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表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表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表现

1植物色彩构成应合理

植物的色彩是通过植物的各个部分而呈现出来的,如树叶、花朵、果实、树皮等·同时,植物的色彩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变化·植物配置中的色彩应用,应与其它观赏特性相协调在设计中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的作用·色彩具有明度、纯度、色相三种属性,在植物配置时我们可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调配,使植物种植更具艺术性·

1·1同一色相的配色

在自然状态下,植物的主要色彩是绿色,在应用中绿色植物是应用最多的材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如处理不好,体现不出景观的变化,缺乏对比,易造成组景过于单调、无味·因此在应用中为消除因同一色相造成的单调、无味,可借助植物的其它属性如体量、姿态、质感以及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属性来进行调节,可产生好的效果·北京紫竹院公园内有一树丛,由绦柳做背景,前有圆柏7棵,白皮松2棵,还有黄杨球、沙地柏若干棵,下地为草坪,其植物的基本色相都是绿色,但在配置由于从体量、姿态、质感、明度、纯度等方面进行了调节,所以产生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1·2植物类似色相的配色

在12色相环中,位于90度内的两个色相(三格之间)为类似色·仍属于弱对比,这一对中的颜色属于一个大的色相范畴,但有不同的颜色倾向·如绿与黄相配,绿与蓝相配,其特点是能产生安静、宁静、清新的感觉·如颐和园、圆明园中在湖边都种植一些高大的绿色植物,植物的绿色与湖水的蓝色相衬让游人如进入一个清新、宁静的天堂·

1·3植物邻补色相的配色

在12色相环中,位于90度外,150度内的两个色相(五格之间)为邻补色·属色相的强对比,有明显差异,但还是可调和·如红色与黄色相配,这也是我们的国旗色,这种色相相配能表现出色彩的丰富,能产生兴奋、节奏感·这种色相的应用在国庆等节庆中用得比较多,如应用一串红与黄色菊花组成的花坛、色块,能产生热闹的节日气氛,而且使植物组合更具有活力·

1·4植物对比色的配色

在12色相环中,相对的色为对比色·它们的对立性促使对比双方的色相都更加鲜明,如红色与绿色搭配,红色显得更红,而绿色显得更绿,它们的性质虽然截然相反,但在视觉上却相辅相成·在传统的种植设计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配置手法就是桃红柳绿,水边种柳,柳边植桃,以柳为背景·红花更要绿叶扶,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在应用这种对比色配色时要注意这两种色的面积大小,面积大小不能一样大,否则易产生不雅致,这也更能体现出为什么是红花要绿叶“扶”了·

2植物姿态的组合灵活

姿态是植物整体的形态,是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之一,有时虽然它的观赏特征不如其个体大小特征明显,但是它在植物的构图和布局上影响着统一性和多样性·植物姿态基本类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水平展开形、圆球形、尖塔形、垂枝形和特殊形·每一种形状的植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以及独特的设计应用·

2·1主次分明

在一组设计中,姿态的组成不应太多,要根据设计意图选用合理的姿态类型,要主次分明,以某一种姿态为主,点缀其它的姿态1-2种,大空间则可多些·杭州植物园水池旁有一组由落羽松、羽毛枫以及稍远处的樱花组成的景,在这景中,落羽松是主景,它的垂直向上姿态与水池的水面形成对比,再配以羽毛枫和樱花的卵圆形姿态,则形成了一个优美的组合·另外还可利用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年龄期姿态的不同进行组合·如上海植物园的棕榈园用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棕榈进行组合的,既消除了单调感,又有主题·

2·2姿态情感

不同姿态的植物都传递着一种心理上的涨力,在设计中应体现这种力的基本性质·如垂直向上型的姿态,引导人的视线向上具有高洁、崇高、权威、向上、庄严的情感,针叶树的柏常应用于严肃的烈士陵园·清华大学校园内高耸的钻天杨,使莘莘学子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海洋的广大,促使自己不断地去探索·

2·3协调环境

植物姿态的应用的好坏,除了植物之间协调外,还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展开形植物能和平坦的地形、平展的地平线和低矮水平延伸的建筑物相协调·若将该植物布置于平矮的建筑旁,它们能延伸建筑物的轮廓,使其融会于周围环境中·有时为了突出环境,还可利用对比的方法来强调,也能起到较好的观赏效果·如杭州花港观鱼的牡丹亭旁的植物材料的应用,为了能让游客在远处能看到牡丹亭,植物的选择主要用的是一些无方向的卵圆形姿态的阔叶树,而不是垂直向上的针叶树,这样亭子的顶部尖尖的突出周围的树冠,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使游人在远处就能发现牡丹亭·

3植物空间构成要丰富

在运用植物构成空间时,如同利用其它设计因素一样,设计人员应首先明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放、半开放、冠下、封闭、垂直等),然后再相应的选择植物材料和组织设计·植物是有生命的,是会不断生长的,因此植物构成的空间应包括平面的和立面的空间,即由林缘线和林冠线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植物空间·

3·1平面空间构成

首先根据立意要求,确定主调树(骨架树)的位置,进行空间的划分,其划分可分规则式和自然式,在进行空间划分时,要做到虚实结合,有空有密,甚至可利用植物所特有的落叶与不落叶来创造别有风味的空间环境·在平面构图中林缘线的曲折要富有变化,可利用林缘线来创造大空间中有小空间,增加空间的层次,使空间更有情趣·杭州柳浪闻莺馆前的大草坪就是利用垂柳、樟树、枫杨、桂花等植物材料构成的既表现出植物形态、生态与神态美的植物空间,又能让游人感受到空间辽阔的气魄·

3·2立面空间构成

现在有很多设计只重视植物的平面设计,而忽略了植物立面的效果,平面图非常漂亮,种植以后才发现与设计效果大相径庭·因为树木有高低的不同,还有乔木分枝点的差异,这些都不是平面构图所能表达的·

立面构图的林冠线处理能影响人的视线,能产生空间层次上的变化,如再结合地形的变化,则更具有美的表达·杭州花港观鱼东北面有一植物空间,北临西里湖,南临公园主干道,十三棵垂柳疏密相间,自由错落地布置于地势倾斜的岸边,游人从远而近,慢慢接近水面,视野逐步展开,步移景异,直到岸边,才能看清苏堤横斜水面以及三潭印月全貌·在立面构图中要做到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动势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这样才能使整个布局既有变化,又不呆板,空间层次更丰富·

4植物质感的调和不可忽视

植物的质感是植物的重要的观赏特性之一,是植物的可见或可触的表面性质,质感不同,人们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如革质叶,质较硬,有强的反光性,可以产生华丽高贵的感觉·叶皱多毛的树如枸树、毛泡桐等能产生粗犷的感觉·植物的自然质感大致可分为粗质型、中粗型及细质型·

4·1合理使用不同质感类型的植物材料

在一个范围内,质感种类太少,则无味、疲劳、单调,但过多,布局又会显得杂乱,对于较小的空间来说尤为重要·大空间中可稍增加粗质感植物类型,小空间则可多用些细质型的材料·粗质型植物有使景物趋向赏景者的动感,使空间显得拥挤,而细质感植物有使景物远离赏景者的动感,会产生一个大于实际空间的幻觉·

4·2过渡自然

在布局中从粗质型到细质型的过渡不要太突然,否则易造成布局的零乱,一般可用中质感的植物进行过度,也可以在过渡过程中粗质植物与细质植物慢慢互相渗透,最终完成过渡·如在小径两侧分别种有雪松林和桂花树林,两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路的两旁会显得差异太大,为消除过大的差异可在小径边的雪松林中种几棵桂花,在桂花林边中种几棵雪松,使它们在相接的地方互相渗透,自然过度·

4·3与环境相协调

当植物与建筑或其它构筑物配合时要考虑质感·如广玉兰种植在砖墙前就不合适,砖因与广玉兰的叶片大小相似,质感接近,没有对比,所以效果单调,不活跃,就如同火棘配植在红墙前,红果、紫叶与红墙缺少对比,得不到突出的效果·

5植物配置应体现文学意境

5·1含蓄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北京紫竹院公园是以竹子为主景的公园,其在大门入口的植物设计中则巧妙利用竹子点题·而今,有许多好心肠的人,惟恐游人不了解,在熊猫馆前塑熊猫,其实可利用与熊猫联系密切的竹子来点题,则更让人渐入佳境,趣味渐增·

5·2树木成“林”

园林中有“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植物配置也可以少胜多创造三五成林中“林”的意境,这在我国传统园林中用得较多·植物空间要创作“林”的意境,树种一般宜选用高耸,干挺的高大乔木,种类不宜多,数量也不一定要多,最少10株左右,自然栽植,还可借用周围环境中的小丘、溪流、山石、小品更能增加山林趣味·

5·3引入文学诗词

以诗情画意写人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一个特色,也是中国园林的一种优秀传统,它既是中国现代园林继承和发扬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园林中植物景观风格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中,人临其境,面对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即使真的没有荷风,也能感觉风在其中·

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不同,但要都遵循美学的原则·现代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园林植物,如何使园林植物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功效,让人们在美的环境中生活,是还须每一个园林工作者不断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