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广播戏剧艺术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等各种艺术元素综合而成的一种艺术样式。它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已有萌芽,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诗乐(上古歌舞、百戏、角柢戏、歌舞戏)、仪式(蜡祭、巫觋、傩仪)、俳优(科诨、优戏、杂剧)和唱叙(民间说唱)等若干凝聚层,经过历代的从业者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戏曲以舞台演出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它曾一度成为封建统治者用来巩固其地位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戏曲也如“王谢堂前燕”飞入了百姓家,成为人们主要的传情达意和娱乐方式,人们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都与戏曲息息相关。
戏曲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重大变革。从19世纪末的戏曲改良运动,到时装新戏的出现;从“五四”期间关于旧戏的大辩论,到梅兰芳出国演出成功为戏曲带来的自信:从轰轰烈烈的国剧运动,到京剧艺术的繁荣;从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和国统区两种不同政治观念下的戏曲演出,到新中国对戏曲进行的全面改革:从戏曲艺术的全面繁荣,到“”期间八个样板戏独占舞台的局面;从“”结束后戏曲艺术的短暂复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戏曲危机。戏曲艺术在这100年间的变化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过的。这些变化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推动以外,现代传媒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广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戏曲的推动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之前,戏曲艺术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中安闲自在地生存着,也在纯粹的传统文化所提供的传播体系中传播着。到了20年代出现的广播,以媒体自身的优越性,开始远距离传播戏曲艺术,由此也开创了戏曲新的局面。
戏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生成的艺术。面对文化背景的变革,戏曲艺术在演出体制、艺术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变。戏曲在传统文化背景中形成的种种传播方式在20世纪的变化是最为惊人的。戏曲进入广播,使它摆脱了舞台传播的束缚,借助广播快捷地进行传播,使受众得以欣赏戏曲、获取信息、分享知识、参与讨论,这与以往只能通过舞台演出欣赏戏曲、接受戏曲信息的局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也使戏曲产生了艺术形态上的变化。产生了诸如戏曲广播剧、戏曲故事等新的艺术门类。
广播以声音来传播节目,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主持人充分利用广播的优势,主动策划、安排各类节目,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节目更具有群众性、互动性和欣赏性,为宣传和普及戏曲艺术,培养和提高戏迷水平,发挥了很大作用。戏曲节目具有专业性,所以就要求戏曲节目主持人做到编播合一。主持人既要对栏目的策划和内容的安排运筹帷幄,又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游刃有余地主持节目。编播合一要求主持人不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采访编辑能力,也要具备相当的策划能力和应对能力,能够按照策划意图,考虑多种方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节目资料,合理安排节目的各个环节,做好充分准备,保证节目质量。实践证明,编播合一能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主持人对节目的责任感,提高节目质量。广播戏曲节目主持人应是具备丰富戏曲知识的票友戏迷,甚至是戏曲评论家。中华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剧种众多,戏曲节目主持人对各类戏曲知识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并不断拓展和深入,逐步使自己成为“专家型”的主持人。如在对名家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要对被访名家的生平、流派、表演风格、代表剧目、代表性唱段,以至趣闻轶事等等都了如指掌。这样,交流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配合默契,挖掘出有深度有亮点的东西奉献给广大听众;在与戏迷听众的交流中。对唱段、流派唱腔等知识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对戏迷的演唱水平做出准确到位的判断和点评,这会促进主持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节目内容有些可以预先准备,但总会有不能预料到的情况出现,这就要求主持人注重平时积累,使自己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戏曲评论家。广播戏曲节目主持人还应是善于交际的社会活动家。广播戏曲节目一头联系的是各戏曲院团的名家名角,一头联系的是广大的戏迷朋友。主持人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专业与业余、演员与戏迷、提高与普及之间沟通联系,推动戏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戏迷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广播戏曲节目主持人要广泛交际,密切演员与戏迷的沟通交流,增强听众对演员的认识和了解;还应加强与热心戏曲事业和戏迷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何创新节目样态已经成为了戏曲广播人的关键词。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资利用和开发的优质资源,普及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借助现代传媒平台。但这并不等于在广播上照搬照演,而是要用现代文明去“反哺”传统文化的沧桑和断裂,用现代媒体样式与其他戏曲样式去进行交融与交汇。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和我们的情感是心心相通的,我们不会因为地域隔膜、时间久远而产生陌生感。因为那些渐趋式微的艺术样式,蕴含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也是中国人历史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重要载体。用现念和平等姿态来呈现传统艺术的内在活力,与受众一道来探索各种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根脉和记忆,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结合,使不景气的戏曲节目重获生机,也让传统戏曲这一几近边缘化的艺术重回主流,重回公众的视野,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选择戏曲节目的内容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经典,二是多元。所谓经典是指应该尽可能播放那些已经得到好评的、经过时间检验的好作品。因为它们的美学价值比较有保证;所谓多元是指应该尽可能考虑到中国戏曲的丰富性,不能只注目于大剧种、大城市的剧团,还要注意到一些小剧种和中小城市的剧团。只有这样广播媒体才能成为充分展示戏曲风采的大窗口,成为普及戏曲知识的大课堂,成为戏曲社会活动的大平台。作为当今的主流媒体,在戏曲领域也应该有当仁不让、责无旁贷的气度和意识,不能觉得只是个传播媒介,只是个渠道,应该有更大、更高的文化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