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化艺术对当代艺术形式影响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艺术对当代艺术形式影响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文化艺术对当代艺术形式影响研究

【摘要】敦煌地区长期作为中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汇地,形成了独有的敦煌文明,诞生了一大批敦煌艺术作品,从而衍生了许多的艺术形式,本文以敦煌舞为切入点,探讨敦煌文化艺术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形式的影响,并对两者的发展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敦煌文化艺术;艺术形式;敦煌舞;文化自信

敦煌艺术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经历了千年的历史巨变,至今仍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2019年8月19日考察敦煌莫高窟时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1]在新时代,敦煌艺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作为艺术瑰宝,敦煌文化艺术对其他各类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敦煌艺术总体概述

(一)敦煌艺术的发展敦煌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从西汉对敦煌的经营与开发到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原文化和各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此生根发芽,为敦煌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莫高窟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约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以及两三千尊彩塑等历史遗物。[2]这些珍贵艺术资料的发掘为当下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新的思考。

(二)敦煌艺术衍生的各类艺术形式

在敦煌文化艺术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敦煌壁画,在众多的洞窟中,保存了壁画45000平方米,它们形态各异,除了表现中国传统典雅、端庄的审美外,还囊括了大量的西域风格,这也体现了经济文化交流碰撞下所诞生的敦煌艺术之魅力。除壁画外,洞窟中也体现了中国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的产生、发展和演进。敦煌写卷的书体,以楷书为多,也有篆书、隶书、行书、行草书等体式,书者来自僧侣、官民、清信士等多阶层。[3]数目庞大的敦煌写本,对于中国书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研究来说是难得的宝藏,其中就有西晋将领索靖所著的《草书状》以及“草圣”张芝的《八月帖》等。在音乐舞蹈方面,敦煌曲子和舞谱的发现为音乐舞蹈的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除此之外,剪纸、建筑、泥塑、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都从敦煌艺术中汲取了养料,并进行了开拓,从而衍生出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二、敦煌舞概述及敦煌艺术对敦煌舞形成发展的影响

(一)敦煌舞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概述

敦煌舞源于壁画中的舞姿,在众多洞窟中,绘制伎乐形象的洞窟就有约240个,包含了3400余身伎乐天形象。这些图像反映了中古时期上下1000多年音乐舞蹈发展的全过程,其中的舞姿和造型十分丰富,诸如伎乐菩萨和天宫伎乐的舞蹈动作和姿势,以及飞天、金刚力士等造型,生动地表现了佛国世界中的天宫伎乐、飞天伎乐、不鼓自鸣乐、大型经变乐舞以及敦煌民间的世俗乐舞等音乐舞蹈和器乐演奏场景,形象逼真,气韵生动,场面宏大,气象万千,令人心驰神往。[4]高金荣、徐琦等老一辈舞蹈艺术家几次深入莫高窟发掘舞蹈元素,通过壁画形象、舞姿图、舞谱等历史资料努力“复活”敦煌舞姿,对舞伎的神态、眼神、手型、神韵等进行深入研究。最终,被誉为世界经典的舞剧《丝路花雨》于1979年5月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成功使敦煌舞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丰富了中国古典舞的语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舞流派。至此,凝固在敦煌壁画上的舞姿便被“活化”了,敦煌舞逐渐映入世人眼帘,展现出了中国特色民族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

(二)敦煌艺术对敦煌舞形成发展的影响

1.敦煌艺术为敦煌舞提供了厚重的文化积淀

在敦煌文化中,除了中原文化,还有相当部分的西域文化甚至外国文化。各类雕塑和壁画作品遍布整个洞窟,它不但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是人类艺术文明的重要见证。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唐朝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舞蹈艺术形式也在时代的变迁中得以发展。研究表明,汉晋时期异域国家与中原的交流就十分频繁,促进了敦煌舞的发展。[5]石窟中的各类舞蹈形象便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壁画中记录的大量音乐和舞蹈表演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的交流与互动,并且以结晶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呈现了敦煌艺术深厚的文化积淀。敦煌舞在融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经过当代舞蹈艺术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最终得以幻化为充分展现敦煌文化创造性、兼容性、民族性特征的新舞种。[6]它的文化品格是历史决定的,它的精神内涵也是历史塑造的,二者的结合最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敦煌文化艺术对舞蹈艺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7]

2.敦煌艺术为敦煌舞开拓了崭新的创作背景

敦煌舞作为一个新舞种,并不是一味地复制模仿壁画的舞姿造型,而是现代艺术工作者根据洞窟壁画人物舞蹈姿态加以分析、总结和整理之后,结合当下的审美进行的再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敦煌艺术为各类艺术形式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变革,充斥着艺术家们的情感和心血。敦煌舞也在古典艺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建设,敦煌舞作为中国古典舞中的“敦煌派”,与“身韵派”“汉唐派”“昆舞派”共称中国古典舞的四大流派,使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脉络愈发清晰。如今,在各方的支持下,在弘扬文化自信的基调中,各类艺术形式的创作背景进一步拓宽,对于敦煌舞而言,则是在敦煌艺术所开拓的创作背景下诞生的全新舞种,与此同时,也彰显了敦煌艺术精神。

3.敦煌艺术为敦煌舞升华了丰厚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与中国其他传统艺术一样,注重“神”的表现,在表现形式上力求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在“神”的运用中常常强调“形散而神不散”,即“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未止”。只有舞蹈表演中的神韵到位,观者才能体味其中蕴含的意境,这是敦煌舞所要表达的核心要素,亦是其打动人心的关键。艺术之所以离不开人,正是由于人身上的这种厚重感是在他们特有的血液中流动的,是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生活里浸润着的。由此可见,敦煌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充分体现在敦煌舞的精神内涵之中,深刻说明了敦煌舞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敦煌文化艺术的熏陶,只有理解了敦煌文化艺术,才能真正地感受敦煌舞。

4.敦煌艺术为敦煌舞营造了独有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感染力主要是指能够引发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艺术力量。敦煌艺术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与艺术感染力。敦煌舞形成发展源于古代,而它的直接来源便是敦煌壁画中丰富多彩的舞姿形象。因此,敦煌舞作为敦煌艺术衍生的艺术形式,其独有的艺术感染力自然离不开敦煌艺术的影响。敦煌舞的语汇体系,在手臂、脖颈、身腰、胯部、腿脚的形态上,形成弯弧、高度倾斜、拧曲动作及连接组合,以及贯通身心的S型内在韵律曲线。[8]由此,敦煌舞的这些韵律与特色便展现在其独具特色的动作上,比如单腿勾脚旁提旋转以及勾脚吸腿双臂身后划弧等等。观赏者通过直接的动作表现产生情感共鸣,体会敦煌艺术与敦煌舞独有的艺术感染力。

三、敦煌艺术与衍生的各艺术形式发展的相关思考

(一)充分利用敦煌艺术资源丰富各类艺术形式

敦煌艺术自发掘面世以来,引发了广泛关注,莫高窟作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其珍藏的艺术作品为世人所震惊。在感叹祖先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艺术发展的进程做进一步探索,在已有的壁画、书法、雕塑、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审美和时代需要,不断挖掘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或对旧的艺术形式进行改造,推陈出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艺术形式脉络,并丰富各艺术学科的体系建设。由此,敦煌艺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艺术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各衍生艺术形式的发展根植于敦煌文化艺术

在敦煌艺术群中,大量的艺术形式诞生或革新,它们或是丰富发展了自身的学科体系建设,或是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但不能忘记的是,它们都根植于敦煌文化艺术,它们都以敦煌文化艺术为根基。倘若离开敦煌艺术,那么这些衍生出来的艺术形式便丢了“魂”。敦煌舞的“神”只有与壁画的“意”相结合,才能通过“神”传达感情,才能真正体会敦煌舞之意蕴。因此,敦煌艺术所衍生出来的各类艺术形式想要长足发展,则必定要回归敦煌文化艺术,深入挖掘敦煌文化艺术的精髓,通过多元融合,推动各优秀艺术形式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各衍生艺术形式反作用于敦煌文化艺术

如今,在倡导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敦煌舞作为敦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1979年《丝路花雨》问世,敦煌舞逐渐走入人们视野,被新闻媒体赞誉称“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再到之后的《大梦敦煌》《敦煌韵》《敦煌·伎乐》《敦煌神女》和《飞天》等敦煌舞剧的发展,使人们对敦煌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2019年央视春晚中,由中央芭蕾舞团表演的《敦煌·飞天》以芭蕾的形式使敦煌舞再次映入人们眼帘。通过敦煌舞的“出圈”,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对敦煌艺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汲取多元文化元素,通过各类艺术形式的传播与发展反哺敦煌艺术,不断提升敦煌艺术的水准。

作者:李艺雯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