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研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般来说,舞蹈艺术是人们对生活事物的提炼和升华,在一定的节奏规律运动下,使身体的动作化为舞蹈形式,且具有一定的造型美。而身体节奏则与情感的表现息息相关,因此舞蹈形态动作及其表情手势都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从而塑造更加完善的艺术形象,体现美感。第二,舞蹈艺术通过身体形态来传达思想情感。舞蹈作为一种表情艺术,因而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并不简单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人物活动,而是通过奔放舒展及刚柔相济的动作,传达深刻的情感,体现特定人物的思想情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舞蹈反映了社会生活,通过将某一事件联系起来,诠释其任务形象及内心世界,虽然身体的表达没有语言直白,但是在表达人物情感的细腻和丰富上,动作的表现力甚至要超越语言表达。中国古代文学中就曾说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而舞蹈动作在表达情感和思绪上具有其独特之处。第三,舞蹈艺术审美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舞蹈艺术与音乐具有密切的联系,原始乐舞就是一种集乐曲、舞蹈和诗歌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丰收节庆和祭祀仪式上,人民利用身体舞蹈伴随着伴奏表达内心的情感,虽然上古时期的群体性身体动作还称不上舞蹈,但是毋庸置疑舞蹈就是从那时发展起来的。舞蹈表演艺术的每一个身体动作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性,舞者的身体形态随着音乐的抑扬顿挫而不断变化,从而构成舞者内心情感的变化起伏。好的舞蹈艺术作品往往与音乐的联系紧密,在音乐旋律的突出和节奏变化下,烘托舞台气氛,同事还能创造某种意境,从而有效地增强了舞蹈的情感表现力。舞蹈是一种动态的肢体语言,通过舞者的动态美来表达人类复杂的情感世界,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行有序的整合加工,在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基础上进行舞蹈形式的变化,从而传达内心情感的波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傣族的孔雀舞,就通过丰富的舞步展现孔雀的动态,体现了民族舞蹈的动态性和典型性。而身体的动态性展现了舞蹈审美艺术中的韵律美,在和谐悦耳的音乐节奏引导下,舞蹈者通过有规律的肢体动作变化形成视觉上的美感,转达舞蹈作品的独特情感,形成舞蹈艺术的韵律美。舞蹈通过人体的形态变化来传达情感,而音乐则通过乐声的运动来传达主题,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舞蹈能够更好地展现身体的美感,使得舞蹈的审美意境更加丰满。
二舞蹈艺术与身体审美相互依存
舞蹈艺术和身体审美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远古时期的宗教信仰开始,巫术就作为早期的舞蹈艺术形式而出现。另外,舞蹈动作也是根据身体塑造的要求来完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舞蹈艺术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属性,在身体审美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情理结合,同时舞蹈艺术体现了对身体探索及心灵回归。第一,身体是舞蹈艺术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纽带。在舞蹈界普遍认为巫舞同源———“巫者,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舞蹈艺术与身体的审美关系伍建红摘要舞蹈艺术是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之一,其艺术性主要源于舞者身体的能动性,传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舞蹈具有形式上的特殊性,与宗教巫术有一定的关联,人们通过身体舞蹈沟通神灵。本文主要对舞蹈艺术形式进行分析,并对舞蹈艺术与身体审美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关键词:舞蹈艺术身体审美能动性艺术空间神者也”。(《说文》)而且从甲骨文中来看“巫”字,像极了一个人两手拿着一穗而舞的情景,远古时期各类求雨、祈福等巫术活动都跟舞蹈脱离不了关系,巫和舞相互辉映,作为人类问鼎神灵自然的宗教形式,这种意义都要通过人类身体活动来表达出来。“原始人以圆圈舞这种形式构筑他们的神圣王图。他们环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可以是图腾柱、巫师、火堆、祭品等而舞。无论诞生、成年、结婚、死亡还是播种、收获、狩猎、战争,原始人都需要用这种舞来和神沟通。”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明确指出,舞蹈在原始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不少专家也认为舞蹈本身就起源于巫术宗教,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表现,而这些表现都是依靠身体的美感来实现的。所以说,随着巫术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根据身体结构的美感,逐渐发展成舞蹈,用以传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第二,舞蹈艺术与身体审美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要素。作为中国的舞蹈艺术,其中凝集了中国传统文化构成要素的情和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道德礼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联系,都能通过身体的舒展很好地传达出来,而舞蹈就是逐渐由人类身体对这种情感和理念的传达发展而来,中国的舞蹈艺术具有非常悠远的发展历史,从西周雅乐开始,在一定的理性思维指导下,才形成具有情理结合的乐舞系统。而在这之前,人类一直处于较为自由的生命运动当中,在逐渐摆脱原生物的粗野状态以来,身体逐渐由以往的粗放型融入了感情元素,再加上社会组织结构不断变化,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人类可以通过身体表达的情感元素逐渐增多,纵观历史,中国的乐舞总是与“情感”编织在一起的。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抒发“人情”的文学样式。舞蹈能以优美的形态论“理”宣扬“理”,使人认同“理”,它以富含“情”的乐舞形式维系人情关系、稳定社会。因而舞蹈艺术和身体审美一样,通过身体动作传达内心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由社会、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而形成。因而,身体传达内心的情感,再结合身体审美的客观要素逐渐就形成了舞蹈艺术。例如,当前中国随着各个地域的文化特征的融入,舞蹈审美艺术的意境之美更加明显:不同的地理物质和文化内容,促进了舞蹈形式的差异性,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也是当前舞蹈艺术的典型特征。维族的舞蹈源自于北方草原,《赛乃姆》节奏明朗、物资欢快;傣族舞蹈情感深厚,雕塑性强,且多以赞美水的纯净柔美为主;蒙古族舞蹈彪悍勇猛,体现了辽阔的蒙古草原文化和粗狂豪放的民族形象。所以说,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不同,其身体审美标准也不相同,则舞蹈艺术形式也不尽相同。第三,舞蹈艺术是对身体审美的一种身心回归。身体作为舞蹈艺术表达内心情感的有效载体,舞蹈艺术是否具有审美性取决于身体伸展审美。而舞蹈演员是舞蹈审美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基本元素,舞蹈的美,需要通过舞蹈演员灵活地表现出来。所以,在进行舞蹈审美艺术创作中,演员必须符合舞蹈剧作的基本需要,符合舞蹈主题思想的表达,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气质。男演员矫健的身躯,女舞者柔韧的线条美等都是对于人体艺术美的基本需求。另外,演员在具备这些基本的要求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能够较好地领悟舞蹈艺术所要传达的思想,通过丰富的身体表现力进行表达。所以说,舞蹈艺术是对身体审美的一种探索,一种身心回归,阿恩海姆在分析“动觉经验”的时候说:“在我们的经验中是否包括着演员起舞时的时间流失呢?我们是否真感到了这些动作是来自于未来,然后又从现在回到了过去呢?对这些问题,我们找不到答案,因为这些问题提的太荒唐了。整个舞蹈就我们自己所看到的程度来说,是一个超然于时间之外的整体。”因而,在我们对于舞蹈艺术的认识,也是有身体的实际活动到审美活动的转换过程。第四,舞蹈艺术的表达依赖于身体审美所表现的意境。身体形态是舞蹈审美艺术的根本载体,舞蹈美与否取决于人体运动的动作是否符合审美,而身体审美所要传达的无非是一种意境美。而舞蹈审美艺术的意境之美,一方面体现了舞蹈形象所表达的主管情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意境的展现。通过各不相同的舞蹈风格和舞蹈演员的人体律动来传达舞蹈所承载的感情,生动多样,新颖别致的舞蹈形式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舞蹈意境。所以说,舞蹈艺术是对人体美的再现和表现,通过动态的形式,将人体的动态美展现出来,展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舞蹈对于人体的动态之美进行充分地挖掘和利用,使得人体的动态美充分展现在舞蹈艺术中。以西方的古典芭蕾和中国古典舞为例,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二者人体动态美观念的差异。西方人认为宇宙是直线运动的,是有秩序和规律的,因而古典芭蕾的动作很多都是由直线发展的,从而形成了“开、绷、直、立”的动作特征。中国人则认为宇宙是圆的,因而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很多都是圆线的运动,由此形成了“圆、曲、拧、倾”的人体动态美观念。所以说,舞蹈艺术是对人体审美的挖掘和展现,体现了一定文化内涵和生活习惯背景下的人体形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艺术必须要着重注意舞蹈表演者的综合素养,在舞蹈音乐的引导作用下,创新舞蹈造型,较好地传达舞蹈所要体现的情感诉求。而从审美欣赏的角度来看,舞蹈艺术的创造首先要利用形象化的舞蹈造型传达主题思想,然后利用多样化的风格特点展现舞蹈的意境之美,综合动态化的韵律之美,而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舞蹈者的身体姿态来展现,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身体审美标准来确定舞蹈艺术的形态。舞蹈艺术与身体审美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舞蹈艺术就体现了身体审美的标准,而对身体审美的挖掘就形成了舞蹈艺术的风格。
作者:伍建红单位: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