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媒体视域下的公共艺术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媒体视域下的公共艺术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媒体视域下的公共艺术分析

摘要:新媒体视域下,公共艺术的发展将突破原有艺术形式的瓶颈,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公共性、材料表现、艺术创作和价值重构的飞跃。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公共艺术

艺术的历史是美学观念不断演化进步的历史,也是材料或介质发明发现的历史。对于艺术而言,新材料和新技术手段的诞生,能够重构艺术的外在与表达,并且使艺术不断突破人类的智力与想象的限制,到达精神世界的彼岸。正如工业革命带给社会形态天翻地覆的鼎新力量一样,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改变了艺术创作的基础、时空间、标准与价值取向,也就改变甚至催化了全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公共艺术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体现了城市人群从私密空间走向公共开放空间的心理需要,代表了城市发展的人文追求,承载着城市的性格和精神,传承着城市历史与地域文化。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一切艺术形式必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拟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公共艺术发展的方向与可能性。

1国内公共艺术发展的悖论

公共艺术泛指一切在公共空间下进行的设计和艺术创作。它最主要的特征是“公共性”,即强调艺术作品必须与受众产生“交互”。受众的参与和反应也是作品意义范畴的一部分,而非传统艺术形式中艺术家负责创作,受众负责感受的单向度价值输出。这也是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重要的特质。囿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审美的滞后,我国城市化进程早期的公共艺术作品大部分都是城市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满足了社会价值观的输出与意识形态符号性的表达。例如:很多城市都存在的大量纪念碑式的具象雕塑,与体现英雄主义价值观的时代需要相对应。但在严格意义上,这些艺术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公共性”是弱化和表象的。艺术家往往因为个人的风格与喜好,忽视甚至无视公众的审美诉求;雕塑等艺术形式语言的专业性也在艺术家和受众之间形成了隔绝的鸿沟。此外,公共空间的内涵也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物理空间。安切雷斯•施耐德在《可能的世界——20世纪末城市战略》中指出:公共空间包括了物理空间(物质材料的存在形式意义)、社会空间(空间内部规范与社会关系意义)、象征性空间(特殊化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意义)三重内涵。其中象征性空间是最为特殊的,是基于地域的某个特定人群共同的情感意义空间,它是纪念,是氛围。象征性空间对于公共空间属性的界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表明了公共艺术不取决于任何一种艺术的风格样式或行政命令,更多受一个群体的精神制约。可见受众的精神参与才是公共空间属性的决定要素,单纯的物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其“公共性”是片面和不完整的。另外,德国社会公共领域理论家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由发生在特定文化空间和政治空间里的对话来定义的。因此当公共空间的对话方式发生转变时,其表现形式必然随之发生变化。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空间对应的对话形式也相应变得多元而复杂。以城市雕塑和壁画为主要艺术形式的早期公共艺术,难以承载和适应公共空间对话的复杂要求,其表现形式在全新的要件面前能力单一,反应滞后。可见公共艺术的发展陷入了消解自身的悖论:一方面单向度的意义建构模式瓦解了“公共性”这一本质特征;另一方面,面对公共空间多元化的精神性要求,原有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2新媒体的革命性创新

新媒体泛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双向媒介,用以区别于报纸、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新兴科技领域迅疾扩张发展,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业态时代宣告到来。多种新技术手段带来的整合效应使新媒体自身具备了变革时代的革命性的创新能力。

2.1新媒体条件下,“交互性”功能变得轻而易举

新媒体的首要特征是双向媒介,强调细致全面的用户体验和反馈。与传统媒介的单向度传播机制相比,新媒体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整合,精确掌握受众的诉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内容投放;新媒体受众也可以通过交互机制,及时传达自身意愿、感受,对新媒体进行建议和干预,从而达到修正和满足自身需求的目标。例如微信和微博等App的体验反馈机制,就是通过抓取使用者的统合数据,根据用户的爱好进行内容推介和广告投放;用户也可根据自身喜好,个性化选择接受推送内容和使用软件功能。

2.2新媒体条件下,学科交叉无限可能

新媒体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整合了传播学、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可以综合运用电影电视、虚拟现实、工业自动化等技术手段创造更为丰富的产品。学科综合交叉的放大效应成为优势所在。

2.3新媒体条件下,多元价值观共生成为可能

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以杜尚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强调“可消费的、低廉的、短暂时效的、通俗易懂的、大批量生产的”等艺术观念,这与其所处时代的新媒体思维表现方式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联。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创造能力使文化艺术领域的边界被打破,使审美的外延由特定艺术的品类向着人类精神领域的广阔疆域进发,多元的价值观融合共生成为可能,开放的社会文化公共领域逐步建立。

3新媒体视域下公共艺术的可能性

新媒体的创造性,使其在现代生活中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具有变革时代力量的媒介形式。在此背景下,作为当代艺术重要组成之一的公共艺术,必然会与新媒体产生碰撞与融合。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和形式也必然带给公共艺术积极、深刻的影响,进而改变公共艺术的发展轨迹。

3.1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将轻松地得到实现

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与受众的感性实现了便捷对接,双方在新媒体条件下,多路径、多选择、多结果的实现了艺术的交互和审美的交互,详细、全面、准确的进行了沟通,充分契合了公共艺术对大众参与和互动的内在要求。彻底改变了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艺术家更加平民化,艺术更加融入大众生活,并最终影响大众的审美观积极地发生转变。大众对于公共艺术的阅读方式和图像判断也不再以经典为蓝本,而是在自由的参与和互动中体验和接受,实现“艺术即生活”的理想。

3.2公共艺术的材料和技术实现飞跃

新媒体视域下,公共艺术的形式和手段彻底突破了传统的物理材料和表现形式。互动影像、动力与光雕塑、声音艺术等多种拥有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日臻成熟的综合媒介将根本改变公共艺术的面貌。公共艺术将呈现交互性、开放性和跨界融合的全新外在。

3.3解放了公共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多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作品不再是剥离了功能性的审美对象,或是强调审美牺牲实用的半成品,达成了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统一。艺术家也不再以制造艺术实体为目标,他们更加关注和看重公共艺术品意义生成的全部节点,创作过程更像是充分发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行为。正如英国艺术家彼得•邓恩指出的那样:艺术家告别了对象制作的传统,采取了一种着眼于表演,立足于过程的想法,他们与其说是提供内容的人,不如说是提供了上下文的人。综上所述,新媒体视域下,公共艺术的发展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嬗变轨迹。交互的便捷可行使“公共性”的特质顺利实现;多种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为公共艺术的材料和表现提供了无限可能;艺术家用充分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重构的,是一个多元价值观共存,符合社会进步精神的艺术环境,这也昭示着崭新的艺术民主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郑湛,朱国宾,曾一昕.数字媒体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朱其.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J].艺术评论,2009(3):36-40,30.

[3]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4]张静.试论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3):48-49.

[5]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孔晓华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新媒体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媒体与社会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谢耘耕工作室

记录媒体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