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从芥川龙之介作品看其独特艺术风格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芥川龙之介1882年3月出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生母于生下他八个月后猝然精神失常,后被其舅父芥川道章收为养子,改姓芥川。芥川家是延续十几代的武士家族,舅父喜欢南画和俳句。其居住地是江户时代文人墨客的汇聚地,芥川自幼生活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芥川天资聪颖,少年时期熟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大学时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并参加了“新思潮”文学组织。后在夏目漱石的指导下,取得了文坛上的名声。1919年,芥川加入“每日新闻”社,专门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以芥川为首的“新思潮派”开始每况愈下。当时芥川体弱多病,神经衰弱等多种病症接踵而至;另外姐姐家庭的变化,使得家中经济负担加重;担心母亲精神病会遗传给自己,又使得他精神负担很重。在多重压力下,1927年7月,年仅35岁的他在家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他是一名多产的作家,被称为文坛“鬼才”。其一生创作时间仅仅13年,却问世了短篇小说148篇,小品55篇,随笔66篇,以及大量的评论、游记、诗歌等。《傻子的一生》是其遗作之一,有人称之为随想集,也有人称之为近似自传集。该作品中诸多地方映射的是芥川本人的一生。本文仅从以下几点探析其晚期文学作品的几点特征。
一、篇幅短小精悍,却极具韵味
《傻子的一生》这部作品中,内容共分成51部分,因为每部分都使用了极其简练的措辞,多由一两个小段落构成,甚至其中有几部分仅仅由一两句话构成。例如第16部分全文是:“他枕着散发玫瑰叶香的怀疑主义,读着阿纳托尔•法朗士的书。可是,他没有注意到枕中还有半人半马神。”第29部分全文是:“那是一把铁制酒壶。这只细纹酒壶使他懂得了‘造型’的美。”如此寥寥数语就结束一部分,因此难以称之为章节,此处姑且称之为片段。短短几句话,似乎是轻描淡写,却又意味深长。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如此短小精悍的篇章结构,除了俳句之外恐怕实不多见。尽管笔墨不多,却处处彰显出芥川龙之介文采的高超之处。每每读来,均有让人回味无穷之处。在第1片段中“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成为众多读者大家赞赏的绝妙之笔。尽管是唯心的思想,却也体现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抗心理。而且这种唯美主义的思想倾向对后来的很多作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第37片段的一首小诗:“草笠随风舞,飘摇落道旁;我名何所惜,但愿君名扬。”遇到了才力与自己相当的女人。在摆脱心灵危机之际,写出如此有特色的内容来得以自我解脱,不仅体现出其信手拈来的文学造诣,也体现出写作中情景交融、包含韵味的写作特色。文中如此耐人寻味之处比比皆是,这也堪称芥川晚期文学作品的特征之一。
二、善于运用忧郁的场景描写
在文章的片段中,很少见到令人兴高采烈的场景描写,或者说几乎见不到他轻松愉悦的情景,几乎所到之处均为凄凉、阴森、令人忧郁的场景。倾斜的房子、淋雨的柏油路、仰望冒着火花的架空线、摆放着的尸体、人力车跑在冷冷清清的阴天的乡间小道上、彩色剥落了的佛像、散发着牛粪味的小路、火灾后的废墟……很多片段都是主人公置身于令人郁闷或令人窒息的场景。就连夜幕下刚刚结婚的夫妻的谈话也变得喜忧参半。妻子抱着孩子含泪说:“那边有一只船。”回答是:“嗯。樯杆断了的船。”我们每每阅读至此,都感叹作者对悲伤表达的高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一切一切,都入目三分地为描写心中的凄楚作铺垫。“悲伤”笼罩着他的生活,因此要么目睹令人恐怖的场景,要么遐想使人悲伤的一草一木。作为芥川龙之介的遗稿,如此多忧郁的景致,显示出他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是细致入微的。悲情悲景比比皆是,同时也显示出他对世态炎凉的绝望之情。自身身体的每况愈下,家中琐事的烦心,事态的炎凉……悲伤似乎无时无刻不在缠绕他,这也是他积极寻求解脱途径的一大因素。
三、多用联想、比喻的方式在文章的51个片段中,还多处运用了联想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虽然不是刻意地精雕细琢,却因为由此及彼的丰富想象或比喻而增添了作品的文采。由运货马车想到割去了耳朵的荷兰人,由军舰联想起了荷兰芹菜,由玉米联想到神经进而又想到受伤害的自画像……在其生活中,任何一丝一毫的物品都可以引起他的联想。其思维之活跃,神经之敏感,描绘之独特,联想之丰富,是其本部作品的又一特色。可是,联想到的美好事物并不多见,甚至离奇怪诞的联想跃然纸上,又足以证实其悲观厌世、万念俱灰的思想情境。将书籍比喻为世纪本身,将自己认定为黑黝黝的大发电机,将盛开的樱花看做败絮,将枕头比喻为怀疑主义,将空地看成与高尚的风景画没什么两样,将婴儿的气味比作鼠崽子……比喻与联想有着诸多接近之处。由此及彼的触景生情,作为芥川龙之介的遗作来说,确实值得认真剖析。虽然,在芥川晚期的诸多观点中,由于受多方影响,变得唯心,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凸显了其思维的不正常:过于悲观、厌世、无望,可是也显示出其笔法的精湛之处。即使表现生活的无望,也是使用轻描淡写的比喻或联想的手法,用极少的笔墨就将内心的苦闷表达得若有若无,耐人寻味,颇有一种婉转悠扬的哀伤的乐曲的味道。
四、突出表达了人物的矛盾心理
在《傻子的一生》这部作品中,在表达作者心理活动方面,除了侧重于阴郁的场景烘托外,还突出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使得文章各个片段虽短,措辞却也非常精辟。第3片段中“莫非相爱的人就得彼此折磨吗?”,即使抛开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也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语,而芥川当时是因为与自己最亲近最爱的人———姑妈争吵而想到的这句话,既反映出其内心的苦楚,也透露出了一丝无奈。第9片段中,目睹尸体不够用时,那种欲言又止的话语“如果尸体不够用,我就会没有任何恶意地去杀人”。虽然此话只能在他心中永久存放,但是也体现出其内心世界的不平静:对世态炎凉的失望,自己的无奈与彷徨。第14片段中“与其是自己要说的,不如说是姑妈叫他说的”,就因数落妻子的一句“刚来就浪费可不行啊”,虽然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一句没有招致任何严重后果的话语,却使得主人公内心不安,体现出了自己面对亲人时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在妻子、姑妈面前自己的无奈与后悔。第24片段中,面对妻子生的男孩,那种“为什么这娃娃出生了呢?生到这个充满世俗之苦的世界上来……为什么他命中注定要有我这个爸爸呢?”,更加体现出了内心矛盾复杂的情感,本来是好事一桩,但是在此时此刻,自己自身难保的情境下,如何能够给予孩子应有的幸福,这也是他苦恼的一粒种子。作者的诸多矛盾心理的描述,虽然是只言片语,但是却反映出作者内心世界的诸多苦楚:(1)自己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多种病魔缠身,甚至过着半卧床的日子坚持写作,难怪作品中处处呈现忧郁气氛;(2)担心母亲的精神病传给自己的恐惧感,使得心理负担日益加重;(3)姐姐家失火,姐夫卧轨,姐姐一家投靠芥川,家庭状况成为他的一项负担;(4)因为自幼心理的阴影,一直不善于交际的芥川在处理与家人和亲友的关系方面束手无策,也使得他焦头烂额;(5)社会的动荡,昔日诸多好友顺势改变航程,而自己却难以解脱……滚滚而来的诸多苦闷,足以使其丧失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
五、作品中多处彰显了学识渊博的学者风范
芥川龙之介的每一部作品都彰显出其渊博的学识。在《傻子的一生》中,既包括传统的内容,也不乏现代的题材。既包含诸多东方文化,也包括西方因素。既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也有现实主义的倾向。可是说,这部随想作品是东西结合、古今结合的综合体。在作品中,主人公联想到的世界名人比比皆是:莫泊桑、波德莱尔、尼采、福楼拜、卢梭、莫扎特、佛朗索瓦•维龙、斯维夫特、歌德、拉迪格、柯克扎……名著也出现多部:《天真汉》《忏悔录》《新生》《钦差大臣》等。而且还出现凡•高、塞尚等画家的名字。正是因为作者通读古今中外多部名著,所以在描述自己身陷困境的思想状态之际,信手拈来的名家名著浮现于脑海中并轻易地溢于笔端,对诸多国家的文学或艺术的了如指掌,足以断定其学识的渊博程度。在行文中,作者少用激烈的言辞,而多侧重于烘托气氛,借助名人、名家、名言为自己的言行作铺垫。即使是寥寥数语,也足以将内心世界的汹涌澎湃表达出来,给读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也正是芥川文学作品的精髓之处。虽然芥川龙之介的创作生涯是短暂的,但是他却留下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被称为文坛“鬼才”,他死后好友菊池宽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新人奖“芥川文学奖”,现已成为日本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自1927年,芥川龙之介在多种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部随想集《傻子的一生》。本作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其晚期作品的一个类型,也是他日常生活和从事写作生涯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