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教育融合模式构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融合模式建构的基础
艺术教育融合模式,是指在艺术教育中,将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体、现实与理想、宏观与微观有机的融为一体,来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科学与艺术、学科与学科间的诸多问题。借助于融合教育模式,搭建一个健全人格培养的教育平台。任何教育模式的提出与确立,取决于其自身的规律,同时也是对前人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它即是时代的科学、文化的现实反映,同时也必须旗帜鲜明的为时代服务,绝不是主观杜撰、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艺术教育融合模式建构基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基础
当今世界是以映像语言为媒介、文化心理为工具的网络经济时代。文化生产力与知识经济的强势己完全渗透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层面,文化要素己转化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生产力。艺术的“文化转型”显形为以科技为依托、美学为规范、创造价值为内容的知识产出结构的生成。在现实世界中,对于各门学科的研究,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刻,任何一门学科想从自身的角度来揭示其全部规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其本质就是一类知识与另一类知识、一门学科与另一门学科“融合”的结晶。艺术如此,艺术教育模式也是如此。
(二)教育基础
如果说孔子《六艺》中“礼、乐、书、数、射、御”是多学科融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的经典,那么他在《论语》中所述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其“礼”———方法、规矩,“和”———融合、混合,这可以说是我国关于融合教育方法融合最早的精辟论述。无独有偶,在西方的古希腊也有《自由七艺》之说,充分的显示出了融合教育模式深远的共性教育基础和普通性原理。
(三)文化基础
中国的儒道思想把艺术审美同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人生境界联系起来,崇尚舍弃功利纵欲的享乐,追求清静、自然、恬淡,超然到无为状态之美。由董仲舒“天人知际,合而为一”演变成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及庄子的“物我交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至高的美学理念境界,其本源就是追求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的融合。通过“经世致用”的学用结合以及“格物致和”的心物感应,附之以“行中以思”“思中以行”的知行并举的辩证关系,完整的架构出了融合模式“全人”塑造的文化平台和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
(四)艺术基础
艺术教育对“心智与情感”能力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假物济事”“以物传情”的典型的艺术行为语言,来达到“景物交融”“融会贯通”的境界。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艺术理念的实质,就是指主观与客体的契合统一。把艺术审美由外部世界引入到内部世界,将对客观物象的认识升华到主观感受与情感的抒发是艺术表现的独特手法。无论是艺术的创造或是艺术欣赏,追求的“心/物”“技/艺”“赏/用”的完美统一,就是对“融合”的完整诠释,从本质上显映出了知识产出中能力结构生成机制的原理。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的高层次应该是艺术的层次”。在社会发展日益依赖于“全人”的知识创新、行为创意的“知识消费”时代,通过对融合教育模式的探讨,试图勾勒出了一条生产“全人”的特殊产业结构及所需要的基本生产模式。
二、融合模式的建构的内容
依据融合模式建构的理论,其融合内容可分如下四个方面:
(一)学科间融合
知识经济时代显现为物质精神化、工学技术文学化、信息产业美学化的时代特征。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全人”培养的“知识综合构成”的学科理论。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己成为知识产出的一条基本定律。艺术教育尤其是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必须通过“融合”教育模式才能将艺术与其它学科有机的联系,将艺术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各门学科的教育之中,使受教育主体全方位的掌握其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规律。也只有将艺术根值于各个学科之中,才能真正使艺术教育起到对科学知识教育的促进和互动作用。融合教育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定向、单向、纵向思维的束缚,注重横向、跳跃、甚至是逆向思维方式,才能培养出想象力丰富、创造力新颖,会用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间的融合
艺术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虽然艺术教育课程种类繁多,但是它们都是“全人”塑造不可缺少的材料。艺术教育课程间即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即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艺术教育课程之间,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必须通过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建立“异曲同工”完整的综合艺术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现代科学与教育研究的成果,为课程间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西方教育家豪斯曼(Jerome•J•Hausman)指出:“就像语言教学能把听、说、读、写综合起来一样,艺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艺术教育应融合为综合艺术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能从一种艺术形式的角度去审视另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全面地掌握并感悟艺术的真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的“通感”心理现象,也为艺术课程间的融合提供了佐证。审美意义上的“通感”不仅是一种生理感觉,也是一种深刻、复杂的心理活动,“感官的借代”通常表现为“耳中见色”“眼中见律”等借代现象,它形成的前提因素是产生“通感”的主体,应具备相应的、基本的综合艺术审美经验,才能“有感而发”产生联想与联觉。艺术教育课程间的融合,将成为受教育主体的内心体验与情感开发的催化剂,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达到“假物济事”“以物传情”的审美境界,在不断的感悟与体验中使主体的审美经验与创造才能得以发展。
(三)教学间的融合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教学相长”,艺术教育相对其他学科更需要“教”与“学”的融合。这种教学间的融合往往产生于教师和学生的有机互动交流,艺术教育应认识到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的,学生同时也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才能真正的接触艺术、融合艺术,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在艺术教学中,应把握学生参与的特点,及时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发现学生的艺术的灵光和亮点,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教育教学间的融合在课内和课外都可以开展。课内,应采用互动型教学方法,以集体讨论、自评互评等方式展开交流,拓展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艺术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对艺术的感悟,培养培养艺术实践能力。此外,学校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与学生交流讲学,让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广范围的参与学习。这种教学间的融合、互动、交流是融合型艺术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四)社会间融合
艺术审美除了其精神功能之外,还有极强的实用功能。艺术教育与社会间的融合,一是指艺术教育要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结合,二是指艺术教育要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功能为主的审美与创造相结合,即指社会各个层面和行业的美学行为参与。在知识是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劣,不仅约定了生产方式,还会直接影响经济结构。“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必须为国民经济与现代化进程服务。“闭门造车”的传统教育模式,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艺术教育即要注重“形而上”深层文化底蕴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形而下”的社会实践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资源间的融合
艺术教育资源间的融合,是指学校内部及社会各界的人力、设备、图书、场地、网络等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包含着不断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涉及面广,无论是人才和物力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但是,通过采用资源融合的模式,可有效地将校内的专业艺术院系、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团委等部门的艺术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其提高使用率,更好的服务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学校的有限资源与校外社会各界与团体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资源共享的“融合”机制,以解决师资与设备不足的矛盾,更好的为艺术教学服务。
综上述所述,艺术教育融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行的艺术教育模式的补充,力图解决一些教学中实际问题。显然,它仍存在着许多不足,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发展和验证,仅靠几种教育模式或教学方法的建立,都无法从根本上推动艺术教育长足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还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艺术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