卷和访谈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三点结论。首先,泥塑提供了特别的视角和更多元的审美,通过发掘和放大偶像的异性特质,拓宽了人物魅力的表达维度,体现出独特的多元审美价值,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见表1)。正如一位“泥塑粉”所言:“越来越多的声音规定男人应该怎么样,女人应该怎么样。男人不许娇弱流泪,女人不能勇猛泼辣。可是在成为男人和女人之前,他们首先是‘人’,他们有资格并且有能力去做任何一种ta。哭,笑,勇,韧,娇,媚,怒,恶,凶,泥塑ta的时候,我在为自己这样的思维发声。”其次,正如20世纪60年代披头士乐队的暧昧性态消除了年轻女性粉丝对性的恐惧,让她们从性压抑中解放出来,泥塑粉丝也可以借助泥塑更自由地抒发自己的隐秘欲望。一方面,模糊的性别“提供了一种更为宽容、奔放、并且非常好玩的性”;另一方面,“诱惑者”被塑造得比“被诱惑者”更为柔弱,消除了女性直接表达欲望的羞耻心。最后,泥塑是一种更刺激的消费明星的方式,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解构、颠覆,让泥塑的消费者获得一种反传统的快感。不同于传统的小说类作品,泥塑更像是为了某个形象服务的文本。泥塑以人物性别逆转为核心,其叙事也总是围绕着一个被泥塑的主体展开。故事情节并不总是泥塑文本最关切的内容,如何塑造出出彩、出新的人物才是泥塑创作者们真正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在重描写轻叙述的泥塑文本中,泥塑作者可以迎合“搞泥人士”的特殊爱好,抓住撩拨她们的点,将修辞和意象的繁复发挥到极致,制造一场声色盛宴。

四、性别对立:泥塑的矛盾性

1975年,女性主义电影评论家穆尔维(LauraMul-vey)提出“男性凝视”(malegaze)的概念,认为女性作为被观看的对象受制于男性的审美和背后强大的男权势力。许多受访者提到泥塑是男性“凝视”的逆转,是女性在男权压力之下寻求权力翻转和改变现实的一种方式。但正如部分受访者所提到的,一些泥塑粉是在凝视和物化男性,这种凝视不是在寻求性别冲突的和解,而更像是一种赌气:“现在妇女能顶半边天了,我要来凝视你了。”这些受访者认为,女性的反向凝视只不过是将男性凝视和女性被凝视的权力秩序进行了颠倒,与传统的男性霸权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并不包含实际的进步性。尽管泥塑粉倡导性别价值多元和美学表达多元,但其在选择泥塑对象时,普遍要求面容和身材的姣好。只有“漂亮”才有资格当“女的”,不是任何人都配被泥塑,并且泥塑粉对“美女”的评判标准趋于单一,从根本上说还是没有摆脱男性凝视的限制。泥塑粉虽然热衷于“女化”,但却反感“姨化”。如果有人评价某一男性艺人的发型很“姨”,或称呼某一男性艺人为“×姨”,会引起其泥塑粉的强烈不满,因为“姨”字容易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容貌衰老、身材平平的“姨母”“大妈”。与社会上流行的少女审美相伴相生的是女性对外貌与年龄的普遍焦虑,这种焦虑也渗透进了自诩先进的泥塑文化中。泥塑通过构建某一个体身上的异性气质来达成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目的,但其在塑造男艺人的“女性气质”的过程中,也默认了某些行为和特质属于女性的社会性别范畴。也就是说,泥塑并未真正打破二元性别的壁垒,实现性别的流动性。泥塑文化的内在矛盾性已经引起相当一部分泥塑粉的关注(见表2)。

五、结语

泥塑既是对传统性别规范的突破,又是这一规范的缩影。泥塑有助于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反抗性。泥塑创作者利用性别转换这种游戏般的消解方式,缓解了女性在现实中处于被凝视地位的焦虑。不过,大多数泥塑爱好者只是将泥塑当作一种愉悦的感官体验,而非探索性别议题的工具。她们对泥塑的认识仅停留在娱乐甚至猎奇的层面,并不会从中挖掘出丰富的性别政治。泥塑粉自身没有强烈的出圈意愿,不了解饭圈文化的圈外人也缺乏对泥塑的兴趣。在社交媒体与创作平台的同类推荐算法下,这两部分人越来越难产生交集,也就更谈不上产生影响了。泥塑最稳定的存在状态就是这样一种小众群体的围城,外面的人进不来、也没想过进来,里面的人守着“快乐老家”不愿意出去,而迭代的推荐算法则使城墙越来越厚。然而,2020年引发饭圈和同人圈大地震的“227事件”让泥塑第一次被曝光在主流文化的审视之下,也就是所谓的“出圈”。由此引发的对创作自由的思考,更是让泥塑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227事件”之后,泥塑在饭圈内不再是某种禁忌或癖好,而是被越来越多的粉丝群体所接受和包容,与此同时,它也被更多饭圈以外的人所知晓。泥塑虽然因粉丝的娱乐消费需求而诞生,但却在“227事件”后被推上主流文化舞台的一隅,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泥塑对社会性别议题的现实影响力,彰显了它的反抗性。

作者:陈伊琳 黄雨竹 徐敬之 冯颖 单位: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