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微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职物理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其知识体系庞大复杂,概念理论过于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这使得中职物理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中职物理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物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的增强。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微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课;中职物理;教学应用
引言:
中职物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自然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实践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进行知识的汲取,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导致中职物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依托,具有方便快捷、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等特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微课与中职物理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能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
一、微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微课最早起源于英国,又被称为微型课程,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通过视频的形式录制的教学小视频。其目的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解析,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轻松的进行理解和掌握。
二、微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微课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学生的自学资料,微课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或者仅仅对在课堂上自己不懂的部分进行学习[2]。同时,微课也是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的良好途径。笔者所使用的微课没有教师出镜,而是利用屏幕录播技术,由教师进行配音讲解,展示整个公式或定理的推导过程,这就保留了课堂上板书的优点。2、利用微课演示物理实验。由于中职物理课时安排少,实验课更是少得可怜,很多应该在动手实验中获得的知识只能靠教师讲授,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借助微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不再必须走到实验室,也不一定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当场实验演示,只要教师通过微课来创设情景,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就能达到现场演示实验的效果[3]。实验场景最好是任课教师自己“出镜”,也就是课前将自己亲自做实验的场景记录下来,据此制作的微课才更具有真实性、有效性,更加接近学生实际。演示型微课的制作对拍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只是单调演示、定向拍摄,最好设置对话互动场景和多角度拍摄,犹如一场“魔术表演”,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物理学科知识。3、利用微课突出概念重点。中职物理理论知识中的很多概念都具有普遍的特点,那就是复杂性和抽象性并存,学习起来很难理解和掌握,有琢磨不透,拿捏不准的感觉。例如对惯性概念,学生常常根据经验和常识都明白,在突然加速的公交车上,乘客会向后仰,而遇特殊情况突然刹车减速时,乘客却向前倾,但把原因抽象总结成惯性时,他们就不容易理解了。在学习到惯性这个内容时,可以播放事前准备好的微课,展示汽车加速启动或突然停车的过程,再将这一具体过程用一个容易理解的模型呈现出来,对模型进行详细的受力分析,把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就便于理解和掌握。4、利用微课进行复习。物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复习课对于学生学习物理过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以及物理模型的归类。通过复习微课的应用,一是能够再现物理情境,从更多维度上帮助学生对物理现象、规律、概念等的理解和识记[4]。例如,复习“透镜”内容时,利用微课再现透镜的形状、对光线产生的作用来充分认识凹凸透镜,迁移到眼镜、放大镜、望远镜等,再次激发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理论的记忆。二是能够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归纳总结出来,形成“错误资源”展示给学生,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物理知识水平,进一步的推动了中职物理教学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简雪丽.微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7):90-91
[2]黄信斌.微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广西教育,2017(46):90-91+108
[3]黄文进.中职物理教学中微课的价值和运用[J].考试周刊,2017(91):163
[4]李耀伟.微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9):98+100
作者:王梅 单位:鲁中高级技工学校鲁中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