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数字化下戏剧档案整理的价值路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戏剧艺术的传承与利用,离不开档案的科学化整理。从戏剧档案整理的价值角度审视了研究的必要性,认为当前戏剧档案整理存在制度导引与规范能力不足、人才队伍专业意识能力欠缺、戏剧数字档案整理效度较低等问题。建议决策者着力工作规划,科学设计完善档案制度;创新人才机制,持续强化档案人才供给;重视技术应用,不断提效档案整理工作。
档案已经成为专项珍贵史料及知识的承载体。对于戏剧档案的整理工作,除却对传统纸质档案及音像制品进行整理外,还需要对数字化的戏剧档案资源进行适应性技术整合。故而,有必要从提升戏剧档案工作效率的角度,来审视当前档案整理的现状,并对应施策以保障戏剧档案的共享价值、传承价值与利用效率。
一、数字化背景下戏剧档案整理的价值探视
数字化理念及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推动戏剧档案资源整理更为科学,戏剧档案价值进一步提升,戏剧资源搜索更为高效。如此的价值表现,正体现了戏剧档案管理研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1.彰显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在数字化背景下,戏剧档案的整理手段更为技术化,如戏剧动作解析图、戏剧表演珍贵瞬间相片、不同剧种表演艺术家的珍贵视频、文字记载材料都是戏剧档案的表现形式,而要将这些资源实现数字化整理,则需要专业的技术转换。平面图形的技术转换,主要是借助于高清照相、电脑扫描及照片编辑软件等对既定图片对象进行数据摄取,并对照校色、补充,以保证数据化戏剧照片效果与原照片一致。音视频技术转换,主要是通过高精密视频录入设备对原音像进行二次采集,并对采集音像资料加以录入、编辑,减少传统音像载体易退化、易消磁等难题。文字性材料档案则主要是借助扫描识别或手动录入等方式完成数字化,避免戏剧文档因遭遇氧化光敏而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不同的档案资源,其整理的技术手段应用也存在显著不同。然而,戏剧档案整理需要通过技术转换实现更精准的载体更换,实现更便捷的存档,发挥更强的档案功能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也得以深刻显现。
2.保障戏剧艺术的永续传承。传统戏剧艺术多以口口相传或纸质档案传承,一旦出现老艺人断代或纸质档案损毁,戏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则会陷入停顿之中。纸质档案一旦翻阅频繁,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破损。故而戏剧艺术的创造、归档与整理都必须符合数字化要求,才能满足人们的利用需求,档案资源才能以更为安全、长久的方式发挥其文化价值。同时戏剧艺术多元化发展,让其文化有了更多样的表演风格,通过对戏剧档案的整理,可以让戏剧资源分类清晰,更具有代表性,具有实用价值。戏剧学习者可以从数字平台上自行获取戏剧档案资料,以满足其学习戏剧艺术的个体需求,实现戏剧知识及表演艺术的传承。同时,一些经典而复杂的戏剧片段,在新时期需要重新演绎,整理后的档案资源则为其提供了更为权威的借鉴与指导,从而使戏剧资源无损、高质地传承下去。
3.提升档案资源的共享价值。无利用不价值,戏剧档案资源也是如此。传统戏剧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是繁复的,数字化背景下这一工作则显得更为科学、高效。在数字化时代,戏剧档案数字化整理也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一是数字化档案破除了传统戏剧档案查阅要求高、限制多、程序繁复等难题,实现了一键取阅;二是对于某些特殊研究性戏剧档案,管理方也可通过资质审核与会员收费等形式选择性开放,而对于某些研究人员来说数字化的资源获取为其节约更多的时间。戏剧档案数字化整理并实现利用后,使用者能够在单位或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进入官方资源库,一键搜索,实时获取。数字化戏剧档案资源的开放,让更多的戏剧爱好者拥有共享优质、权威资源的条件,档案资源的价值得以更广泛的发挥。
二、数字化背景下戏剧档案整理的现状审视
在数字化背景下,档案整理成为档案工作科学化的必然步骤。从整理电子化,到查阅实时化,戏剧档案正在为更多研究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支持。不过,当前戏剧档案数字化进程仍然受困于软硬实力的欠缺,尤其是在刚性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补位支持。
1.制度导引与规范能力不足。数字化时代,戏剧档案整理必然要面对更为多样的需求与要求。如果没有专业而科学的工作制度加以导引,档案整理工作将陷入无序低效状态。从当前来看,工作制度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宏观制度与微观细则不协调。数字化时代,传统戏剧档案如何转化为数字化档案,档案整理规范与要求如何,这些仅有宏观上的总则,具体可操作性的细则准则不多,这样就导致档案整理出现随意化倾向,不仅造成部分档案资源的无端流失,更使得整理后的档案资源范围广度及权威性下降。二是制度动态调整滞后。当前,数字化背景下的档案整理制度、操作规范并不能实时与前沿理念结合起来,实现动态调整。档案整理费时费力,但缺少先进理念规范指导,戏剧档案整理后效果不佳,与科学化的档案资源工作存在显著差距。
2.人才队伍专业意识、能力欠缺。据中国戏剧学会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民族戏剧超过360类,传统戏剧及地方剧种则近万种之多。如此庞大的数量,对档案人员提出巨大考验。同时,新时期对戏剧档案整理人员的数字化意识与能力要求也在提升。一些戏剧档案整理工作人员缺乏对档案进行数字化转化的意识,档案的数字化转化质量差强人意。另一方面,戏剧类别与表演风格不同,档案整理的分类与归档也存在差异。不少档案工作者只熟悉传统的分类办法,对于数字化索引下的档案分类思考与尝试有限,不利于数字化戏剧档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此外,档案整理不仅是技术工作,更是耐力工作,而部分档案整理人员在职业操守与从业积极性上尚待加强。
3.戏剧档案专业整理效度较低。当前,数字化档案工作制度相对缺乏,档案整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档案数字化整理工作重复、低效,整理后质量堪忧,尤其一些珍贵戏剧史料在数字化处理后与原影像材料效果差别较大、失真明显,这些都降低了戏剧档案的传承价值。同时,戏剧档案整理缺乏对新档案资源的主动审验与动态收纳,且有些档案资源搜集行为缺乏目标性与针对性,其旧存戏剧资源的接续性难以保证。此外,与先进档案工作机构疏于联系、合作,档案整理技术与方法都是闭门造车,档案整理分类等与通用标准、先进理论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效率受限。
三、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戏剧档案整理利用的策略研究
从价值表现来看,“档案数字化可以减小存储空间,节约各种资源消耗”[1]150。也正因为如此,数字化整理成为戏剧传承的必然选择。不过考虑到如上现状,数字化时代戏剧档案整理,必须要深度思考制度设计、人才供给、技术应用等层面要素,不断提升档案使用价值。
1.着力工作规划,科学设计完善档案制度。档案制度规范的设计,要有深度而具有可操作性,要将整理工作放在整个制度框架内进行审视。一是档案制度要有前瞻性,即要准确定位戏剧档案数字化的未来前景,科学规划阶段性档案整理目标要求与重心,明确工作核心要素,优化完善工作流程,并将其写入指导性制度细则中。二是档案制度要有规范性,即要对戏剧档案整理整个流程进行环节细分,并通过培训与指导让档案工作人员明确档案操作规范。三是档案制度要有激励性,即要科学设计考评考核制度。要在明确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对其践行工作标准与要求的情况给予动态评价;要对其创造性运用先进理念、数字化技术解决现有工作难题,或开拓戏剧档案整理的新路径等行为予以标榜立范,导引档案整理工作更为规范、高效。
2.创新人才机制,持续强化档案人才供给。档案整理工作的高效完成,需要职业素养优、专技能力高的人才作为支撑。数字化背景下,这一需求更为凸显。要更加重视人才建设之于档案整理工作的支撑作用,尝试通过多元途径,做好内部人才培育与优质人才引入,提升档案整理对戏剧档案资源的吸引力。一是要对应工作需求,做好在职人员培训,要与档案整理人员进行定期深度交流,搜集其工作中遇到的专业性、技术性难题,邀请业内精英专家制作专题讲座,对档案整理进行实例演示、个性化解读与问题指导,做到培训接地气、讲座有生气,使之有兴趣参与其中。二是要对应技术要求,做好档案整理指导,要利用周会、早会等时间,对档案整理制度、规范进行常态化的解读,可采用轮流解读方式,推动每个工作人员均参与到深度、准确的理解记忆中。三是要对应发展需求,引入业界优质人才。只内部交流的档案队伍,是僵化的自封的团队,要积极从档案相关领域、专业人才中选取符合档案整理需求的人才,尤其是业务加技术流人才,不断为档案工作队伍引入新的人才。
3.重视技术应用,不断提效档案整理工作。一是要增强数字化技术学习、运用意识,“对于戏剧档案实体要注重防擦拭、防剐蹭、防氧化、防变形的具体措施,做到专柜存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2]。要积极投身新设备、新技术的学习中,提质提效档案整理工作。二是要加快档案数字化平台建设,尤其是戏剧档案资源库的建设,要动态收纳更为多元、优质的戏剧档案,动态调整资源分类,科学设置索引关键词等,做到数据录入规范、档案整理优质。三是要加强档案整理的技术支持,要引入便捷的档案整理软件,或针对性开发档案整理软件,要重视档案录入规范性与准确率,重视安全防护技术对戏剧档案库的技术保障,逐步建构完整的数字化戏剧档案体系。
作者:翟菲 单位:中央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