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音乐审美乐趣艺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音乐是很有趣味的艺术。音乐教学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
关键词:兴趣乐趣志趣情趣理趣意趣美趣谐趣雅趣
音乐是很有品味的艺术。
音乐的品味是由音乐的特性决定的。音乐具有节奏美和旋律美,悦耳动听,给人以生理快感,所以音乐能使人产生兴趣、乐趣和志趣;音乐具有形象美和情感美,动人心弦,给人以艺术美感,所以音乐能给人以意趣、情趣和理趣;音乐具有审美的情境与意境,让人陶醉,所以音乐能给人以美趣、谐趣和雅趣。总之,音乐具有一种丰富的美学品味。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追求和创造教学审美的趣味。
兴趣·乐趣·志趣
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揭示和培育学生对音乐的需要。这种需要要以激活心理动力、培养音乐审美兴趣和审美态度为切入点,以培养主体的音乐审美乐趣为关键点,以主体形成对音乐的热爱(志趣)为归结点。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乐趣和志趣。
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就是说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音乐审美的情感中,音乐快感是乐音运动对人的生理上的刺激反映,是一种机体性情感,是人类种族遗传,它具有“先天”’性特征。但音乐审美情趣、音乐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都是心理层面和社会性层面的审美情感。它是在种族经验、实践积淀而成的潜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化育而成的。这种化育主要是教育和个体音乐文化环境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先要有浓厚的兴趣。卡巴列夫斯基说:“我们时刻都不应忘记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引起听众对音乐的兴趣,从情感上吸引他们,用我们对音乐的爱去感染他们。”音乐教学,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爱事业、爱学生,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创造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教师要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学生——核心就是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爱。“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音乐的快乐”,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对音乐的兴趣。
乐趣人们的兴趣心理中,“兴趣”只是从“有趣”中产生的一种“无意兴趣”;而乐趣呈一种“有意兴趣”,是从最初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心理因素过渡而来,但在心理的天平上就会体现出截然不同的侧重点。如果说前者在心理活动需求上仅仅是属于感性阶段,只是音乐艺术的愉悦者,那么后者则是进入心理活动需求的理性阶段,而成为音乐艺术的审美者。如果说前者这种“无意兴趣”能在学生的心理中轻而易举地转移或流失的话,那么后者这种“有意兴趣”的心理状态则多属于专一而又稳定的。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只是单纯的喜欢爱好,而“乐”则是对所“好”之物的沉浸、痴迷、陶醉和忘我。“好”与“乐”是两个层次,两种境界。音乐学习的“兴趣”与“乐趣”也正好存在于这两种不同程度上。实践证明,丰富而又让学生倍感好奇的“有趣”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音乐教学之成功关键所在。“重要的是过程”,教学过程要以新、奇、特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强化显示内在的驱动力。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乐趣”。这种“乐趣”经过一定的量化,可以形成心理活动(情感的)定式,即对学生终极目标的强烈追求。这正是教育所期待的。
志趣“志趣”是兴趣心理的最高层次。志趣是在音乐兴趣、乐趣发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意志、志向、志气等。也就是说,“兴趣”是对音乐的喜欢、爱好;“乐趣”是对音乐的迷恋、陶醉;而“志趣”则是对音乐的热爱、追求与献身,音乐与自己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具备音乐“志趣”就具有一种自由的积极探索和创造精神。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他们在儿童和少年时期的音乐学习兴趣及动机出发点,大多是从音乐的兴趣、乐趣到志趣这种音乐心理过程中得以巩固发展、脱颖而出的。比如,冼星海的音乐兴趣是从听洞箫而姗姗起步的;聂耳的音乐兴趣是从吹竹笛而开始的;丁善德是从敲小锣开始而最终敲响音乐圣殿之钟;巴赫是从父亲的管风琴演奏中萌发出对音乐的神往;莫扎特是从宫廷乐师的家庭而闯进音乐艺术的辉煌宫殿;贝多芬是从教会合唱团的歌声中而登上世界音乐艺术的壮丽巅峰……当然,他们的成功还有许多复杂的其他因素,但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兴趣”“乐趣”“志趣”因素却是一个重要起因,一种原动力。
兴趣、乐趣、志趣三种心理,仅仅是一种层次划分,其实它们三者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起点,从审美角度考虑教学步骤的安排,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
情趣·理趣·意趣
音乐教育的第二千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种能力是主体内心听觉的鉴别力,是主体对音乐运动逻辑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乐音运动而建构的审美意象和审美情境的联想力、想象力及情感体验能力。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和意趣。
情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在音乐教学中要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地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艺术需要审美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而审美情感并不同于客观现实中的情感,它是一种审美反映,是一种精神愉悦,一种高级的情感和心理活动。艺术依据特定形式反映情感、描绘生活,但艺术所描绘的生活是”虚幻”的,它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感”。苏珊·朗格将它喻为“玻璃+透明性”。这犹如一张画纸对画家来说就是一个想象的空间,从他笔下创造的则是一千“虚幻的空间”。这个空间只能感受不能走入。他表现的情感是“透明”的,可感知的,但与现实生活隔着一层“玻璃”。在欣赏音乐时,我们既要做到准确感受,但又不能和现实等同。我们要通过富有情趣的教学,以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形成一种有艺术审美的心理指向,真切地体验歌曲(乐曲)的情感。
理趣教学是一种认知活动,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宗旨。教学时教师要以强大的逻辑力量去吸引学生,使之在不知不觉之中学到知识。这种无形的力量,就是“理趣”的魅力所在。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多维特征,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理性分析,才能真正地认识和评价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在这些科学的分析理解中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理趣”。
首先,理趣体现于对音乐现实状态和虚幻状态的区分与理解中。音乐审美活动无论是创作、表演还是鉴赏,当然要“进入角色”,但是不能使审美感情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感情等同起来。区别“虚”与“实”,对音乐审美理解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理趣存在于对音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分析理解中。音乐是一种内容隐伏在形式中的艺术,它通过某种表现方式表现出来,它的清晰或模糊主要取决于音乐思维的不同类型,即不同音乐体裁在音乐构思上的特征。歌曲的内容表现往往较为清晰,标题音乐内容就显得较为模糊,而纯器乐曲的内容往往表现比较隐蔽,因此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是较为复杂的。音乐形式是一个严密的有机体,它是通过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以及作曲法等一系列组织手段把各类基本要素综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一个独特的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形式整体。
再次,理趣蕴含于对音乐作品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理解中。音乐作品常追求一种意蕴、寓意和哲理。它构成对音乐作品最深层的理解,使音乐作品在意蕴中传达出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魅力。比如,歌曲《军港之夜》歌词以简练的语言把听众带入优美的诗境之中——静静的夜晚,轻拂的海风,轻漾的海浪,轻摇的战舰,甜睡的水兵,形象地反映了海军战士生活的一个侧面:谱曲采用南海渔歌风的旋律,贴切地表现了歌词的内容,使整个歌曲具有一种恬静优美的诗一般的意蕴。
意趣音乐是“有意味”的形式。它的“意味”是符号的意味,呈高度结合的感觉对象的意味。音乐作品呈现出来供人观赏,产生朗格所比喻的“意象”,人们在欣赏音乐时超越音符的横向排列(旋律)和纵向堆砌(和弦)来参悟所蕴含的丰富意象,这就是“意趣”。
领悟音乐“意趣”是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广博的涉猎和丰富的学识。能否从音乐中听出“意味”,成为作者的“知音”,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需要有日积月累的审美实践。如果我们学习一些艺术心理学知识,就能在欣赏乐曲时更有效地调动通感去进行综合想象和联想,对作品的景、情、意(境)有深层的透视;如果我们学习一些艺术社会学知识,在赏析艺术作品时就能站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去鸟瞰作品的时代意义;如果我们学习一些伦理学知识,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就能避免步入唯美主义的泥潭,而从真善美三者的辩证统一中去发掘美的深层意蕴;如果我们学习一些美学知识,在分析作品时就能结合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多方面去感受作品魅力;如果我们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戏剧、电影、诗歌、散文等姐妹艺术有广泛的了解,在欣赏乐曲时就能触类旁通,以比较诠释的方法挖掘作品意象,在所有这些对音乐艺术的审美参与中,我们都会体验到丰富的“意趣”。
获得音乐“意趣”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创作需要想象,艺术欣赏也需要想象,而想象即产生于距离,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需要人们的想象,审美距离更需要人们的想象。通过想象领略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含蓄的美。这就是一种“意趣”。(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中“有一位好姑娘”,姑娘姓什名谁,没有说明,长得如何,也未详述,歌词只用侧叙法点出“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进而点出“我愿做一只小羊”,“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人们欣赏这首歌时,就可以通过无限的想象描摩这位“好姑娘”的美丽并表达对美的追求。这想象中间就蕴含着无限的意趣。
美趣·谐趣·雅趣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接受创造音乐文明,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在自己的心灵上筑起一座艺术美的殿堂,在音乐艺术的王国里领略音乐的美趣、谐趣与雅趣。
美趣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鉴赏的“美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音乐的“美趣”是由音乐美的属性决定的。音乐虽不可见、不可触,却能以它那神奇美妙、变化万千的音响表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揭示出它们的美。不管音乐以何种形式呈现,它的内容归根到底就是感情,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感情的直接裁体。音乐表情的根源在于:音乐形态是感情形态的最佳对应物。它能够把发展变化着的感情以及感情的“色调”、强度、力度、幅度等及其变化加以单独或综合地表现出来:或歌颂一个美好的事物;或赞扬一种高尚的情操;或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托出一片美丽的梦幻;或蕴含一个美好的寓意;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在音乐世界里,音乐的美是多姿多彩的。美的这种丰富性本身就具有一种“美趣”。
正因为音乐具有美的属性,它才具有审美价值,才有可能引发欣赏者的美感。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审美功能呈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美呈一种高级的精神营养。一个人长期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下,不仅能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滋养,而且有利于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的主要魅力在于审美作用。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审美为中心的,师生要用审美观照来共享音乐。比如唱歌,不是唱会就行了,而是要唱好,更高的要求就是唱得很美妙,富于美感。
谐趣“谐趣”是一种和谐之美。和谐美是音乐形式美的总法则。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和谐呈一种美,是形式美法则的最高形式。从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到多样统一,类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整体。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都具有一种和谐之美,这种和谐之美就是人的心灵上获得自由的状态。也有的音乐作品具有一种“不谐之趣”。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带讽刺意味的幽默诙谐即属此列。这种“不谐之趣”的艺术特征就是“寓庄于谐”。这些都是我们在鉴赏音乐作品时应当认真领会的。
音乐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施教。这一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的审美心理特征:一是中断学生的日常意识,唤起其音乐审美注意;二是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激起其音乐审美渴望。组织教学是师生间达成和谐的情感交流的关键阶段。教师端庄大方的仪态、优雅聪慧的气质,规范自然的语言、真诚亲切的问候,使学生感到情感交流的愉悦,把课堂很快引进轻松而和谐的气氛之中,为即将开始的音乐教学创造出一个审美的情境。这种和谐之美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谐趣”的另一种形式是诙谐。在教学中以诙谐、幽默乃至滑稽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疲劳和厌倦情绪,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这种以诙谐、幽默为特征的趣味性也是一种“谐趣”。“诙谐”是一种机智的表现,贵在自如,恰到好处,谐成有趣。教学中的谐趣应当是谐而不俗,如果过分的滑稽、可笑,那么不仅不能创造趣味美,反会显得别扭、庸俗,这是必须避免的。
雅趣“雅趣”呈一种高雅的情趣。人的情趣应是趋正、排野、求雅、脱俗的;音乐也必须按照审美要求,倡美、除丑、扬雅、抑俗(是指庸俗而非通俗)。
“雅趣”存在于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中。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文人音乐”占主体。那时,作曲者大多是文人雅士。他们创作的古琴曲,特别讲究意境,崇尚自然,在神思遐想之中,追求一种更加深沉隽永的艺术境界。人们也常以有无意境来评价音乐作品格调的高低。例如,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很具“雅趣”的作品。又如,《牧歌》是一首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典型蒙古族长调民歌,也颇具“雅趣”。歌词形象纯真朴实而富有诗情画意,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风光和美好生活的热爱。许多作曲家为其高雅动人的旋律所倾倒,瞿希贤曾把它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沙汉昆曾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还如,《弯弯的月亮》是一首通俗歌曲,写得很美,也具有一种“雅趣”。首先歌词写得很美,诗中有画,意境深湛,能与演唱者和听众的心境相通而产生共鸣。曲调也清新、优美和富于新意,隐伏着民歌的基调和风格,散发出纯朴自然的芳香,有着动人的亲切感。再如,著名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也是一首很具“雅趣”的外国歌曲。歌词就是一首非常雅致的好诗,在这首爱情歌曲中,没有一处涉及到“爱你”“想你”“吻你”“亲你”“拥抱你”;歌曲把所爱的人比作晴朗的天空中发出灿烂光芒的太阳。歌曲的音乐色彩也生动清新、深情感人,颇具雅趣。歌曲首演之后流传世界各国。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的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高雅的品味。音乐几个方面的趣味美,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是完美和谐的统一。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教学中的趣味美,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艺术生趣盎然,更加富于魅力。
参考书目
《音乐姜学基础》张前王次熠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审美教育》廖家骅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美学纵横谈》程民生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曹理何工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再次,理趣蕴含于对音乐作品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理解中。音乐作品常追求一种意蕴、寓意和哲理。它构成对音乐作品最深层的理解,使音乐作品在意蕴中传达出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魅力。比如,歌曲《军港之夜》歌词以简练的语言把听众带入优美的诗境之中——静静的夜晚,轻拂的海风,轻漾的海浪,轻摇的战舰,甜睡的水兵,形象地反映了海军战士生活的一个侧面:谱曲采用南海渔歌风的旋律,贴切地表现了歌词的内容,使整个歌曲具有一种恬静优美的诗一般的意蕴。
意趣音乐是“有意味”的形式。它的“意味”是符号的意味,呈高度结合的感觉对象的意味。音乐作品呈现出来供人观赏,产生朗格所比喻的“意象”,人们在欣赏音乐时超越音符的横向排列(旋律)和纵向堆砌(和弦)来参悟所蕴含的丰富意象,这就是“意趣”。
领悟音乐“意趣”是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广博的涉猎和丰富的学识。能否从音乐中听出“意味”,成为作者的“知音”,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需要有日积月累的审美实践。如果我们学习一些艺术心理学知识,就能在欣赏乐曲时更有效地调动通感去进行综合想象和联想,对作品的景、情、意(境)有深层的透视;如果我们学习一些艺术社会学知识,在赏析艺术作品时就能站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去鸟瞰作品的时代意义;如果我们学习一些伦理学知识,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就能避免步入唯美主义的泥潭,而从真善美三者的辩证统一中去发掘美的深层意蕴;如果我们学习一些美学知识,在分析作品时就能结合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多方面去感受作品魅力;如果我们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戏剧、电影、诗歌、散文等姐妹艺术有广泛的了解,在欣赏乐曲时就能触类旁通,以比较诠释的方法挖掘作品意象,在所有这些对音乐艺术的审美参与中,我们都会体验到丰富的“意趣”。
获得音乐“意趣”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创作需要想象,艺术欣赏也需要想象,而想象即产生于距离,时空距离、心理距离需要人们的想象,审美距离更需要人们的想象。通过想象领略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含蓄的美。这就是一种“意趣”。(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中“有一位好姑娘”,姑娘姓什名谁,没有说明,长得如何,也未详述,歌词只用侧叙法点出“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进而点出“我愿做一只小羊”,“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人们欣赏这首歌时,就可以通过无限的想象描摩这位“好姑娘”的美丽并表达对美的追求。这想象中间就蕴含着无限的意趣。
美趣·谐趣·雅趣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接受创造音乐文明,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在自己的心灵上筑起一座艺术美的殿堂,在音乐艺术的王国里领略音乐的美趣、谐趣与雅趣。
美趣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音乐鉴赏的“美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音乐的“美趣”是由音乐美的属性决定的。音乐虽不可见、不可触,却能以它那神奇美妙、变化万千的音响表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揭示出它们的美。不管音乐以何种形式呈现,它的内容归根到底就是感情,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感情的直接裁体。音乐表情的根源在于:音乐形态是感情形态的最佳对应物。它能够把发展变化着的感情以及感情的“色调”、强度、力度、幅度等及其变化加以单独或综合地表现出来:或歌颂一个美好的事物;或赞扬一种高尚的情操;或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托出一片美丽的梦幻;或蕴含一个美好的寓意;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在音乐世界里,音乐的美是多姿多彩的。美的这种丰富性本身就具有一种“美趣”。
正因为音乐具有美的属性,它才具有审美价值,才有可能引发欣赏者的美感。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审美功能呈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美呈一种高级的精神营养。一个人长期在音乐美的熏陶感染下,不仅能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滋养,而且有利于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的主要魅力在于审美作用。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审美为中心的,师生要用审美观照来共享音乐。比如唱歌,不是唱会就行了,而是要唱好,更高的要求就是唱得很美妙,富于美感。
谐趣“谐趣”是一种和谐之美。和谐美是音乐形式美的总法则。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和谐呈一种美,是形式美法则的最高形式。从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到多样统一,类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整体。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都具有一种和谐之美,这种和谐之美就是人的心灵上获得自由的状态。也有的音乐作品具有一种“不谐之趣”。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带讽刺意味的幽默诙谐即属此列。这种“不谐之趣”的艺术特征就是“寓庄于谐”。这些都是我们在鉴赏音乐作品时应当认真领会的。
音乐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施教。这一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的审美心理特征:一是中断学生的日常意识,唤起其音乐审美注意;二是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激起其音乐审美渴望。组织教学是师生间达成和谐的情感交流的关键阶段。教师端庄大方的仪态、优雅聪慧的气质,规范自然的语言、真诚亲切的问候,使学生感到情感交流的愉悦,把课堂很快引进轻松而和谐的气氛之中,为即将开始的音乐教学创造出一个审美的情境。这种和谐之美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谐趣”的另一种形式是诙谐。在教学中以诙谐、幽默乃至滑稽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疲劳和厌倦情绪,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这种以诙谐、幽默为特征的趣味性也是一种“谐趣”。“诙谐”是一种机智的表现,贵在自如,恰到好处,谐成有趣。教学中的谐趣应当是谐而不俗,如果过分的滑稽、可笑,那么不仅不能创造趣味美,反会显得别扭、庸俗,这是必须避免的。
雅趣“雅趣”呈一种高雅的情趣。人的情趣应是趋正、排野、求雅、脱俗的;音乐也必须按照审美要求,倡美、除丑、扬雅、抑俗(是指庸俗而非通俗)。
“雅趣”存在于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中。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文人音乐”占主体。那时,作曲者大多是文人雅士。他们创作的古琴曲,特别讲究意境,崇尚自然,在神思遐想之中,追求一种更加深沉隽永的艺术境界。人们也常以有无意境来评价音乐作品格调的高低。例如,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很具“雅趣”的作品。又如,《牧歌》是一首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典型蒙古族长调民歌,也颇具“雅趣”。歌词形象纯真朴实而富有诗情画意,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风光和美好生活的热爱。许多作曲家为其高雅动人的旋律所倾倒,瞿希贤曾把它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沙汉昆曾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还如,《弯弯的月亮》是一首通俗歌曲,写得很美,也具有一种“雅趣”。首先歌词写得很美,诗中有画,意境深湛,能与演唱者和听众的心境相通而产生共鸣。曲调也清新、优美和富于新意,隐伏着民歌的基调和风格,散发出纯朴自然的芳香,有着动人的亲切感。再如,著名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也是一首很具“雅趣”的外国歌曲。歌词就是一首非常雅致的好诗,在这首爱情歌曲中,没有一处涉及到“爱你”“想你”“吻你”“亲你”“拥抱你”;歌曲把所爱的人比作晴朗的天空中发出灿烂光芒的太阳。歌曲的音乐色彩也生动清新、深情感人,颇具雅趣。歌曲首演之后流传世界各国。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的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高雅的品味。音乐几个方面的趣味美,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是完美和谐的统一。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教学中的趣味美,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艺术生趣盎然,更加富于魅力。
参考书目
《音乐姜学基础》张前王次熠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审美教育》廖家骅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美学纵横谈》程民生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曹理何工著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