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东西方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文化是影响一个社会的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创造力产品是衡量创造力的重要指标。文化透过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创造力产品的种类和性质。本文对东西方文化下的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创造力产品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文化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产品;文化
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产生具有新颖性(即独创性和新颖性)和适用性(即有用的、适合特定需要的)的工作成果的能力。文化在创造力导向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除把它导向一定的专业和社会群体之外,文化还可能影响整个创造性活动的水平。其中之一就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各有特点。创造力产品是用来测量创造力的指标之一。马肯农认为:“出发点,亦即所有创造力研究的基石,就是分析创造性的产品,确定是什么使他们区别于其他普通产品的”[1]。伦克指出,对创造力产品的分析或许会涉及由发散性思维测验和成人评价量表在心理测量的质上不一致状况引起的测量问题。大量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与马肯农和伦克一样相信创造性的产品的重要性[2]。创造性产品常与相关的人格特征、动机以及社会环境相结合来考察。这里,我们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从而分析比较不同社会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
一、文化与创造力产品
1.文化
创造力不是出现在真空中的。当我们研究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创造性产品或者创造性活动的时候,我们常常忽视了环境或社会背景,去掉了创造力所存在的情境。然而,环境总是存在的,并且对创造力表达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文化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尤为重要。文化是指一个特定人群所共同享有的系统,它包括认知、行为、风俗、价值观、规则,还涉及一群人与他们的社会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符号系统。文化能被学习并在社会上代代相传[5]。
2.创造力产品
创造力常被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可见,个人的创造力通常是通过进行创造活动产生创造产品体现出来的,创造力产品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能够满足研究者所觉察到的一种外部评价标准的需要。然而,尽管人们普遍承认创造性产品的重要性,而且关于创造力产品的理论思考也在几十年间成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创造性产品评价的心理测量研究却出奇的有限[1]。也就是说,暂时还没有判断创造性产品的一致性的标准。
自从Guilford(1950)令创造力受到美国心理学者的重视之后,创造力在心理学界日益受到重视。创造力反映了人们行为的重要方面,几乎与各行为领域相关(例如,艺术的、科学的、经济的、宗教的,日常领域)。这里,我们所比较分析的创造力产品是指在社会历史中有着较高的社会评价的成果,是一个社会群体乃至整个世界所公认的有价值的产品。是在东西方社会中存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的产品。
3.文化与创造力产品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力是由创造力所赖以生长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反映在创造力产品上就是,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创造性的产品会出现在哪个领域,社会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知识及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例如,如果宗教信仰排斥一个专业领域,那么这个领域上的产品将不能发展出有创造性的产品;文化也可以通过提升其价值和重要性来提高或降低某个领域出现创造力产品的概率。例如,国际象棋在冰岛得到高度评价,甚至被推崇为创造性的表现,那么一个有潜质的棋手是不太可能被埋没的;文化投资于艺术或是科技都会促进这一社会领域的创造性产品的出现。例如,15世纪的前25年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雕塑、绘画和建筑方面创造力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独一无二性。正如奇可森特米海依所指出的:“正是因为整个共同体都深深的卷入到创造性活动中,才使文艺复兴成为可能。而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而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精心策划的一个有意识的政策。[6]”
二、东西方文化下的创造力产品比较分析
正因为文化对创造力产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就东西方社会下的两个领域的创造力产品进行比较,即:艺术创造力产品和科学创造力产品。从而分析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产生创造性产品的异同。
1.东西方文化下的艺术创造力产品比较分析
艺术所包含的范畴非常之广,历史上的著名艺术作品数不尽数,而且有很多作品曾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至今仍然影响广泛。我们分别就其中的文学和绘画领域进行分析比较。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的一种艺术。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此时,按照文学的起源相近和风格类似之处划分,世界文学就可大致分为东西两派。而在情感文学作品方面,东方的表达方式大多以含蓄的方式为主。例如《红楼梦》中对于表赠定情之物的描写。这种“欲说还休”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戏曲《牡丹亭》、《西厢记》中也可窥见一斑。西方的表达方式是直白而热烈的,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文学方面,中国人经常会以意会、暗示等方式去表达,造成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美感。西方人则更喜欢用直观性的表达。钱钟书先生曾将中国的古诗歌与西方的长诗对比,发现中国古诗只有寥寥数十字,但在意境的表达方面更胜一筹。这与东西方文化下的表达方式有关。
另外,西方的作品中展现个人奋斗和个人主义精神的居多。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哈姆莱特》。而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众多的典型形象中,最突出的是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卡门坚持的绝对自由和对社会的反抗。萨克雷《名利场》中的主人公蓓基.夏泼.于连身上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等。而东方文学作品多数是展现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讲求社会健康、和谐、进步[7]。创造力可能会受到文化特征的激励或者阻碍,比如通过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的倾向,或是对要求顺从和传统的价值观[8]。个人主义的文化,将个体定义为独立的。例如,美国和马拉西亚的学生在表达他们的独特性上的要求存在区别,要求与众不同依次与“稀有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责任,合作,义务和圈内权威的认可。像中国大陆和台湾文化,将个体定义为在一个社会环境(如家庭)和与之相关的道德责任之内的[9]。
自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前384-前322年)的古希腊时代和与之相近的孟子(前551-前471年)的战国时代,即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东西方的绘画就开始出现差别,各成体系,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绘画注重明暗塑造物象的立体感,借透视传达物象的空间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则注重以线条表现平面物象的本质特性。
Weiner(2000)观察了中国绘画的空白的美学特征,其中“留白”空间是卓越和有价值的。这一美学特点强调了创造过程中与环境综合和协调,与西方绘画中人物特点的突出形成对比。简而言之,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创造价值更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与自然的和谐[11]。Li(1997)提出,东西方艺术创造力可以由两个根本上不同的传统,横向的和纵向的。在横向传统上,西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艺术目标、方法和体系的修正甚至是本质上的改变受到很高的评价,并被认为是创造性产品(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被认为是绘画的突破)。尽管如此,在纵向传统上,东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与儒家学说相一致,艺术创造力以对之前的重新诠释的形式得到表现。艺术家在努力建立自己的风格上是完全尊重传统。中国艺术家通常不会偏离他们已有的主题,他们试图发现一个空间来表达对自己特点和独特性的需要[12]。可见,与西方的创造力相比,东方的创造力的观点强调对之前的重新诠释、心灵内部的过程和与环境的综合。
对于绘画主题来说,西方的以基督教为主,故在圣经主题的表现下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绘画家。这表现出了文化对于艺术的推波助澜作用,一种文化在社会上的地位决定了某种形式的艺术有多大的影响程度和多强的生命力。东方人对于神话的信奉也由此引出一批具有独创性的绘画作品。这是与宗教密不可分的。
2.东西方文化下的科学创造力产品比较
科学一旦作为系统的要素进入作为高层次的文化之中,即被后者包容在内,而且要遵从文化的制约和引导[13]。文化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影响东西方科学创造力产品的:其一,文化通过引导科学创造力产品的方向来影响创造力产品的种类;其二,文化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影响科学创造力产品的发展。
西方的科学传统不以实用作为最高目的,而是以追求真理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传统下的创造力产品也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希腊自14世纪出现了“惯性原理”、“动量概念”、“落体定律”、“解析几何”等的萌芽;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先后提出了元素论、古代原子论,创立了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模型,构建了以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为标志的公理化体系,形成了以演绎为主的形式逻辑体系。而在中国古代大都是以实用科学为特征的技术成果。这些创造力产品体现了东方文化下的特色。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帝尧时代已经规定一年为366天,商代(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的天干地支记日法、西周时期(约前11世纪-前771)的月旬日时的划分等。在宇宙体系研究方面,从公元前五世纪出现盖天说到张衡(78-139)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天文学说。在数学方面,圆周率的计算、勾股定律、方程求解等领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这是由于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表现在作为系统的文化对作为其要素的科学的属性、功能或“随机涨落”进行选择,使之朝着有利于自身稳定及进化的方向发展[13]。“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最普遍的治学原则、治学动力和治学态度。单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智力活动不可能鼓励研究者力求对技术或技术操作进行进一步的理论解释。另外,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对科学理论研究的社会化、制度化的鼓励机制。与古希腊社会把大批高智商的智者吸引到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情况不同,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场成为广大第一流学者的吸引中心[14]。这正如JeffreRoyed在解释中国科学和希腊科学的差异时所说的“对抗”和“权威”:“希腊科学家通过在公开的辩论中取得胜利来获得声望,因此在哲学学派、医学学派中失去声望是很痛苦的,在中国也有辩论,但是皇帝往往只对那些有用的感兴趣,像有助于农时的历法等,所以在中国的科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框架就是是否对国家有利,显然这是一种实用导向。[15]”
在西方科学传统中数学一直是最受重视的领域之一,科学理论中的逻辑关系总是以数学化为其创造力产品的完成形式。西方科学的数学-演绎方法传统从希腊科学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科学。欧几里德(约前330-前275)的《几何原本》完整演绎了科学的数学理论。阿基米得(前287-前212)的《论平面上的平衡》导出了“杠杆原理”,在《浮力论》中以数学的严密性论述了“阿基米得定理”及流体静力学问题。在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的落体定律等都有数学化表达。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的宇宙模型都是含糊的、比喻性的、假设性的、无法否证的或哲学性的东西,根本没有做到量化或数学化。《易经》中的八卦常被说成是电子计算机中二进制的最早形式,但是如无莱布尼兹(1646-1716)的二进制,八卦本身就不可能被解释为与数学上的二进制有什么关系,也不可能为电子计算机所利用。
这是因为,从东西方科学史看,东西方科学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同[14]。在希腊科学中,希腊人不仅把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而且在研究其他科学和哲学时始终把数学当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柏拉图那里,数学被看作是演绎体系,而宇宙整体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构成的。而中国的科学叫“格致”,中国“格物致知”中的“物”并不是指物质的物或万物的“物”,而是作“事”解。这个“格致”的对象和“格致”的范式(科学范式)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古代学者倡导“用心悟道”、“心包万理”,而不是锻造思维的工具和手段[16]。
三、结论
可见,由于以上这些差异的存在,致使东西方文化在创造力的各个领域产生着各不相同的作用。通过人文、地理、环境影响创造力的基础领域;特定文化的兴起又会引领特定领域创造力产品的兴盛;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对东西方社会的绘画,建筑,文学创造力作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形式,种类和风格;民族精神影响着文学创造力作品的表现思想和写作手法;不同的文化底蕴也对创造力作品在最求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着不同的影响;宗教的作用使得一些领域的创造力作品层出不穷,而另一些领域却受到极大的限制。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Mackinnon,D.W(1978).Insearchofhumaneffective-ness:Indentifyinganddevelopingcreativity.Buffalo,NY:CreativeEducationFoundation.
[2]Taylor,D.W(1960).Thinkingandcreativity.AnnalsoftheNewYorkAcademyoftheSciences,91,108-127
[3]罗伯特.J.斯滕伯格.创造力手册.第一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7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