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专业培养教育教学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专业培养教育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专业培养教育教学研究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对传统专业内涵的认识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对传统专业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传统专业的实体性质分析、专业作为一种专才培养形式的局限、外部导向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克服从单纯的学科体系构建专业的局限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探讨了传统意义上高校专业”的内涵,分析了专业的“实体性”和专业的“学科本位及学校本位”的不足,探讨如何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提出从体制上改变资源组织方式,以能力和学生为中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此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实施的是以专业为教学核心单位的组织形式,实施的是专业教育,学生进校后直接进入相应的专业,修读该专业规定的课程。同时,专业也包含了实施教学过程所需的师资、实验室及学生等,成为高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专业”也就兼有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基层组织两方面的内容。这种结合紧密的双重结构所具有的刚性,在体制上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

一、对传统专业内涵的认识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1传统专业的实体性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从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体制,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在“组织”课程的过程中,相应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也以这种方式组织起来。

专业原本是课程的组合方式,并以这种专业教育的形式完成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但专业被赋予实体性质后,除了培养人才这一主要目标外,又必须考虑作为准官僚机构——实体的生存和发展,如师资问题、设备问题、招生人数问题等等,确保专业自身的完整性和正常的运转,使“专业”构成因素体系化。专业整合了教师、学生、资源等,它的体系化使各因素之间联结更为紧密,专业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如专业所包含的主干课程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的编制,学生招生计划,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建设等等。专业的调整不仅是课程单元的设计,而且是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又受到原专业各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惯性,致使某些专业成为“鸡肋”;这种专业的组织形态导致专业设置的结构性趋同,高校在举办专业的过程中,很难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调整,这些又制约着专业的基本单元——课程的设置,使专业本身失去自组织功能、失去活力,很难形成特色。

2专业作为一种专才培养形式的局限

专业的出现与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知识的分化为专业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社会的需求为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和国有企业一样是“生产单位”,高校根据国家的需求,按统一的计划(招生计划)、规格(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培养人才,专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学校立足现有的专业资源,按计划培养人才,具体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什么专业,学校无需关心,评价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常用“内适性”标准。当经济体制转型后,由于高等教育依然是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矛盾,暂时没有显现计划经济模式下专业教育的弊端,造成了专业发展的惰性和依赖性。受此影响,学校作为专业的拥有者,专业设置和专业的选择更多地体现学校本位。高校观念上固守传统上的“卖方市场”,专业的选择主要由高校来决定,学生在填报志愿中的专业选择只能表达一种意向,最终是由“众人”选择的结果来定。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是规定好的,没有选择。专业这种“生产型”的培养模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转型发生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作为单纯的“人才生产型”的专业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在学校培养模式还没有从计划支撑的模式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模式转变时,专业设置中缺少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专业的调整更多的是数量的扩展,单纯地以专业“冷热”设置新专业,缺少对专业建设的论证和特色的思考,缺少长远的规划,导致专业低水平重复,最终使专业“生存期”缩短,培养的人才“低附加值”过剩,造成教学资源宏观上的重复建设和微观上的利用率不高。倘若从现有的专业总数和在校生的总量来推断,如果专业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则不可能再有热门专业,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社会急需人才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二、对传统专业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

高校目前讨论和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反思,突破专业的实体性及学科本校和学校本位制约,使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目前改革的实践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种轨迹。

1外部导向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逐步探索根据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增加专业的活力和学生的选择性。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改革的着力点还不是解决“专”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以解决就业为导向,这方面的改革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作为专业存在合理性的标准。因学生分担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学生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就业角度考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重点不是讨论是否要进行专才教育或通才教育,而是专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它的评判标准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如果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大受欢迎,专业教育的不足不会显得特别突出,从而对专业教育的批评局限在需求层面而不在专业教育层面,是在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微观层面而不在专业结构层面。类似的改革如“厚基础、宽口径”,“分大类培养”等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专业教育,只是相应地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和社会适应性,实质上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于社会以及学生对专业的评价。通过这种外部需求的调节,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寻求自己的专业定位,使之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当然,这种实用的外部导向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过度迎合就业的需要而使部分层次较低的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专”而靠近职业教育模式。

2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基于我们对大学教育阶段“专精”与“通博”的讨论,对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进行反思,从而在理念与现实之间追求一种平衡。如对过去专业教育的反思的一个方面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等教育思想的提出。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强调“专业对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视野狭隘,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度专业化的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理念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

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业教育,但传统的专业教育更偏重于“专才”教育,虽然我们认识到了专业教育(专才教育)的不足,但对“专业”作为我们实施人才教育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转变,否则,很难克服传统专业教育的狭隘性。

1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我们所实施的高等教学是通过专业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从而使专业成为组织的单元。对专业教育的改革,除了我们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重要的一方面是体制改革,即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目前,我们实施的分大类招生在本质上不仅为了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以学科来组织我们的教学资源,以课程为平台提供我们的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建设来提高教学服务的水平,通过学生的选择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从体制上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体现课程建设的基础地位,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从社会角色定位和课程的组合方式的角度理解专业,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专业形成性,增加专业设置的活力。

2克服从单纯的学科体系构建专业的局限。由于专业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有型结构,专业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专业本身的意义而成为学校的一种资源,从这一角度理解很难对专业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一个专业必须依托相应的学科,这也是我们专业构成的基础。但由于我们过去专业设置过多地从学科的逻辑体系来构建我们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科内在逻辑成了我们评判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更强调的是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专业的评价标准除了学科完整性以外,还应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上评价我们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