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吴晓邦舞蹈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吴晓邦“天马”的教学创新
(一)课程设置的创新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天马”课程系统涵盖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包括舞蹈基训、舞蹈表演、舞蹈创作实习等专业技能课程,舞蹈史等专业理论课程,古曲、国画、诗词欣赏等艺术修养课程,哲学、美学、文学、文艺理论等人文外延课程。其中舞蹈基训课程以“人体自然法则”运动为核心,以“现代舞蹈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为先导,使学生科学地了解身体的结构关系、力量对比、运动规律,自由地表现人体力学上的自然美与运动线条。舞蹈表演课程由呼吸节奏和表演训练两部分组成,使学生在呼吸的长短、轻重、缓急、抑扬和动作的力度、速度、能量、沉浮中,体验情感与呼吸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舞情”、“舞律”。舞蹈理论课程由舞蹈三要素、舞蹈美与舞蹈思想、舞蹈模式化与创新等内容组成,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舞蹈特性、功能的认识。创作实习课是一门发展学生创造性的课程,有机融合了舞蹈理论与舞蹈技术,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文学、音乐、绘画等修养,“在学员中播下创造性的种子”。“天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还表现在吴晓邦广泛借助社会资源邀请客座专家进行短期授课,包括昆曲、京剧名师的水袖、翎子、扇子等戏曲舞蹈技巧课程;金艺华的朝鲜族舞蹈课程;刘恩伯的东北秧歌课程;太极、四平拳、长拳等武术课程;美籍现代舞蹈家陈西兰的现代舞课程;楚辞专家文怀沙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溥松窗的水墨画课程;古琴大师溥雪斋的古琴文化课程,音乐家郑律的音乐理论课程等。舞蹈基训课程与舞蹈表演课程解决形体训练与艺术表现中身心统一、形神兼备等基本问题,是顺利开展排练、创作实习的保证。舞蹈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舞蹈学科范畴、属性、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艺术修养课程与人文外延课程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涵养,为舞蹈创作实习课程奠定良好根基。这些具有关联性的课程涵盖了学生形体、节奏、呼吸、身体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艺术修养等,有效弥补了传统舞蹈课程设置中重技术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体现了“天马”课程设置的系统构架。
2.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的课程组织形式“天马”的课程设置不仅类型丰富,形式上也较为灵活开放。“天马”承担着教学、创作、演出、交流等多重任务,工作室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受到时间、环境、突发事件的影响,故吴晓邦打破以往课程组织形式的封闭与单一化,将工作室的年度工作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融入采风、观摩、演出、生产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超越课堂、教材、学校的局限,在课程时空上向自然环境、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如旅行演出时,吴晓邦因地制宜,灵活地将舞蹈基训课与舞蹈表演课等室内课程放在厦门鼓浪屿等户外场所进行,在广阔天地间锻炼学生的感觉与意识,体验身体与自然的关系。吴晓邦以“吸天地精华,养浩然正气”作为“天马”的学习理念,开启了舞蹈面向生活的大门,有效地将学生身心从教室的小课堂中解放出来,以大自然为“教室”,以社会为“课堂”,以生活为“课本”,使学生在广阔天地中感受名山大川的万千气象,触摸世代相传的历史文明,从而在时代与社会的熔炉中练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1.“呼吸、节奏、想象”贯彻下的身体动作训练呼吸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枢纽,人在呼吸的支配下形成不同幅度、力度、速度的动作,由此引发节奏、表情的变化。而“想象和情感是主宰舞蹈家呼吸和动作的最高意念。”缺乏呼吸、想象的动作是僵硬呆板的,不能充分诠释出舞蹈节奏与表情的对比。因此,身体动作训练不仅是四肢的纯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对呼吸、节奏、想象、身体表情的训练。在“天马”舞蹈基训教学中,吴晓邦主要通过对“‘出进出’、‘进出进’、‘进进进’”等多种呼吸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从内心情感出发,将呼吸、节奏、想象贯穿进人体肩胸、脊柱、四肢、头颈等身体部位弛缓硬直的练习中,用垫步、跑跳步、踢毽步等步伐练习使学生感受呼吸的升降、控制,体会呼吸与身体节奏、动作质感、想象的关系。在舞蹈表演教学中,吴晓邦则通过单一的节奏练习,将情感与想象做“舞律”上快慢、虚实、轻重、圆滑风和顿着风等处理,强化学生的节奏意识,使学生掌握动的韵律与自由。再通过人物内心情感与人物外形的表演性训练,如喜怒哀乐等“单词式”情绪表达练习,“‘行路’、‘过河’、‘摘花’”[等日常情境想象练习,“‘嬉戏的顽童’、‘步履艰辛的龙钟老者’、‘庄重自持的妇女’”等人物形象塑造练习,“非正常人和动物怪异形象”练习,训练学生动作与呼吸通畅,节奏与表情和谐,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呼吸和表演,吴晓邦还“研究和部分地吸收了民间巫术中迎神驱鬼的一套表演技法,作为教学上讲授呼吸和表演的基础”。吴晓邦时刻强调着“‘舞起于心,而止于心,’,‘情由心生,形随心起’”,在“呼吸、节奏、想象”贯彻下将“舞情”的心理契机与“舞律”的生理机制紧密相连,从而建立起合乎人体运动规律的身体动作训练,使学生在舞动中身心统一、形神兼备。
2.开发创造力的创作训练在吴晓邦看来发展舞蹈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启发和开拓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从模仿阶段进入创作阶段”[。“天马”中无论是解放形体与思想的舞蹈基训课,还是启发想象力的舞蹈表演课,都围绕着创造力的培养而展开。尤其是创作实习课,以学科、术科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舞蹈教学的新内容,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大门。在教学上,吴晓邦主要从回忆生活片段、音乐的主题动机、绘画的色彩、构图分析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使学生完成造句、编舞到舞剧编创的初、中、高级阶段。期间配合“哲学、美学、文学、文艺理论、音乐、绘画”[等基础知识与舞蹈表情、节奏、构图等舞蹈理论的学习,为创作提供灵感与理论支撑。他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即兴作舞或命题习作中自由联想,勇于创新。笔者认为创作实习是真正推动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开动脑筋,综合运用智慧、情感、想象将知识、经验进行重组、整合、学以致用。吴晓邦正是借助“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分析综合力”[的合力,锻炼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创造力,从而“以心灵的教育带动身体的教育”,铸就学生灵活的肢体、自由的头脑,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3.身心一体化的人格训练“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天马”教学内容的创新,还在于吴晓邦以前瞻的眼光依据学生身心特点融入高起点的人格训练内容。“天马”学生年龄在16—22岁之间,其情感、社会认知、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作为发展中的人,可塑性很高。基于此,吴晓邦注重环境、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除了培养学生无产阶级的立场和道德品质,更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情怀、革命理想等德育内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美育内容,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理想与时代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实现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学生蒲以勉对“天马”教学的回忆:“最使我们难忘的是第一堂课,老师教我们做第一个动作的情景。他要我们把两臂从胸前打开到两侧,他一边示范一边说这个动作最美,因为它展示了你坦荡的胸怀。这句生动的语言,几十年后仍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作这个动作时,都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展示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在表现民族传统上一种理念的美。”又如手位练习中吴晓邦使用了佛手造型,“从手的无名指向拇指扣拢、拇指与中指微合,食指柔和向外伸展的形态里,流露出东方民族善和美的情操。”做动作时,吴晓邦会配以传神的解说:“做人要有菩萨心,想着把苦难留给自己,把幸福撒向人间。”于是,“学员们舞蹈时的心态是慈悲的,动作的神情是安详的。再配着相应的传统民乐为动作组合伴奏,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是舞蹈中所蕴涵的传统气韵,是含蓄安详的审美取向,是博大宽宏的中华民族情怀。”此外,吴晓邦还用“威武”、“神气”等命题训练学员的表演意识,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民族格言塑造学生的人格、气节,创造性地将舞蹈训练与人生态度、人格操守、真善美的追求紧密相连。吴晓邦不仅从艺术思想上给予学生启迪与熏陶,更注重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高度责任感,敢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人”。树立格调高远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吴晓邦正是在言传身教中,为人师表,以“‘慎思’、‘慎独’、‘慎小’、‘慎微’”的作风,使学生格物致知、正心、修身。“天马”学生床头那些如“‘过规律的生活,做合理的动作’、‘勤勤恳恳学舞,坦坦荡荡做人’、‘艺术即人生,生活即舞蹈’、‘师法自然、回归自然’、‘厚积薄发、天道酬勤’”等不断变换的格言,墙上挂着的竹节、松枝、瘦石、残荷等书画,无不显示出“天马”“吸天地精华,养浩然正气”的学习理念,渗透着吴晓邦对学生品行操守、尊严、信仰的启蒙。
(三)教学方法创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吴晓邦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以主观灌输为主,缺乏民主与交流,是单向、封闭且封建的教学方法。因此,他提出舞蹈教学“要提倡启发式,废除注入式”,即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使学生主动质疑、探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天马”“启发式”教学的实施上,吴晓邦坚持鼓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等原则,综合运用理论贯穿实践、学问结合、手脑并用、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法,并开拓性地引入讨论、座谈、情景模拟、指导自学、探索发现、互助合作、单元作业总结等具体方式。如在形体训练中以“现代舞蹈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学会运动路线与动律,由忘至化,化为己用。在创作实习中,贯穿模仿与创新的说明性讲解,鼓励学生创新。以座谈形式与各类文艺团体交流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听取不同意见。演出观摩后,引导学生从题材和艺术手法上进行评价。请优秀学生担任老师或工作助手,情景模拟,进行教学见习。排练剧目时,与学生共同讨论、协商、寻求解决方法,发挥集体智慧。创作实习时,审视学生差别,并以互助合作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创作实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启发学生对习作进行分析、总结、反思。在“天马”中吴晓邦以导师、父亲、朋友等多重身份,与同学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学生优长,因势利导,鼓励大家勇于实践、突破、创新。吴晓邦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仅是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统领全局的教学指导原则。其优越性体现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学以致用;因材施教,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促进教学互动,建立人格对等的师生关系。吴晓邦“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树立的是人本、科学、民主、主体性的教育精神,并由教师启发逐步转向学生自我启发,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此外,吴晓邦不仅根据时代需要开设了具有本科性质的新舞蹈教育,还以预见性的眼光制定了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期望完成初、中、高级阶段的系统教学。尽管受时代政治气候影响,吴晓邦的教育理想与艺术主张并未得到全面实施,但吴晓邦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后延性宏远目标的人才观,对“新舞蹈”教育之路的开拓与探索,已表明他走在了时代前沿。
二、“天马”对当代舞蹈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启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舞蹈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我国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因长期深受戏曲科班制、苏联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大多以培养舞蹈表演人才为己任,或强调对知识技能的灌输,或轻人文素质、综合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舞蹈教育实质仍是一种职业层次的专才教育、模仿式教育。而吴晓邦早在五、六十年代的“天马”中就提倡自由、个性、创新,人的全面发展,与通才教育强调“普适化、综合化、基础化、自由化和人文化”的理念颇为近似,更与以人为本、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相一致。因此,面对当前舞蹈专业分工过细,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技法纯熟学养不深”等种种尴尬,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传统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融合,注重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实现单一型、模仿型的舞蹈技术人才向“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创新型舞蹈艺术人才转变。在课程设置上,“天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给与我们有益启示。当前高等舞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技能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失调,只强调本专业舞蹈技能的学习,缺乏跨专业、跨学科知识的积累。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高等舞蹈院校应适度精简技能课程,加强与舞蹈学科相关的人文课程设置,凸显课程的综合性、文化性、创造性。如进一步开设相应的舞蹈即兴、形体节奏、舞蹈创编等实践课程,中外舞蹈史、舞蹈批评、拉班舞谱与动作分析等理论课程,哲学、美学、文学、民族学、社会学、文艺理论等人文学科公共课程,音乐欣赏、美术鉴赏、诗歌赏析、戏剧表演、视觉艺术、舞美设计、演出策划、演艺经纪等艺术选修课程,教学实习、演出、舞台制作、采风、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课程。适时邀请各类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依托人文资源开展文化艺术观摩,致力于学生舞蹈艺术修养、文化素养、创造力的全面提升。此外,还应注重学风、校风、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相关“隐性课程”建设。如“天马”中,吴晓邦注重环境美对人性情的陶冶,“提倡创造‘整齐、典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制定出人性化的作息制度、管理条例,以此促进学生优良品质、习惯、价值观的养成。科学研究表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等重要,它以内隐、弥散、持久的方式对学生情、意的培养产生积极效应。高等舞蹈院校应优化整体育人环境,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在教学内容上,以往教学偏重于单一模仿式的技术技巧训练,忽视对身体表现力的开发,亦缺乏建立在身体教育之上的智力、道德、情感、人格培养。重提“天马”“呼吸、节奏、想象”贯彻下的身体训练、开发创造力的创作训练、身心一体化的人格教育,有助于改善当前舞蹈教学中的不足。如在形体训练中进一步贯穿呼吸、节奏教学,调动学生身体的神经末梢,唤醒学生的心灵,使身体呈现丰富的生命意蕴。融入身体即兴、环境舞蹈、肢体开发、舞蹈治疗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与身体的对话中发现自我、了解自我、体验自我、表现自我,完成自我修缮,同时理解他人,学会关心、合作,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增加设定主题、情境或自由命题的舞蹈创作内容,使学生探究人与周边环境关系,洞察社会发展问题,思考生命意义,进而开发创造潜能,实现技能与智能的发展。在教学方式上,应注重“开放性”与“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赋予学生充分的民主,通过引导、启发、鼓励等方式,变闭门造车为开门造车,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尊重生命差异、关怀生命成长、保护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在探索、发现、感知、判断、体验、创造中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反思。
(二)“工作室体制”教学模式启示在教学模式上,吴晓邦带有导师性质的工作室制教学,也应成为当代舞蹈教育发展的独特模式。将小型轻便、机动灵活、科学高效、凝聚力强的工作室体制引入高等舞蹈教育体系中,形成专家、教授、编导带头的师资团队,开展以艺术实验为主的教学、创作、演出、科研活动。如通过小组合作、团队讨论的方式进行舞蹈研究性学习,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剧目创新与跨舞种合作,肢体即兴、环境舞蹈、多媒体舞蹈等专题实验,舞蹈与音乐、科技、戏剧影视、艺术设计的跨界合作。通过创建校内长期固定的工作室与定期引进校外艺术家的短期流动工作室项目的双轨体制,使工作室成为民主、互动、开放、共享的教学、表演、创作、交流平台,产、学、研的孵化器,舞蹈人才对外的窗口,专业实习的场所,走向社会的桥梁,以此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团队协作性,在经验分享、头脑风暴、集体智慧的动态过程中实现艺术创造。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当代高等舞蹈教育只有在人才培养上先解决舞蹈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再解决其作为一名合格舞蹈人才的全面发展,转变狭隘的专才、应试、模仿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将舞蹈教育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作者:袁艺单位: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