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建有特色的先进文化战略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今天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有着一般文化发展所不具备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和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其建设途径,对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先进文化历史进程特点建设途径
一、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发展进程
1.从“睁眼看世界”到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的引进。1840年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没落,他们提出要改变积贫积弱状况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此他们着力在中国推介西方文化,编译西方书报,这即是后来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开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在中国推介西方的“制度文明”,并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将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推向了纵深,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民主、共和等文化价值观念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新文化运动则在中国首次鲜明举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推向了高潮。
2.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旧民主主义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飞跃。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意识到“以俄为师”、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创建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它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前进方向。
3.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传统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及其曲折发展。取代新民主主义文化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文化虽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左”的教条主义思想盛行。党在这一历史时期虽然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正确方针,但却未能始终坚持贯彻执行。“”中、集团打着纯洁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科学文化进行了双重排斥和打击,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整体上而言,社会主义文化在这一时期已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因而它代表着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经验和教训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吸收和借鉴。
4.从改革开放到“三个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正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自觉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一方面积极借鉴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从而实现了传统社会主义文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
二、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发展特点
1.继承、选择与创新相统一。先进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它需要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选择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的产生与形成正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对西方文化借鉴基础上合乎逻辑地发展。
2.民族特色鲜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史给我们流下了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每一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深刻的传统烙印。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和排外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表现出一种让人惊异的内在活力,它使一种全新的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于低潮的今天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清除妨碍现代化的封建文化残余,在同外来文化交流中构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中国先进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建设途径
探讨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发展进程与特点,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们党对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否定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应全面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超级秘书网
2.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实践证明,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阵地,腐朽落后文化必然会乘虚而入。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阵地,是我们党领导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保证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文化繁荣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应认真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场馆的思想文化教育功能。
3.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1)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从“三个代表”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党的文化政策,领导和团结广大文化工作者,遵循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文化政策,处理好文化工作中若干重要关系。(2)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重在建设”的方针,努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对基层各项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应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加强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A].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