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学教学中的德育论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推卸德育的职责,逃避德育的困难有些教师虽然能够从理论上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却推卸应该承担的职责。其理由无非是学校里有专门的德育课,有专职的德育教师和专职的辅导员以及专门的学生管理和服务机构,那么其他教师只要教好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就行了。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其实并非不关己。还有的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尝试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品德教育,但面对德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们常常是半途而退,不能持之以恒。
无论哪种情况,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不健康的思想倾向,缺乏警惕,听之任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关键时刻迷失方向。其后果是严重的,教训也是惨痛的。社会上那些骇人听闻的事例且不说,就说学校中每学期结束的考试,总有学生违纪甚至与监考人员发生冲突,一份份通报批评代替了文化课成绩单。这样的“教育成果”难道不令人反思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学校的工作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就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这个道理再清楚不过了,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没有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造福人类的人,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严重失职。因此,明确使命,调整心态,把德育摆在育人的首要位置,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德育是塑造学生的心灵,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德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必须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总的原则是潜移默化,切忌空洞说教。可采用的方式方法很多,仅举三例如下:
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教师首先要有时间观念;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教师更要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言不由衷的说教不足以慑服他们,而率先垂范则令他们信服。为师者,其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
由教学内容自然引发文学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古今中外文学史、文学思潮以及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文学课还肩负着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教育熏陶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具有高尚人格的任务。可以说,用文学作品进行品德教育,材料是极其丰富的,随处可见。只要教师有意识地适当地加以引发,就可以由文学知识传授进一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比如,讲鲁迅的《伤逝》,可以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分析子君、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鲁迅“人必生存着,爱才有所附丽”的思想,这对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样,在讲授《荷马史诗》时,可以将特洛亚的两个王子进行比较:弟弟帕里斯爱情至上,哥哥赫克托耳胸怀国家、人民;帕里斯为海伦引发了毁灭祖国的战争,赫克托耳为保卫祖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使学生不禁思考国家与个人、责任与情感的关系问题。在影片的具体情境中,对于赫克托耳质问弟弟“你爱海伦,那你对父亲、对国家的爱又在哪里?”的这句话,每个同学都会引发共鸣,那是掷地有声的道理,而不是空洞无力的说教。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文学史上灿如星辰的作家,永垂青史的不仅是他们的艺术成就,还有其卓越的人格光辉。屈原的爱国、杜甫的忧民、陶渊明的超然、苏轼的旷达、刘勰的笃志好学、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等等,永远都在激励与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磨练坚忍不拔的毅力,做一个顶天立地、与日月争辉的大写的人。
由学生思想实际展开教师要教育学生首先要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摸准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学名著虽然是经过时间长河筛选出的优秀作品,但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有些名著今天的大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隔膜的。在教学中努力联系学生实际非常必要。学生思想实际有的表现在课堂上,有的藏在心里,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积极去了解未表露的,同时又要及时抓住课堂表露的。有一次,在讲授但丁《神曲》时,一名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公然带着挑衅的口吻说:“惩罚是没有用的”,显然他是针对一些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行为。任课教师没有责怪他打断讲课,而是抓住这个契机,让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对于不遵守纪律、法规的人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认为不该将不守纪律的学生赶出课堂;有的主张惩罚;还有的认为应该等待学生日后的醒悟和追悔等。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意见的碰撞,学生们对自由与纪律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接下来,任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但丁通过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设置来表达人类在理智、仁爱、信仰的指导下悔过自新、达到至善至美境界的主题思想。学生自然会将自己的思考与但丁的思考想对照,既很好地理解了但丁的作品,又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在讲到歌德的《浮士德》时,我们针对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的题目只有一个,即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是不署名的问卷,学生们写上来的奋斗目标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诸如有车有房,有自己的公司或工作室,和心爱的人到世界各地旅游,从事慈善事业、帮助贫困的人等等。这个讲课前的调查既使教师了解学生,又促使学生严肃思考。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之后,我们进入讲课环节,引导学生考察浮士德的人生轨迹,思考浮士德为什么在知识、爱情、政治、艺术领域都无法得到满足,又为什么在带领人民改天换地的事业中发出“你真美,请停留”的呼喊。在理解浮士德这个人生永恒的探索者之后,我们又将浮士德的积极的人生观和魔鬼的虚无的人生态度进行对比,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成为造福社会的有用之才。一名教师,只有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才会真正重视德育;只要真正重视了,就会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虽然品德的培养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见成效的,也不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做了,自然就会有成绩的。
《人民日报》社论曾以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德与才的关系做了精炼的概括:“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3]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铭记这段话,它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学校这所造就人才的加工厂,必须要生产正品而决不能出危险品。青年是祖国未来,一代青年素质如何,在于教育,在于教师,教师要不负人民的重托,不辱神圣的使命。
作者:陆明闫冰李松石单位:鲁迅美术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