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戏曲内容改变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戏曲内容改变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戏曲内容改变管理

试图从内容与形式的变革这一角度对戏曲的现代化进行一些阐述与分析,对当代戏曲如何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一、内容变革方面: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

卡西尔说过:“戏剧艺术是从一种新的广度和深度上揭示了生活:它传达了对人类的事业和人类的命运、人类的伟大和人类的痛苦的一种认识。”只有反映生活,反映人性的艺术,才是经久不衰的艺术。《梁山伯与祝英台》如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亦如是。成功的戏曲作品必须能够体现当代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能够塑造出洋溢着本民族优秀品质,闪烁人性光辉的人物形象,能够发掘并突显出时代的伟大精神。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的戏曲艺术,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必须与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休戚相关。

反映现实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优良传统,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戏创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诸多大胆的探索,众多戏曲人通过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思考,试图清晰地把握住生活的深刻内涵。当代戏曲改革,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已经有半个世纪,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实现戏曲现代化,而现代戏则是戏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试金石。然而尽管早在1951年5月5日总理便签署了《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戏曲改革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是现代戏无论从剧目数量抑或从总体质量上讲还是不能与传统戏曲相媲美,比之新编历史剧的成就也有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与新编历史剧相比,现代戏在题材选择、主题开掘以及舞台表现方面,都还缺乏更大的突破。故而我们所说的协调统一发展即是说要创作出新编历史剧的精品,同时更应该努力发展现代戏,尤其是要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戏创作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一时期的作品生活基础丰厚,真实感和时代性强。像《榨油坊的风情》《土炕上的女人》《迟开的玫瑰》等一批现代戏都通过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新时代的新变化与新风尚,它们颂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之下的美德,在观众心中唤起的是一种共同认可的内心期待,因此取得了社会各个阶层观众的广泛认可。然而,这些作品与时代和观众的要求还显得太少太少。

如何创作出更多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使得当代戏曲真正走近民众,笔者以为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

从戏曲发展的源流来看,戏曲就是反映普通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生活,所凸显的就是普通民众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观念。正因为如此,对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创作来说,必须把握一个根本。这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反映民众的生活与情感。在戏曲舞台上,任何一部具有生命力的剧目,无论题材如何,无论是涉及家庭伦理还是社会问题剧抑或别的题材,只要它是能够真正让观众体会到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他们真切体味到人生百态,使他们获得感动,这样的艺术作品就一定是能够立得住的经典剧目。

因此,笔者以为,今天我们弘扬戏曲文化,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现代戏的创作中,现代戏可以表现新的社会变迁,可以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重大的政治事件以及好人好事、英雄模范人物等新闻时事类的内容,但一定不能够是简单的说教,也不仅仅是把它变成歌颂好人好事的载体。否则一大批以歌颂为主旨的现代戏创作随着时间的推演便会失去应有的活力,最终却难以让观众有真正的亲近感。难以使观众有真正的情感认同。

第二,如何让新编历史剧与现代戏的内容表现更为丰富,应当成为改编的一个重要思路。

每一部传世的名著都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对名著的改编与再创作可以赋予这种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新的生命,使传统焕发青春。在中国戏曲史上有影响的经典戏曲作品,其中不乏是改编之作。

不过,在改编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移植,要注意一部作品是否适合改编。例如,京剧《雷雨》改编自曹禺的同名话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曹禺作品中最适宜改为戏曲的。京剧《雷雨》改编的特点是突出创新,然而它并不影响原著如刀刃般在观众心头划落的悲剧精神,它完全没有削弱或者歪曲原著。戏曲要唱,不能不大量缩减原著篇幅。却仍然显耀着原著的丰富内涵。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改编,京剧《雷雨》改编的创造性还在于没有沦为话剧与唱的简单相加,而是使之成为地道的京剧,该说的地方说,该唱的地方唱,饱含着京剧的风格韵味。这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代戏曲要取得突破,戏曲本身所蕴含的地方文化色彩(从语言到举手投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容易获得观众认同的因素。京剧《雷雨》之所以能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得益于剧本的文学内涵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高度结合。

第三,在原有的艺术母题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使新时期的观众能够获得更为激荡的生命体验与文化认同。

创新不仅是戏曲艺术发展的标记,更是其存在的理由,戏曲的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在保留传统的前提下对京剧剧本进行重新加工,凝练精华。摒除繁冗,使剧情更加紧凑流畅,感染力更加丰富,舞台气氛更为浓郁,更加符合秦腔艺术的表现形式。这出青春版的传统大戏以恢弘的气势、曼妙的色彩,不仅为广大老戏迷热烈追捧,同时也征服了许多年轻观众。它不仅仅是一出单纯的新编戏曲,同时也是一次文化实验,是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阐释的努力。

二、形式方面:在继承戏曲传统程式的基础上,对当代生活进行戏曲化的新的程式提炼和创造,使观众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观看中获取一种新体验。

强调戏曲内容的创新。与此相呼应则是戏曲程式上的创新。表现在舞台艺术方面。就是要能够比较自然地运用程式表现现代生活。当代戏曲如何从传统当中汲取表达中国人的情感的方式,使观众获取更多的精神依托,无疑是当代戏曲创作一个应该重点思考的话题。

克乃夫·贝尔认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独特的形式美,戏曲是形式与内容高度和谐的艺术,也是中华文化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完美体现。中国戏曲就是反映中国民众生活的一种感性符号,在这样一种文化符号中,中华文明的精髓得以传达出来,中国老百姓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而在这样一种传递的过程中,程式起到重要的作用。戏曲的最大特点是程式化。表演,要求有规范的动作:

唱腔,则有固定的曲调。程式化有易于掌握剧种特色鲜明的优点,但也有形式呆板,千篇一律,内容易受束缚的缺点。许多年轻观众之所以对传统戏曲产生了疏离,就是因为僵化的程式和表现形式与现代生活脱节,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失调,表现内容缺乏时代感,违背了艺术必须依托生活土壤的客观规律。现代观众对戏曲的审美要求的是节奏更快、感受更直接、心理更刺激的艺术样式。

近年来,虽然在现代戏和新编历史戏当中,都涌现出了一些为广大戏曲观众喜爱,为专家学者赞赏的优秀之作,如京剧现代戏《骆驼祥子》《华子良》、新编豫剧古装剧《程婴救孤》、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等等。然而,至今戏曲的现代化仍然在探索阶段,并未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戏曲艺术是一个庞大的、完整的、有机的程式体系,所谓程式化就是这个意思。程式化和程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不同层次的程式,它包括:具体的某个程式:程式的共同规范;行当,即演员综合运用程式的规范:还有演员在表演中行当与生活相结合的规律。程式并不是一般认为的只是某几个具体程式,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不仅要继承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具体程式,而且要继承运用程式的法则、法规、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更自觉地改造、运用旧程式、旧行当和直接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创造新程式、新行当。

扫描一个时期以来戏曲对新程式的创造。虽不及旧程式改造运用那么多,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宝贵的经验。比如,表演舞台上骑自行车,从湖南花鼓戏《张四块》,到豫剧《风流女人》;又比如,在川剧《四姑娘》和花鼓戏《奇婚记》中表现人物不同心理状态的“门里门外”的戏:在评剧《风流寡妇》中创造的齐老蔫赶大车;《骆驼祥子》中创造的祥子拉洋车;《华子良》中的“柴担舞”;还有在《吵闹亲家》中运用程式创造出一系列量衣、裁衣、剪衣、缝衣、烫衣等新动作。除此之外,还有新板式、新唱腔、新唱段等例子举不胜举。当然戏曲现代戏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领域宽阔,潜在的创造性很大,与此相比,我们的创造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探索,这就提出了一个戏曲现代化的问题。戏曲现代化不应只是一种口号,更应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好的戏曲舞台呈现方式要体现我国戏曲向现代转型的新面貌。

应该承认,戏曲在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方面,要慢于剧场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这一点在生活节奏慢、变化不多的农业社会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传统的戏曲观众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特色。而在工业社会的今天,在电影电视等快节奏艺术形式的比照下,戏曲这方面的“先天不足”无疑就暴露得相对明显了。当代戏曲的发展形态如何变化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党和政府多年来对戏曲艺术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然而,戏曲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日趋衰微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戏曲正越来越远离现代大众的娱乐消遣和艺术欣赏范围。戏曲舞台上多是传统内容的古装戏,而缺乏优秀的反映现代社会人生风貌的现代戏,以致戏曲给人一种缺乏生命活力、时代魅力的暮气,让人不愿亲近。戏曲的传播范围日益狭窄,以地方话为其语言载体的剧种其传播基本被限定在本地区内及懂得该语言的人群中,只有京剧等极个别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种能够大规模跨区域演出。大量由地方政府作为形象工程需要所排的“评奖戏”,以及由企业赞助的“服务戏”,也由于投入大、演出少、说教意味浓等原因,丧失了对广大普通观众的吸引力。

面对戏曲艺术的危机和挑战,戏曲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保护扶持,而应当要正视、审视戏曲在当代社会的缺陷和不足,以进取的精神积极地从戏曲本身中去寻找走出困境的突破口,运用戏曲独特的魅力塑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物,从传统的优秀技法中,吸取营养,加工、提炼适合于现代人欣赏的新程式、新手段,创作出新的精品佳作,以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去展示时代精神风貌,去反映大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去表现民众情感、诉求,以现实题材、现代剧目来主导戏曲舞台,使戏曲作品充满强烈的时代色彩、人文精神,使戏曲舞台充满时代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只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戏曲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创新。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中华戏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戏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戏曲艺术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