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音乐影响因素设计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音乐不是一个单一、孤立的学科,一个音乐演奏者不是单单具有音乐表现技巧就可以完全驾驭作品的,音乐的演绎过程是一种对作品的二次创作的理解和提升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演奏者综合素质的运用和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文章主要是从科学思维的角度论述与音乐表现相关的几方面因素,强调在音乐表现中数理思维开发的重要性,要实现科学理性思维与艺术感性思维相互撞击,树立个性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音乐表现综合素质科学理性思维情感内涵意志力演奏风格
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和聪明窒息了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音乐演奏,讲的是灵韵,“灵”指的是灵气,“韵”顾名思义指的是乐韵。孔子把乐的精神概括为“乐(音‘洛’)而不淫,哀而不伤”(《全书》第七册第343页)。由此可见,音乐是有灵魂的,而音乐灵魂的体现需要深层次的思维碰撞。现代音乐演奏,提倡凭借过硬的乐器技巧和基本功,融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演绎作品。但是,具有扎实的手指技巧,表演得令人感到软弱、乏力、空洞、无味的例子也为数不少。
音乐表现与哪些因素有关?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是首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条件,是演奏实力的基础;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对音乐作品的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也就是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演奏者的自身修养。音乐是一种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表演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完美的音乐演绎。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需要体验者具有敏锐的生活触觉,还要有多方位的综合素质和学识。
从演奏者的情感因素来看,演奏者体会音乐作品的灵魂精髓不仅仅需要从广阔的方面,特别是要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了解、分析和研究乐曲,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理性思维,包括对乐曲结构的分析、和声的揣摩,在艺术院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规范越来越多,个性、创造性、感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因为音乐的情感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演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理解和研究,并与之产生共鸣和情感的交流,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而演奏者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发展在这个方面上则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生活元素的堆积和感怀,得到磨炼与挫折,培养鲜明的个性发展,对传神演绎音乐作品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形下,发展学生的感性特征,使学生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去进行二次创造是十分必要的。
在音乐演奏中,情感内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演奏者的情感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感情基调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有灵韵的音乐诠释。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说,“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唯乐不可以伪。”儒家所提倡的雅乐中,讲究音乐的情是由内向外发出的,是发自内心的情感的释放与交流。而现代音乐演奏模式的固定和fpmfmpcrescdim等力度、速度的严格遵循,使许多学生的弹奏没有个性,千篇一律,甚至错音频频出现。考级(参赛、演奏)中许多学生都是事先背下弹奏内容与模式,这显然是许多学生来应付考试的方法。
真正的演奏是什么样的?陈比钢教授说:“业余选手有时弹得更美,音色更动听。”所以,真正的演奏不是机械化的演奏模仿和复制,更不是空洞、乏力没有激情的音乐表述,而是一种综合学科知识与艺术科目理论交错融会后发自演奏者内心的感触,一种理性与感性的撞击,沉稳与灵韵的交融。学习的过程是苦中有乐的过程,综合知识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把这种坚韧顽强的精神运用到音乐中,则是另一种完全异于模仿的、具有鲜明演奏风格的、音乐灵气的表现。
从演奏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意志品质角度来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面,对一个人专业上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钢琴演奏者而言,这一点越加显得重要。现在的钢琴学习者,有些是单一的进行钢琴练习,从小开始偏科,思维越来越狭窄,知识结构越来越简化。单一的定向性思维扼杀了许多钢琴演奏者对音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动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大量的知识结构的积累和严格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没有独立的创造能力、思考能力。这种练习只会扼杀学习者早期思维中所具备的天然的敏感和直觉力。
从音乐教育的智力开发角度来看,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而音乐/节奏智力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歌唱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在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等人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各种智力因素也是融会贯通、关系密切的,它要求演奏者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综合发展,在这其中,音乐与数理逻辑的关系更为密切。现代音乐教育,尤其在各大音乐院校中普遍缺乏数理知识的教育,甚至淡化数理教育,形成学音乐的学生普遍数理思维和逻辑思维较差,智力开发片面、不充分。数理知识是综合知识的基础,很容易造成学音乐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意志力较差,对作品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表演缺乏思想和灵气。尤其依赖书本上或者导师的指导和理解,或者模仿音乐会上的演奏家的演奏风格,缺乏自己的认识和个性,演奏平平,缺乏闪光点和灵气。除此之外,音乐与数理思维的关系还体现在音乐作品的创作和体裁结构上。
在《罗忠镕十二音作品技法研究》一书中,文章以罗忠镕的十二音作品为研究对象,以音乐形态学分析为路径,分别从音高组织逻辑、音相逻辑、曲体组织结构、复调思维等方面对音乐作品的结构途径和组织方式进行了研究。其中,数理逻辑存在于音乐事件的各个层面,是音乐作品整体动态结构中重要的活性结构因素。其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音乐中的节奏形态和节拍的运动与组合关系,等比、等差的数理思维以及对于各种非格律化的、节奏紧张度的调控是罗忠镕十二音作品中具有特征性的数理逻辑。由此可知,艺术思维也要靠逻辑的激发。科学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过程同样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大脑的工作性质来讲没有什么区别。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纵观古今历史,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在音乐方面也有一定造诣。
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公式组成。”爱因斯坦常常和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拉小提琴,普朗克弹钢琴,这两位科学家在一起也常常交流音乐技巧,科学美与艺术美在他们心中是相通的。我国也有一批热爱艺术的科学家,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就是李四光写的。1920年,李四光在巴黎创作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叫《行路难》。李四光的夫人是音乐家,钱学森的夫人也是音乐家。钱学森80岁时,中国政府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钱学森在致答词时就说到是夫人的艺术氛围启发了他,提供了新的思想,使他少走了不少弯路。他有句名言:“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现代美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内容,一是技术美学,二是模糊数学,即在模糊数学诞生后用它来处理美学问题。这两个都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
由此可见,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着不同的一面,但更有相通互补的一面。科学与艺术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无论从演奏者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音乐实质的要求来看,只有同时掌握这两种思维,才是全面的对音乐的诠释方法。音乐演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演奏者自身感悟和气质的展现,而音乐诠释更是一个综合知识和技巧的运用。这就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全面的、多层次的知识,敏锐的生活触觉和坚毅的个性特质,所以单一的教学体系是难以适应现代演奏技法的要求的。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开发和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时代对音乐院校的要求,不要忽视对数理思维的培养和意志力的考验,才能培养出具有独树一帜演奏风格和鲜明个性的音乐演奏者。
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M].104—107.
[2]孔子.礼记·乐记中乐本篇[M].
[3]全书[M].第六册第1006页,第七册第343页.
[4]黑格尔.美学[M].
[5]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M].
[6]奥地利音乐美学家、评论家汉斯立克(E.Hamslick,1825—1904).论音乐的美[M].
[7]王瑞,罗忠镕十二音作品技法研究[M].
[8]朱光潜.谈美感教育[M].
[9]加德纳.智力的结构[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