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森林美层次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森林美层次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森林美层次图

摘要:森林美并非单层面图幅。从审美角度看,森林美包括森林景观、森林意象、森林意境三个层次的图景。森林景观是指自然本体,属现实世界、物质世界,给人审美感受是悦形;森林意象是指艺术本体,属艺术世界、情感世界,给人审美感受是逸情;森林意境是指哲学本体,属可能世界、理想世界,给人审美体验是畅神。人们需要物质世界,也需要情感世界,更需要梦和理想世界;但人类只能接近理想境界而永远到达不了彼岸,人类总要回到现实的物质世界,观照森林,感受自然给予的本色本真。

关键词:森林美;层次;图景

森林是一幅画,是大地艺术的一部分。依照人(主体)对森林的审美感受,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图景。

一、森林美并非单层面图幅

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森林提供的绿色、阴凉、宁静都是现代人们所渴望和需求的。一方面,森林能呈现多种内容的美,如森林景观美(提供森林观光旅游)、森林生态美(提供森林生态旅游)、森林文化美(提供森林文化旅游)、森林人文美(提供森林风俗民情旅游);另一方面,森林能呈现多层次图景,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图幅,而是一个动感的多层次的森林图景。从森林景观、森林意象到森林意境,森林图景由浅入深,由外在到内涵全面展开,不同层次的图景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调适心情、寄托情感、感悟人生的需求。

二、森林美的三个层次图景

森林美一般指森林景观美,由形、色、声、味等美学因素组成,但如果深入分析,依照主体(人)对客体(森林)的距离和感受的差异,可呈现森林景观、森林意象、森林意境三个不同层次的森林图景。

(一)森林景观

森林景观是指森林的形态、色彩、音韵、味感给人的视听和感官冲击,是人能感受到的真实的、活生生的自然。不论是人工林还是原始森林,不论是热带雨林还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论是森林公园还是城市园林,森林中的“一茎小草,一朵鲜花,一颗果实,一株树木,一只飞鸟,它们的躯体组织,它们的色泽、形态是那么气韵生动、血脉通畅,和环境之间显得和谐无问,浑然天成”(张守仁《林中速写》)。在森林里,人能亲身感触到自然、森林的脉搏,这是森林为人呈现的第一层次的图景,这一图景是最基础也是最真实的。人们进行的观光旅游指的正是森林外在景观给人生理和心理的冲击。森林景观给人的这种审美体验,一般表述为优美和壮美、崇高和怪异、雅美和俗美、现代和蛮荒等审美范畴。

(二)森林意象

“意象”一词,包含“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即以“象”来表述某种情感。由于语言符号本身的缺陷,人的情感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述,需要借助“象”本身来表达,这就产生“意象”这一审美范畴。最早的“意象”见于《周易·系辞》,其中引孔子的话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语言符号不能表述或难以表述的深奥道理,只有“立象以尽意”,借事物物象来表述其深意。叶朗教授对“意象”这一美学范畴作了十分准确的表述:“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但是这里说的‘情’与‘景’,不能理解为互相外在的两个实体化的东西,而是‘。隋’与‘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又说:“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而‘意象’的基本规定就是情景交融。”叶朗在这里明确指出:意象是艺术的本体,意象的最一般规定性是“情景交融”。

森林景观,其景观属自然本体,而森林意象,其意象属艺术本体。旅游者在观光游览时为森林景象所震撼、陶醉,乃是森林的形态、色彩、音韵对人的视听的冲击,此时森林本身呈现的是自然本体,是森林这一客体的形、色、音、韵(直觉形象)。而进入森林意象层次,进入艺术本体,森林已不再是景物、景象、景观了,此时的森林仅是载体,仅是人的某种情感借以表达的象(形象直觉)。情已入景,情景已经交融,人的主体性在这里起主要的作用。在森林意象层次,人同森林的距离逐步拉开,森林的形、色、声、味等美学因素使人对森林产生的感受如绿色、阴凉、宁静、优美和壮美等,已让位于人所要传达的情感。正如黑格尔所说:“这里的意蕴并不属于对象本身,而是在于所唤醒的心情。”森林意象所能传达的诸多的心理体验,包括独立(青松挺而直)、崇高(乱云飞渡仍从容)、坚贞(红岩上红梅开)、高洁(后皇嘉树,受命不迁)等,以及借树木花草象征和寓意祖国、故乡、爱情、青春,等等,都已属于艺术范畴了。森林意象拓宽了审美空间,并赋予森林美学以深刻的内容。

(三)森林意境人们对森林的鉴赏,显然不能只停留在景观(自然本体)层次,也不能只停留在意象(艺术本体)层次,还要进入意境层次(哲学本体),即在具体的可感知的森林物象中直接宇宙,感悟历史和人生,把形而下的东西呈现为形而上的东西。什么是意境呢?刘禹锡曾说过:“境生于象外。”这可以看作是对于“意境”这个范畴最简明的规定。叶朗认为:“从审美活动(审美感兴)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着重象外之象所蕴涵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规定性。”在景观层次上,人同森林距离最近(但仍要保持距离);在意象层次上,人同森林距离开始拉开;在意境层次上,人同森林距离进一步拉开。此时的森林并非一定要求形态独特,色彩鲜明,甚至一树古丫,几棵荒草,也能给诗人无限联想。王安石的“杨柳呜暗绿,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杨柳荷花,艳丽景色;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点题江南,使诗人有了人生的感悟。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偌大的宇宙空间,只剩下敬亭山和我,我即山,山即我,物我两忘,物我合一,令人回味无穷。意境在于突破具体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在“象外之象”,呈现某种形而上的东西。

三、三个层次图景产生的原因分析

森林美的三个层次图景产生的原因,首先,是森林本身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即森林本身能提供多样和多层次的图景,包括树种、林龄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是人同森林之间因距离和视角不同产生的远景、中景和近景,以及平远、深远、高远等层次图景。再次,是重要的审美意识的积淀。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从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人的审美意识不断在积淀,从而产生人的心理结构(审美经验、趣味、观念、理想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在自然生成中必然出现不同的层次图景。在景观层次上,审美对象呈实体、实象,森林(客体)和人(主体)保持距离;在意象层次上,人(主体)注入森林(客体),情(主体)景(客体)交融,审美对象呈虚象;既是人生成自然(人的自然化),又是自然生成人(自然的人化);在意境层次,审美对象是“象外之象”,物(客体)我(主体)两忘、物我合一,进入“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对景观、意象、意境三个不同层次图景,古今美学家都有所论述:

王昌龄在《诗格》中谈到“诗有三境”。王昌龄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青源惟信禅师有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指出:对美的观照不是单层平面自然再现,而是分不同层次。宗白华说:“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摹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

李泽厚从审美形态出发把审美形态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三个方面。李泽厚认为,从自然人化、积淀和文化心理结构立论,重视的是情感本体,即新感性的建立。那么着眼点便不在这种区划和分类,而在于注意审美过程和结构的完成。即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观念、理想)的拥有和实现。……它表现为审美能力(趣味、观念、理想)的形态学。即把审美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方面。“悦耳悦目”指的是人的耳目感到欢乐。通过人的审美感受、积淀成为人化的自然,人类所独有的心理主体。“晚心悦意”指通过耳目愉悦走向内在心灵。而这便是“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指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能力,即在道德的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

谢凝高在《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中认为,审美主体对美(审美对象)的感受、欣赏和评价的差异,“即审美层次差异所造成的,这种差异,大体可分成由浅入深相互关系的三个层次,暂名为‘悦形’、‘逸情’和‘畅神’。山水审美活动过程,首先是通过山水风景的形式美如形象、色彩、音响、光影等形式,反映到人的感官系统为人所感知,并引起心理、生理上的愉悦感,此为悦形。进而与人的审美经验、文化素质和心理思维相结合,产生情景交融的‘逸情’阶段。然后,经过感性和理性统一复杂的心理活动,升华为‘畅神’的境界”。

古今美学家对自然美的观照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都认为不是单一层面,而是三个层面图景。这三个层面的审美体验各不相同,有质的区别;它们分属人类生活的三个世界。

四、森林美的三个层次图景比较

人对森林的观照或感兴,由浅入深,由外表到内在,由内容到形式,由感官深入心灵,经历森林景观(自然本体)、森林意象(艺术本体)、森林意境(哲学本体)三个不同的层次图景,同这三个层次图景相联系是三个不同的世界,现分述如下:

(一)三个层次图景同三个世界的对应性

不同层次图景对应不同的世界:(1)景观层次图景,主要感受形式,人的感官,属现实世界、物理世界、外在世界。(2)意象层次图景,主要感受形式,人的情感,属艺术世界、心灵世界、情感世界。(3)意境层次图景,主要感受形式,人的感悟,属可能世界、理想世界、神的世界。

(二)三个层次图景比较

(1)景观层次图景。这一层次图景属现实世界,是人所能感受到的鲜活的物质世界。如王昌龄说的“物境”、“处身于境”、“故得形似”;宗白华说的“直观感相渲染”;青源惟信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物象在人的心灵上的投影,当然也不排除情景之间的交流,但主要是森林景物(实象)对人的感官的刺激引发的美感。这一层次图景最普通,最精彩,也是人们最容易感受到的美。

(2)意象层次图景。这一层次图景属艺术世界、情感世界,这是一个极广阔的审美领域。经过人类社会长期的审美积淀,森林美不单体现在森林这一自然物身上,而且凝固为一个审美范畴——意象,并融入诗歌、散文、音乐、绘画、影视等文艺作品中,从而扩大审美范围。这一层次图景如王昌龄说的“情境”、“娱乐愁怨”、“深得其情”;宗白华说的“活跃生命的传达”;青源惟信说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为什么“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因为“物境”变成“情境”,“物境”变“意象”,已在物象上涂抹人类的情感色彩,物仅是载体而已,意象已成为人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或情绪。故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一层次图景,经艺术家加工之后,情景交融,声情并茂,比景观层次图景更为集中和生动,逸情,悦心悦意。从这个意义上讲,森林经营的一半属科学,一半属艺术,是有一定道理的。

(3)意境层次图景。这一层次图景属可能世界、理想世界,也可以称为彼岸世界。这一世界可以神游,但无法真正实现。这一世界的图景如王昌龄说的“意境”,宗白华说的“最高灵境的启示”,青源惟信说的“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为什么在第一层次“物境”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否定之否定后,依然回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呢?因为在第二层次(意象层次),“物境”被涂抹上情感的色彩、世俗的色彩,故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层次(意境层次),深情的美已被感悟的美所替代,俗见已除,情感渐浅。第三层次(意境层次)是对第二层次(意象层次)的否定,必然包含对“有”、“色”、“在”的否定,达到“毕竟空”的真知。此时人所观照的审美对象,无空无色,亦空亦色;见到的是真的山,真的水。“依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不是回到景观(第一层次)或意象(第二层次),而是大彻大悟的“最高灵性启示”。在意境层次,悦形不是视听感官感受,也不是心情情感的沟通理解(逸情);而是物我两忘,物我合一,整个生命的投入(畅神)。大自然之令人魂销骨蚀,即在于此。

五、小结

在森林景观层次(自然本体),美主要在于森林本身的属性、森林外在形态和鲜明色彩给人感官的冲击。森林景观美是实在、感性、鲜活的,也包含一定的实用和功利的因素。因此,要进入意象层次,进入艺术本体,借森林这一载体寄托独立、崇高、坚贞、高洁等情感,摆脱其实用性、功利性,步入纯审美状态,实现人与森林的情感交流,即“情景交融”。但在景观层次(物质世界)、意象层次(情感世界)仍会为物所役,为情所累。这就要求人们进入意境(境界)层次(哲学本体),进入可能世界、理想世界。人们要在物质、情感、理想三个世界中自由游移,才能脚踏实地,既享受此岸的实在,又充溢彼岸的虚幻和诗意。但人类只能接近理想世界、可能世界和梦,而永远到不了彼岸,人类在理想世界不能停留太久,人类总要回到现实的世界,面对森林,感受自然,体验本色.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