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合唱素质教育设计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合唱素质教育设计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合唱素质教育设计管理

摘要:从学堂乐歌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合唱课(或者说唱歌课)一直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它对于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起了持久而深远的作用。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种形式的器乐教学开始在学校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合唱在某种程度上强调共性发展的基础教育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回顾合唱教学的发展史,再谈合唱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还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合唱教学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演唱形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在音乐的陶冶中,可以受到审美、协调能力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课内及课外的重要内容。

一、回顾合唱发展的历史

合唱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原始部落的狩猎以及后来的农事、军事、祭祀、宗教等活动中都具有合唱特征的群众歌唱形式。劳动号子一领众和,某些民歌中的支声声部和辅助性旋律,中国戏曲中帮腔等都是存在于民间的合唱形式。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合唱这种表演形式,无论是在教堂里,还是在宫廷里作为贵族音乐的形式,以及后来在歌剧、交响乐中作为表情、表意的重要手段,都放射出它独有的奇光异彩。古往今来的作曲家,无不问津于合唱的写作。并且,大多数著名的作曲家都为人们留下了精美的合唱作品。例如:16世纪比利时作曲家拉索的《回声》、18世纪莫扎特的《安魂曲》、瓦格纳的《婚礼合唱》、威尔第的《饮酒歌》、古诺的《士兵之歌》等都是不朽之作。这些作品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时光流逝但仍是专业、业余合唱团所热衷的曲目。由于欧洲社会音乐教育比较发达,群众性的合唱活动比较普及,也促进了合唱的发展。

20世纪初,现代教育体制传入我国,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唱歌”课一直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开始是齐唱,逐步有了合唱。在本世纪初,一些音乐教科书就编入了二声部歌曲。抗日战争期间,救亡歌咏活动空前发展,学校内外同仇敌忾,歌声昂扬,掀起了全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高潮,一大批优秀的合唱作品问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蓬勃开展的群众性合唱活动鼓舞着广大人民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到80年代,我国的合唱事业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业余合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批专业指挥走出专业团体进行业余合唱和业余指挥的辅导和教学,使我国合唱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高水平的台阶。各地每年都举办大规模的合唱比赛、合唱节,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艺术水平得以提高,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业余合唱团,在国际合唱乐坛上也博得好评。

二、合唱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他又说:“合唱是最能使人受益的科目,因为它能够对所付出的努力给予最大满足的报偿……任何学校都有能力使合唱达到符合教育的标准,更进一步说,它同样对大众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普通学校开展合唱教学,是实现审美教育,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在课内或课外通过演唱高尚、健康的合唱作品,可以唤起青年人积极进取,使人浮躁、芜杂的心灵得到净化,养成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心底积淀起对崇高、美好事物和目标的追求,学会控制,培养合格能力,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一项报告中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它提出了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尤其重视“学会共处”这个做人做事的基础,培养人的合作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合唱是一种最直接可行、最能体现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的素质教育载体。音乐最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音乐活动中的集体形式极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合作,从而使人感受共处的乐趣。合唱艺术是建立在配合意识及平等观念之上的,每个合唱参与者有了融合在集体音乐中的素质,再去追求完美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创造力和纪律性的辩证统一。这种集体的学习和创造过程使参与者在领略音乐艺术的真、善、美的同时,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和谐、协调、平等、包容、互补、扶助、团结、关心等人际关系的准则均在合唱活动中得以体现。合唱艺术讲究整体音色的和谐、统一;声部的均衡、协调;旋律与和声进行中的纵横交错,主次相对,对称互补,立体展示;声音交替中的有序进行,严密精致;指挥与歌队之间的默契配合,互相关注,个体感知与群体感知的高度统一等等,无不对人的素养、性格、情趣、意志、态度、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合唱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它有利于形成具有统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团结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合唱还可以培养人的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合唱中声音个性的过于膨胀是忌讳的。合唱的音色、音量、力度、音准、节奏来不得半点个人随意,演唱中的气息、咬字、吐字、行腔及情感的表达也要在共性中得到统一。这也是一名出色的独唱演员不一定是优秀的合唱队员之原因所在。因此,当一个个性突出的人参加合唱训练后,他首先要适应整体的需要,不断收敛自己的个性,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能过分张扬、随意、任性。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独立“包打天下”,参与合唱训练的人,在这方就能得到一些锻炼和启示。

合唱又可以培养人在整体中的独立意识和“抗诱惑”能力。合唱中的合作与独立是辩证统一的。合唱要求参与者既有表现作品的整体意识,又有独立的声部观念。合唱者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又要接纳不同的声部,合唱不是毫无主见的附和,不是滥竽充数,更不是闻声而动的“两边倒”。因此,当多声部交织进行时,合唱者必须有良好的鉴别能力,抵抗外来因素的干扰。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集体中,既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包容谦让,又要互相监督,立场坚定,是非分明。经过长期合唱训练的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音乐整体感和独立的声部观念,而且感觉敏锐,分辨能力强。这对人的素质也是十分有益的。

参与合唱的艰苦训练,在集体演唱技能的不断提高中,个人技巧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追求艺术的完美,对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就是主动向困难挑战的意志磨练过程。合唱队员与独唱演员相比,没有炫目的光环,享受不到个人荣耀,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这与生活中不求闻达,只讲奉献的人是多么相似。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涵养,又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合唱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高级形式,它同时又是一种集体审美活动,合唱将教会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对待他人,使他们养成一种宽容与慈爱的情怀,从而成为高素质的文明的现代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合唱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改造社会道德风尚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