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艺术课程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现状
学校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重点在对社会精神弘扬和对文化进行传承,使之被更多人所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品格,从而影响一个人待人接物,处世方式,进而塑造民族品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在着意系统性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从中国古代雕塑逐步过渡到现代雕塑;再从中国雕塑艺术过渡到外国雕塑,同样地,外国雕塑也是从古代介绍到现代。这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并区分古今中外雕塑风格,了解各自特色有很好的帮助。但是问题也显而易见地摆在我们眼前:以第四课第四课外国古代雕塑为例,其所包含内容之广,完全可以扩展为一整学期的课程,仅仅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艺术,就浩如烟海,让人数不胜数,即使每个作品只是看上一眼都要费上几天的功夫,更何况,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要做到“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呢?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只能导致课堂流于形式而不讲求实际,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浮于表面。无法去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美感,更不用提从中得到美的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引领学生进入学习领域的引导者。对于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课程知识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有效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其学科课程,更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在学校开设艺术课,是为有机地衔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教育,一方面为培养艺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更主要的任务是为激活广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和品质。艺术教育从形式上不能仅限于一些技巧性的训练,如音乐课不止要教学生学会发声,识谱;美术课不止要学生认识几幅名画,而且从内容上看也除了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狭窄的门类,更应该使学生理解艺术之美的真谛,触类旁通,能够欣赏美。通过欣赏艺术的美,达到完善自己人格的目的。当前学校艺术科目的处境是相当尴尬的,因为艺术类课程不是考试科目,所以每周仅有一课时。学校对艺术类课堂的不甚重视导致教师,学生忽视处之,称之为“小科”,而且多数被主科教师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由于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选择报考艺术类科目,到了高中再重头开始恶补专业课的知识。然而这样短期大量的摄取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未必有益。大学艺术教育也就变成了专业教育,变成了专业的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和舞蹈学院。这就把艺术变成了纯粹的记忆,是技能,而不是艺术。
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学生对于艺术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和创美,艺术的创作和表现,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和谐的情感,需要宁静的阔达的心态。所以,首先教师要对艺术有一个基本的看法:这是一些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知识。掌握它们,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要使学生领悟到艺术是很重要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不可或缺。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教育目标即:艺术并不是需要我们描述,或者说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它没有明确的硬性要求。而是要通过艺术作品形成一个看待,评价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观点: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去做事情,怎么样唱歌跳舞和表演,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但我们可以欣赏艺术家所做的事情,为我们做事提供一些帮助。
三、艺术教育课堂应该如何开展
教师要“开发”学生的舞蹈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最重要的是艺术鉴赏能力。要帮助学生来用艺术表达自己的心情,把艺术当成的终身的兴趣,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人格修养。所以教师实际在教学中应创造一种艺术和品位,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对艺术的渴望去欣赏艺术。以期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艺术教育并不只是在学校,而是终身的。是我们表达自我的一个渠道。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主要要关注几个领域:教师在做任何教学大纲时,教师不仅仅要鼓励学生去欣赏一件作品,而是培养他们自主去创造一个作品,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也就是在欣赏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然而不要忘记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们对艺术的实际了解,即要知道学生的基础在哪里。要保护他们在这方面的自信心,同时在欣赏和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阐述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在情景中能理解和交流,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交流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综上所述,当前高中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无论对学生当前的事业拓展,知识能力开发,还是对学生终身品格的形成都是不利的,亟待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