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审美心理素质培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审美心理素质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现代审美心理素质培养

内容摘要: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文章论述了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在人口发展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指出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人口发展现代个体审美心理素质

“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这里的‘人’应该既指个体的人,也是指群体的人口;既涵盖了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涵盖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①

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而人口发展的质量,即人口素质如何是人口能否科学发展、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最根本所在。据调查表明②: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我们更多地重视人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和培训,而人的发展既包括提高人在现实社会的生存与生活技能,又包括实现人的权利和为人的权利实现创造条件,还包括培育和重塑现代人所必备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笔者以为,教育应对时代的变化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应顺应时代而变革,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有良好心理素质、快速应变能力,以积极心态学习并对待风云变幻的外在环境、适应环境且能创造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一、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

考察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过去的教育概念,主要是指成人一辈对儿童、少年、青年的生活生产经验传递、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传授和道德情操熏陶这种社会现象。现在的教育概念是人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接受教育,即终身教育观。一方面,教育使人获取生存技能;另一方面,教育为人的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可能性。人们对客体的认识,譬如我们如何看待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种体验以及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客体的情感,而我们的快乐或痛苦的情感体验又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矛盾,以什么方式来对待和缓解矛盾或者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或者说当客观矛盾无法解决时,人应该怎样从精神层面正确认识矛盾的存在,怎样调整心态以达到内心冲突的平衡,都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审美“具有超越陈旧平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潜在力量”“审美特殊的表意实践可以颠覆日常性的压力和刻板,舒张人的情感需求,满足想象力的自由伸展。”③所以,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审美心理素质总是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紧密相关的。如果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话,那么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一个人的知识获取量可以有多有少,但一个人不能没有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

二、民族审美心理素质是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参照

不是所有的主体在面对客观对象或改造对象时都是以审美活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高级活动方式,需要特定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相应的对象,它们都是长期劳动、实践造就的”,④所以,个体审美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以产生或提高的。每一个个体都在相对的群体里(如民族)生存发展,受到特定群体生存理念、精神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融入群体并找到适合自己全面发展的空间。特定群体的生存理念、精神意识以及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并得以传承的那部分理念、意识、价值观往往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个特定群体审美心理的典型特征,是社会进步、民族进步进程中的诗意化特征,是促使社会发展、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情感为中介来认识客体的思维方式在整个人类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认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在面对未知的时候,在人的认识能力还没有达到将未知变为已知的时候,以共同情感为中介将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民族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地区的力量,使人们产生不畏惧未知、不惧怕未来的信心和对集体力量、自我力量的体验欣赏感,从而产生自我认同、民族认同的快感,这种认同感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形成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认识世界的审美方式。只有具备了审美认识现实的心理,人的精神才能超越现实,才能拥有迎接挑战、改变现实的激情。只有这样,人的心灵才能在一种积极状态下舒展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到现实生活,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三、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

1.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个体自我确证

“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着的概念,但任何一个“现代”的概念都包含了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等含义,“现代化的人”也应该是具备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精神的人。现代化的人必须体现人的观念和品格的现代化,必须体现现代人应具有的审美素质。

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说及人类学家对人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告诉我们:从人的出现到人对自己的确证,人走上了一条对自身反省和思考的必由之路,当人通过某一中介(本质力量对象化后的物体)看到了人对人自身反省的过程,看到了人在自身的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过程中所有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全过程。于是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连同共时的情绪及其持久的情感全部成了人审视的对象。这对象被称为“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审视对象情感融合的过程就是美的体验过程,即审美的过程。在当今社会,只有培养具备审美心理素质的人,特别是培养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人口发展的目标。“审美现代性具有自身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它内在的反思性”,这种反思“不断地反衬出现存世界的黑暗和不公正,激励人们对美好的新世界的追求。”⑤所以培养人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首要的是培养人在反思中确证自己的能力,培养人实践中积极体验的心态。

2.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移情教育

个体受教育的过程是个体接受信息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受教育者头脑中的有用信息。审美是个体从接受信息到输出有用信息的过程的中介。因为“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机制是移情,所谓移情即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之上,主体的情感灌注于客体之中,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对象获得生命活力,此时意境便产生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又通过新生成的审美意境得以升华”。

审美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审美心理素质教育定位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发展:其本质核心是感性的独立;其基本特征是情感的通融;其特殊功能是创造力的释放;其价值定向是生命的体验。可以通过具体教育内容引发学生的预期心理活动,养成相应的审美心理素质:(转第123页)(接第135页)在智育中展开认知活动,获得感性领悟;在德育中激发动机,内化情感体验;在体(劳)育中实践意志品质,感受生命潜能;在美育中获得审美策略,独立创造意象,这些审美心理素质的综合可实现完整人格的塑成。⑥

笔者以为,人的感性独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感性特征。从人的社会化来看,任何人所能理解与获得的世界,只是与他们经验有关的有限的部分。虽然人的知识和经验有主要基于事物的传统性的,也有主要基于事物的现代性的,但现代人对事物的审美关注与其所认识的事物是不能割裂看待的。这就需要人的自身发展必须随着社会化进程而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正向轨迹,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自我发展的轨迹。由于人们真正理解和消化的认识是和自己经验有关的,因而社会存在既对人的观念、意识产生影响,但又因为社会存在未能转化为人的经验时,人的认识又可能具有滞后性,即在文化变迁中出现“文化堕距”现象。正如在中国改革的初始阶段,有些人曾一度抱着观望的态度一样。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讲,人的全面发展并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然而然地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智育中展开认知活动,并不一定就能让受教育者获得感性领悟,移情教育是学生感性领悟的前提,需要强调的是移情教育不是哪一门或几门学科的事,而是各门学科教育、各类教育都应把握的原则。移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丰富个体的情感,提高个体的感性理性认识水平,感性理性认识水平越高,个体的审美心理素质越好。

3.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爱的教育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的教育,是个体审美心理培养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社会,分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化有正向效应和负效应。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计划体制的消解,改变了社会个体许多传统的心理定式(依赖、服从);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利益的市场化调整,又使某些人面对竞争和市场伤害而无所适从。我们看到,一些社会成员能够积极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一些成员却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面对这种情况,整个社会应当表现出关爱,尤其是我们各级基层政府,应当积极地给予他们支持(物质的、精神的)。“执政为民”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实际要求。正如我们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不是仅仅给予物质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重塑他们的人格与自尊,重塑他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与信念,重塑他们健康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爱的教育应该是让个体体验到自尊的教育,是让人自强的教育,是给个体留有独立思考、自主发展空间的教育,也就是审美的教育。

结语

审美教育不是教育的某个环节,审美教育贯穿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能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将学习视为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会在自我发展进程中遭遇挫折时充满希望和信念;只有在审美化的教育过程中,个体才能真正融入世界并理解世界。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能促使个体顺应时代,充满想象,学会创造,学会合理实现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为个体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空间。总而言之,就是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所以,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摆在艺术教育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

注释:

①杨绪斌.人口发展的内涵与评价.中国人口网,2005.3.15.

②陈友华.中国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6.1.5http://

③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文学评论,2002.5.P48-53.

④⑤黄楠森,陈志商等.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北京出版社,2004.12.P287-293.

⑥彭彦琴,江波.审美心理素质模式探析.心理科学,2005.1.P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