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术作品题材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术作品题材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美术作品题材管理

内容摘要:人体题材的美术作品,具有双向审美效应,既有人体的美,也有作品的美;既有瞬间的美,也有永恒的美。人体的美激发美术家的创作欲望,同时,人体艺术品又对人体的审美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体题材美术作品双向审美效应

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常被一些人体美术作品打动,赞叹与遐想接踵而来:“裸体的维纳斯像一粒珍珠一样,从贝壳中站起,升上了海面……洋溢着青春生命的肉体,美丽娇艳的鲜花……这是被认为美术史上最优雅的裸体,并不像后来某些威尼斯画家所倾心的那种华丽丰艳、生命力过剩的少妇,相反,她却是那样纤长而略显柔弱,身体虽是已经成熟的少妇,而面容却带有一种无邪的稚气。”①这就是人体美术作品的魅力,让人无法不产生美的震撼、美的愉悦、美的联想。人体的美与作品的美合二为一,使美术作品的造型达到了美的极致。

从美术产生的那一刻起,表现人体美的作品便应运而生,较早发现人体美并表现于艺术的是东方人,是两河流域的西亚人、尼罗河两岸的古代埃及人。更远一点,两万多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产生过裸体雕刻。较早的裸体雕刻、岩画也许表达的是原始人对生殖的崇拜。人的身躯非常匀称、灵敏、稳定,可以从事各种复杂的劳动;人的形体肌肉,是那样的饱满和有韧性。人类在不可抗拒自身的美的面前,不能不去表现它、赞美它。于是美术与人体很快形成了亲缘关系,人体便成了美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体现。

人体美借助美术得到了艺术的表现与永久的存留,美术作品由于人体的美而达到美的极致,绽放出迷人的风采。它们的结合,是对美深切的呼唤;它们的结合,具有可贵的双向审美优势,产生了强烈的双向审美效应。

一、完美的造型与绝妙的构图有机结合

在自然界里,人体结构是最完备、最美的,富有生机和力量。人是活的机体,有块有肢,有头、手、脚,有硬骨与软体,是极复杂又极微妙的完整结构,其间交织着形体结构的稳定感和运动感,这是造型美感的基础,它们是基于科学的生理结构。我们观察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比较各式各样的形象,有的看了感到舒服,有的不舒服,这些感觉的产生,都与人体本身的生理结构是分不开的。人们欣赏美,多半源于人体本身的美,凡是违反了人的生理机能和动作规律,违反了人的基本结构,就会感觉不舒服,就不美。造型美的基本因素,如均衡、对称、变化统一等等,都存于人体中。然而,人体的美如果没有美术作品为载体,由艺术家们对人体美进行再创作,人体的美便不会如此地打动人。古希腊的人体雕塑是举世公认取得辉煌成就的。然而“假使有人觉得今天的希腊人很少像古代雕像那么完美,那是因为他不了解,古典艺术根本不是真人的如实描写。”②这是由于艺术家对生活和真人作了敏锐和深入的观察,综合了生活真实后创造和设计了一种提高和理想化的美。19世纪初古典主义画坛中安格尔创作的《泉》,是一个手托水罐成正面姿势站立着的少女形象,对这幅画稍加注意,就可以觉察出那栩栩如生、简单明快、美妙无比的特征,然而经细心的人体美学专家分析就会发现,少女的形象与真人有许多不相符的地方。“如果我们把这个姑娘想象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就会觉察出她执掌水罐的手势显得那么费力和多么不自然。”③但是这种姿态却又显得十分的美丽,这是因为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的形式,姑娘、水罐以及倒水的行为都被完全地展示出来,它们被一个个地在画面之内合理排列开来,这完全合乎埃及人的绘画方法。既显示了埃及绘画中所具有的清晰性,又消除了现实主义绘画中对姿态的过分强调。因此,这幅画所展示的体态形象的基本构造是合理的。在欣赏《泉》这幅名画时,我们会被这个创造出来的形象所感染,却对形象所展示出来的创造性、设计性完全意识不到,这就是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它在成为人体美的载体时,同时展示出美术在视觉美感方面的设计,激发了观众对理想美的追求。“安格尔所画的姑娘竟会让观赏者忘记了是在观赏一件艺术品。”④安格尔创造出来的形象使人觉得少女就应该如此,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的地方,这让人不能不惊叹完美的人体造型与绝妙的构图结合的审美价值,因为它全面地表现了生活。

二、瞬间与永恒的魅力同时展现

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中的人总是运动着的,人体美通过许多动作表达出来。古希腊那些让人赞叹不已的人体巨作是艺术家们捕捉到了优美造型的那一刹那,从而形成了永世不变的理想形态。米隆创作的《掷铁饼者》就是这样一件运动员优胜纪念碑。直到两千年以后的今天,它还被当作体育运动的最好标志。米隆选取了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前的一刹那,就是所谓“引而不发”的状态,处在矛盾的高潮中而显得更有吸引力。在这静止的雕塑中,作者把握了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以达到在人们心理上的“运动感”。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增加了人们对“发射”的联想。铁饼和头部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落地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所有这些都显出了创作者精湛的艺术匠心,让观者欣赏到了运动瞬间的人体美,而雕塑本身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完美艺术品,展示出永恒的魅力。

这种瞬间优美与永恒展示的双向审美优势,应该说早已被艺术家们所发现。法国画家马蒂斯作于1910年的《舞蹈》,表现的是五名肌肉健美的女子,在蔚蓝色的天空下,碧绿的草地上,手牵手围成一圈,蹁跹起舞。她们意荡神迷,尽兴狂欢,双足弹跳疾驰,体态刚健有力。除一人外,她们面部均已隐去,但内心的激情通过人体舞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是人体动感瞬间造型恰到好处的审美效应,画家使用冷色的背景映衬着暖色的人体,人物如浮雕般凸出画面,成为永恒的艺术品。

三、人体美与作品美的双向审美效应

美术中人体题材的应用,不仅散发着极强的审美趣味,而且人体艺术品对人体的审美意识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现代人为追求美感进行全民性的健美运动、塑身运动,这种对美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希腊人体雕塑有一些关系。健身厅墙壁上的大力神画像反映了人们对古希腊人体雕塑美的无限向往,人们希望自己的身躯能像艺术品一样完美无缺。这种引导的作用体现了美术作品审美的价值。“古希腊人雕塑艺术品最大的成就,是对于人体美的发现。”⑤对这种美的发现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基于古希腊人“健全的精神必然寓于健全的身体”的信念下。这种信念的形成与艺术品提供的强烈美感是分不开的。现代人在这些人体雕塑与人体绘画面前,感受到了美,这些艺术品也就反过来为现代人追求形体美提供了参照物,刺激了人们追求健美的意识,激发了人们欣赏人体美的审美情趣。

人体的美感让艺术家产生创作的欲望。著名人体美学专家陈醉先生曾对人体美下过定义:“人体美是以美感为存在形态的性感、美感和羞耻感的统一。”⑥人体美,不仅仅具有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规律,而且还具有许多其他心理上的因素,这一切引发了艺术家对人体美的创作激情。艺术家们出于对人体美不同角度、不同因素的欣赏,创作出许多作品。人体美与美术作品的这种双面回应的审美价值实际是艺术发展之必然,物质与意识因果之效应。

人体选用美术作品作为载体来传达美的信息比选用其他形式更合适。如电影、摄影、舞台艺术等,能排除其他艺术形式的不便与不合时宜,能更含蓄或更直接地表现人体美,能将人体美发挥到极致。美术作品选用人体为题材,更能表达自己的优势,使美术作品增加了形式的美感和展现美术作品的迷人魅力。雕塑《梅罗的维纳斯》,我们习惯称《断臂的维纳斯》,这件几乎人人都熟悉的作品,其审美价值几乎超出了审美的本身。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认为这件作品“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不容怀疑”。⑦因为雕塑表现的半裸女性“沉静的表情里有一种坦荡而又自尊的神态。她不是他人的奴隶,所以无须故意取悦或挑逗别人;她也不想高踞于人们之上,故也毫无装腔作势、盛气凌人之感。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以及完美的人对生命自由的向往”。⑧作者也许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具有如此大的价值,没有想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作品还能散发出巨大的能量。人们在体味这件艺术品的价值时,没有想过是人体的美还是作品美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在审美的感觉上,人体的美与作品的美,是不分你我的,是浑然一体的。观画即是欣赏人体,欣赏人体就是看画,这种双向审美效应自然天成,不着痕迹,具有美术作品中其他题材无法代替的美学价值。

注释:

①②④⑦⑧迟轲.西方美术史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③⑤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⑥潘耀昌编,陈醉.裸体艺术十年[A].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C].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