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舞蹈档案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舞蹈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资源。文章阐释舞蹈档案的内涵,总结分析当前我国舞蹈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抓住发展机遇、优化舞蹈档案馆藏内容、建立舞蹈档案协同管理机制、健全舞蹈档案开发利用体系和推进舞蹈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新时代舞蹈档案工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舞蹈文化;档案工作;发展对策
一、舞蹈档案的内涵
舞蹈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活化石,以独特方式保存和传递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1]舞蹈档案是记录舞蹈艺术的载体,既包括与舞蹈直接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也包括文艺界对舞蹈的理解、认识和评价等资料,具有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管理特殊等特征。从载体形态来看,目前常见的舞蹈档案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一是舞蹈及相关艺术书籍资料,主要有戏剧、歌剧的剧本,舞蹈艺术家的自传及著作手稿、笔记,舞台设计原图以及时尚、民俗研究资料等。二是舞蹈声像资料,主要有绘画、雕塑、照片、海报、剪报、数字媒体资源(包括DVD、数字出版物等),以及含原始乐谱在内的舞蹈音乐。三是舞蹈实物,主要有原始戏服、舞蹈面具等。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舞蹈档案是以文字、照片、绘画、雕塑、数字媒体以及相关实物等形式,记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舞台舞蹈及其相关艺术的各类信息资料。
二、我国舞蹈档案工作的现状
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方法,对我国舞蹈档案工作整体状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开展抽样调查(主要以湖南省为例),以电话访谈、实地考察和同行交流等方式,对舞蹈档案尤其是少数民族舞蹈档案的保存和利用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和认识现阶段舞蹈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情况
(1)舞蹈档案的保存方式目前我国舞蹈档案的保存机构主要有学校及政府文化部门的综合档案馆、地方文化艺术中心、歌舞剧团和图书馆等。它们以文字、图画和影像等形式保存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著名编舞家及舞蹈家的作品。这些舞蹈档案多以纸质文本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视频资料。全国各地还有很多舞蹈档案以其他方式分散保存在自然界和民间,像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地壁画中的飞天,这是以壁画形态存在的。民族舞蹈多在民间流传,有的已被列为非遗舞蹈,这是舞蹈的“活”档案,也是一种特殊的保存方式。(2)舞蹈档案的保存现状从机构收藏情况看,有关舞蹈艺术的影像资料、服饰、遗留物品,舞谱、电影舞剧艺术片、舞蹈音乐手稿等,都成为保存的档案资料。各机构对馆藏舞蹈档案分类归档,有文字性集体舞蹈艺术档案、舞蹈演出照片档案、个人舞蹈艺术档案、录音录像档案、地方戏曲脸谱实物等。在这些常规舞蹈档案之外,个别单位还结合所处区域文化艺术,保存了舞蹈绘画、雕塑类的特殊档案。民族舞蹈或非遗舞蹈成为部分机构舞蹈档案的保存特色,民族舞蹈展相关的模型、图片材料及记录也成为一些机构的馆藏,并作为永久性展品展出。在保存手段上,一些新技术得到初步应用,纪录片、电视、三维动作虚拟技术等正在与舞蹈档案保存实现无缝链接。如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的艺术档案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珍贵的川剧舞蹈音像资料进行数字化保护和整理,建立“已故川剧名家影像资料数字化保护”资源库。[2](3)舞蹈档案的利用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喜爱舞蹈的群体逐渐增多,舞蹈的社会功能更加多元化。一些艺术中心、歌舞剧团利用收藏的舞蹈档案,编制或创作舞蹈节目,把古典舞蹈、民族舞蹈等重新搬上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欣赏舞蹈艺术的需求。一些舞蹈艺术家或爱好者,根据舞蹈档案资料,创作出新的广场舞、街舞,成为群众乐于接受的自我娱乐和锻炼身体的艺术活动。一些学校挖掘舞蹈档案,改编为学生的文体教材,如内蒙古通辽地区多所中小学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代舞”改编为课间操。[3]全国多个地区尤其少数民众聚居地区开始重视对“活体”舞蹈档案的挖掘,为传统舞蹈注入新的生机,如主要流传于湖南等瑶族聚居地区的瑶族长鼓舞,现在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舞蹈。
2.存在问题
由于舞蹈本身的特性和人们对舞蹈档案保存认识不够,导致我国舞蹈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1)舞蹈档案数量少而分散目前缺少专业化的舞蹈档案馆,绝大部分省市和地区的舞蹈档案处于分散管理状态,集中保存下来的舞蹈档案资料类型和数量少,同一舞蹈作品资料收藏不齐全的现象也较为突出。而欧美一些国家注重舞蹈档案的集中保存,保存的内容也很丰富。如法国的国际舞蹈档案馆、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的莫罗达舞蹈档案馆都是著名的专业舞蹈档案馆。(2)舞蹈档案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据笔者调查,很多机构收藏的舞蹈档案载体形态多样、规格多种,舞蹈展作品模型、原始戏服等实物馆藏尚未完全数字化,同一舞蹈作品的相关档案以多种介质存在。一些数字影像类舞蹈档案单列卷宗,未纳入机构的业务管理系统,不利于网络传输与共享。(3)舞蹈档案工作协同合力不足舞蹈档案的价值是潜在的,具有知识隐蔽性和载体特殊性,若没有多方的协同合作,很难将某一类或某一舞蹈作品资料收集齐全。目前一些地区的舞蹈档案管理机构、社会组织之间协同联动不够紧密,制约了舞蹈档案的系统化管理进程和开发利用。
三、舞蹈档案工作的发展机遇与对策
1.发展机遇
中共五中全会提出到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也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舞蹈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离不开舞蹈档案工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舞蹈档案的收集整理、有效保护和再利用提供法律保障。其中第十三条第四款规定:反映历史上各时期社会历史面貌、文化习俗的材料,应当纳入归档范围。[4]这有利于我国舞蹈档案的科学归档和长期保存。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知识信息的记录载体、保存和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新技术已被应用到档案工作中,这将为舞蹈档案工作注入新动能。舞蹈档案工作应抓住发展机遇,加快舞蹈艺术资源收集整理、保存与开发利用。
2.对策建议
(1)优化舞蹈档案馆藏内容要加强对现有区域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系统梳理与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艺术机构和档案馆要从舞蹈产生的源头开始,不断拓展舞蹈档案的收集路径,丰富馆藏内容。一是加强与舞蹈艺术界的联系,扩大馆藏来源。主动与舞蹈艺术中心、歌舞剧团、舞蹈家及编导对接,通过采访、复制、录制等方式,收集原创舞蹈的第一手资料或舞蹈表演作品,及时整理加工,以合适的方式保存。如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主动与艺术家对接,先后获赠上海师范大学舞蹈艺术名家郑慧慧的手稿及其收藏的1份中外舞蹈说明书、作曲家龚天鹏的《启航》创作手稿与演出视频。[5]二是制定舞蹈档案拯救计划,保护区域性舞蹈资源。相关机构应安排专人调查掌握本地区的舞蹈艺术情况,通过口述记录、现场录制等方式,积极抢救一些老艺术家遗存的舞蹈资料、散落在民间的非遗舞蹈和特色舞蹈艺术资料等。如商丘市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到所辖县市舞蹈流行区域采访民间舞蹈艺人,对采访的内容与过程用录像或照片等方式进行记录和保存。[6]三是动员社会捐赠,扩大舞蹈档案收集范围。通过各种媒介宣传舞蹈档案保存的社会意义,呼吁更多艺术家和从业者提高舞蹈艺术文化传承和共享的意识。鼓励他们把自身创作、表演的舞蹈作品的档案或收藏的舞蹈作品档案捐献给档案管理机构,成为可共享、可再用的资源。如甘肃文化艺术档案馆坚持通过主动参加文旅系统重大活动和重大演出,稳步开展舞蹈档案征集工作[7]。四是重视舞蹈档案入藏的完整性。收藏单位应按照《艺术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遵循舞蹈艺术材料形成规律,较为齐全地收集相关资料。在舞蹈档案搜集和征集过程中,对于某一类舞蹈、某一个舞蹈作品及其相关艺术的直接资料,尽可能全面收集和保存。同时要把舞蹈道具、舞蹈演出招贴画、观众赏析材料等派生资料都纳入馆藏体系。(2)建立舞蹈档案协同管理机制我国舞蹈档案体制机制建设上还存在明显短板,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尚未建立专业性的舞蹈档案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若想尽快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建立相应的协同机制,促进业界合作,发挥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的作用,实现对舞蹈档案系统化管理,扩大舞蹈档案的社会效益。通过协同管理减少档案机构、舞蹈团体、舞蹈艺术家等组织或个人之间的隔阂,形成共同维护舞蹈档案资料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的积极氛围。鉴于当前还没有专门舞蹈档案馆,同一个地区的舞蹈档案收藏机构要强化合作,探索本地区舞蹈档案尤其是民间特色舞蹈档案联合存储和共享服务的新路径,建立有地方特色、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舞蹈档案馆藏体系。另外,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等全国性或区域性专业组织机构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着手构建满足社会大众文化需求的专业性舞蹈档案馆,尽早改变我国舞蹈档案管理的分散状态。(3)健全舞蹈档案开发利用体系新时代舞蹈档案工作既要提高“藏”的能力和质量,同时要为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艺术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用”的思想意识,逐步完善舞蹈档案开发利用体系。在有计划开放舞蹈档案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艺术档案信息资源,配合业务部门参与舞蹈艺术生产和文化交流活动。与本地区或跨省市的档案馆、学校、歌舞剧团、民间团体等群文组织或个人联合,建立舞蹈档案编研、舞蹈作品展陈等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创新舞蹈档案的开发利用方式,使雕塑、版画等各种载体的舞蹈艺术资料都能得到有效利用。(4)推进舞蹈档案信息化建设舞蹈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化将助力舞蹈档案工作转型升级,改变舞蹈档案的管理模式,切实提升舞蹈档案事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现舞蹈档案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管理,增强舞蹈档案的利用价值。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快舞蹈档案资源数字转化的步伐。详细梳理馆藏舞蹈档案资料,按照最新的数据格式,将手稿(舞谱)、演出照片等纸质舞蹈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相应视频数据库;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以传统磁性材料保存的口述记录、实体影像等舞蹈档案转化为新型的数字档案,提高影视档案的占比。二是充分整合舞蹈档案的数据内容。舞蹈档案管理机构要积极引进或开发适合舞蹈资料保存的自动化集成管理软件,通过高质量专业化数据库管理技术和方案,对数据内容予以整合,提高舞蹈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例如,应用动作捕捉技术对某些非遗舞蹈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和传播,以数字形态将其复原、再现和保存。[8]三是创新舞蹈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和传播利用方式。流媒体的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在网络上欣赏舞蹈作品,今后更多的舞蹈档案将以流媒体形式保存和传播,也将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因此,要利用音视频技术及网络技术解决舞蹈流媒体的制作、、传输及播放等问题。同时,实现数字化舞蹈档案的云存储,提供更高程度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开展新媒体服务,加速舞蹈档案信息资源流转,提升舞蹈档案的社会化服务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化舞蹈欣赏和创作素材。
作者:吴骏 单位: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