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英美文学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英美文学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英美文学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断的在理智与情感上剖析自己,充满了个人情怀,而且还带着一种理想主义,最后去追寻的是灵魂式爱情,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女主人公,考狄利亚公主善良、孝顺、诚实,有人生追求,相信有真理存在;苔丝蒙蒂娜纯真、真诚、忠贞,对丈夫一心一意,善良宽容;奥菲利亚纯洁无瑕,对爱情专一,无法承受打击,易受伤害,是封建家长专制爱情的牺牲品,是阴谋的无辜牺牲者,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正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达。强烈的反抗精神。反抗精神也是英美文学作品在描述女性形象时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如《托斯卡》中的托斯卡,为了艺术,为了爱情,在与世俗不断地反抗,她是女艺术家,为了画家爱人而去刺杀警察局局长,最后因警察局局长的失信,她的爱人死了,最后她跳下高楼殉情,通过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与世俗强烈对抗。《茶花女》中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为阿尔芒的爱情感动,与阿尔芒同居乡间,阿尔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假意移情了,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她一病不起,含泪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虽然大部分女主人公是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但这正是一种反抗意识的强烈表达。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体性的表达及构建

在19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史上迎来了“女性小说家的时代”。因此,在一些作品当中,细节描写如一个举止或者动作都有很深的含义,细致地刻画着当时的女性形象。如(英)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简•爱、(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的斯佳丽、(英)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美)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中的德拉等,我们在阅读这些英美文学作品时会发现,作品中环境的衬托描写反映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对话中获得信息,包括当时的情绪、表情、语调,这些可以反映人物在遇到事情时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品行、心机、胸怀等,指引着作者对人物塑造的方向。因此,要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女性人物形象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下面我们通过几点来阐述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体性的表达以及构建。

首先,要想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必须具备对女性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明确她们存在的价值,那些带着作者感情的精灵,比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D•H•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极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或许在小说中,有些女性人物只是无中生有的,但是作者创造她们的意义在于,那些女性人物、那些特定时期特定的心理都是反映社会的,都是社会的缩影,所以,英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她们或许不真实,但是她们反映了社会现实,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线索。

其次,女性虽然在家庭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在事业中仍是“巾帼不让须眉”。在一个时期内,谈到女性主义,就必然要谈到家庭关系,当时的英美国家,女性主义已经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女性已经获得了一些权利,但这些权利在当时的男权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女性已经不单满足于物质,精神上的空虚是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男人可以出外工作赚钱,女人一定要整理家事的观念引起了女性的强烈反抗,在男人为自己对家庭提供了物质供给而沾沾自喜时,女人早已经不满足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女人也该走出去,利用自己的智慧,打造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也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的主体意识的直观表达。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时代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分析女性人物形象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透过女性人物去体会一个时代的强音。一个能让人记住的英美女性人物,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而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能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一部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为了展现一个社会的多层面,为了让今天的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去走进历史,回顾过去,更深地去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

最后,处于社会环境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的主体意识在矛盾中得到进步与发展。通过阅读英美文学、比较文学,会发现女性主体意识的表达是作品最大的外延,没有直接交流的文学文本或理论,对中国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达同时也旁系着中国的主流,其中,接受研究就是研究英美文学中反映的跨学科研究,如文学与宗教、哲学、民俗、女性学、天文学、医学甚至数学等的关联性。文学作为一项学术性较强的学科,当然,在外国文学史璀璨的文学长廊上并非只有19世纪的英国出现了女性形象,只是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对于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喜爱文学的人去深刻研究的。如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格林童话中嫉妒白雪公主的皇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里的重要人物海伦以及希腊神话中的众多女性形象等,都值得我们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必然走向

曾有人这样说过:没有女性便没有文学。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作者认识自己人生价值的固有思维定式得到诸多男性作者的认同,大家都热情描写女性,关切妇女的切身问题。的确,在世界文坛上,在古今中外作家的心灵和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占据了重要地位。在19世纪以来的英国现代小说中,女性,尤其是知识分子女性数量较多,有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而在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得到嬗变、演进,她们在文学史上呈现出渐变的轨迹。在这里我们以《简•爱》为例,《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他们两个是互相吸引的,首先正视自己内心所向的是男主人公,但他不知道女主公有没有同样爱上自己,所以,男主人公故意在女主人公面前说他要结婚,女主人公就急了,终于说出她爱他,到了结婚当天,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女主人公悄悄离开。过了不久,男主人公家失火,一段时间后,女主人公无意当中知道男主人公因救火而残废。这时,女主人公才真正正视心中所向,衡量后,她决定主动去找男主人公,说她要留在男主人公身边,那时,男主人公不想耽误女主人公而叫她离开,但女主人公当时说:“我现在已经有钱了,是一个独立的女人了,我想上哪就上哪,想在你家附近建房也是用我的钱……”后来,故事以一个美好的结局收尾。在作品中作者对英语语言的运用与她对英美两国生活的熟悉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下,人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为了情“生者可以死,死可复生”的想法。作品中的简•爱是个性解放和对爱情自主追求的真正代表,并且她最终取得了胜利,唱出了当时社会女性主义反抗取得胜利的凯歌。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了解英美文学,就要解读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而要了解这些女性形象,则要根据人物的处事方式的差异、小说中其他角色对她的评价及态度、作者对女性形象的感情偏好来综合研究,并结合当时的英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快速了解文学发展脉络,进而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

作者:党玲刘亚欣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