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风情与艺术童趣的统一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风情与艺术童趣的统一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族风情与艺术童趣的统一探讨

【摘要】在评价一部少儿舞蹈作品时,表演形式是否受到儿童的喜爱、作品内容是否包含艺术童趣,是衡量少儿舞蹈作品质量的两大主要标准。尤其是在编导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彰显民族文化的少儿舞蹈作品时,更需要编导教师将民族风情艺术童趣进行有机整合,贯穿于舞蹈编导的整个过程之中,从而体现出舞蹈作品的个性化、民族化。首先概述了艺术童趣在少儿舞蹈编导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分析了民族元素在少儿舞蹈中的运用,最后以作品《翠竹声声》为例,就如何在少儿舞蹈编导中实现民族风情与艺术童趣的统一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少儿舞蹈;民族风情;艺术童趣;统一融合

毕加索曾说过:“我毕生所努力追求的,就是如何把我的作品画成儿童般的纯真。”对于少儿舞蹈编导教师来说,只有从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去创作,才能保证舞蹈内容符合少儿的身心特点,让少儿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训练和舞台表演中。因此,教师在编导一些少儿民族舞蹈时,必须要融合民族风情和艺术童趣,一方面,激发儿童的参与积极性和表演活力,提高舞蹈表演艺术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赏体验。

一、少儿舞蹈编导中融入艺术童趣的重要性

1.童趣化的产生原因

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西方舞蹈在创作过程中过于追求模式化,一些艺术家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儿童舞蹈领域,有意识的追求儿童的天真与单纯,试图从这一领域中实现现代舞蹈编导的创新与变革,于是自20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舞蹈中涌现出了大量充满“童趣”的作品。在国内,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革新,尤其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实施,教师在进行少儿舞蹈编导时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诉求和心理需要。以往那种从教师个人经验出发的舞蹈编导,由于不能吸引儿童参与兴趣,难以激发观众共鸣,因此逐渐被淘汰。从这一点来看,在少儿舞蹈编导中融入艺术童趣,也是提升少儿舞蹈艺术魅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2.艺术童趣的实质

作为一种表象,舞蹈中的童趣风格是编导教师内在心理本质的特殊表现。它表明编导教师对童真的向往与对儿童画风格的期待,其根源于编导教师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情感,通过舞蹈创作释放并升华。儿童作品表现的是儿童天然的朴素与纯真,教师的作品却是艺术升华后的朴素与纯真。“朴”不是简单,“真”也不是真实。舞蹈编导教师追求的艺术返璞归真是一种超越于生活真实之上的艺术境界,而这种境界恰是这些儿童所具有的本我。编导教师的天性与童年经历的结合,达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这种“朴”“真”境界是儿童的一种自然存在状态。现代少儿舞蹈中出现的“童趣”现象,不仅反映了编导教师的精神追求,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从儿童那里重新获得天真、纯朴和清新的内在品质。“童趣化”现象是一种对人性的回归,童趣舞蹈是“复归于婴”的意识。

二、民族风情元素在少儿舞蹈编导中的体现

1.服装道具中民族风情元素的体现

服装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典型代表,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和历史沉淀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且富有内涵的民族服装,如满足服装有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的特点,满族服装有衣皆连裳、大襟窄袖的特点等。在少儿舞蹈编导中,运用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不仅可以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浓重的民族风情,也可以对观众起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除了服装外,少儿舞蹈中的民族风情元素还集中体现在表演道具上,如“枪担”就是我国畲族的特色工具,其形状类似扁担,劳作时可以用作挑担工具,遇到野兽时又可以作为防身武器。在少儿舞蹈中运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道具,也可以增加舞台表演效果。

2.舞台音乐中民族风情元素的体现

音乐也是民族风情的主要代表之一,尤其是具有地方方言特色的民歌,往往包含了一个民族的风俗风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内容。在舞蹈表演中,背景音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营造独特的舞台氛围,将表演者、观众都带入到情境中;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儿童找准表演节奏,对于提高表演效果也有帮助。因此,教师在进行少儿舞蹈编导时,要注意合理运用舞台音乐,将舞蹈内容和背景音乐融合到一起,实现少儿舞蹈的艺术升华。

三、作品《翠竹声声》中民族风情和艺术童趣的统一

1.不忘艺术之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翠竹声声》取材于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畲族的人文风貌和历史文化,集中体现了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畲族是典型的南方游耕民族,目前主要聚居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山区。这些地区远离城市的喧嚣,具有宁静自然、山清水秀的特点。畲族人民喜欢用山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每年的“三月三”是畲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为“乌饭节”,节日期间,族民聚集在一起,通过对唱山歌的形式缅怀祖先。在舞蹈编导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歌,一来可以激发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二来也能够体现出民族特色,在舞蹈表演中彰显出畲族文化的魅力。

2.寻找美的触点

《翠竹声声》少儿舞蹈的背景音乐中,使用了大量的打击音乐。这些音乐清脆悦耳、旋律鲜明,在这些音乐的感染下,少儿舞蹈更加具有节奏型和韵律感。打击音乐主要来源于我们上文所说的畲族特色工具“枪担”。畲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劳作过程中,用柴刀或木棍敲击枪担,伴随着一首朗朗上口的山歌,可以消除劳作过程中的疲乏,成为畲族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途径。在少儿舞蹈编导时,运用这些音乐作为艺术触点,可以引发观众产生艺术遐想,透过舞蹈感受来自畲族的淳朴民风和优美的自然景色。

3.突出艺术个性

鲜明的艺术个性可以增强观众对舞蹈的认同感,少儿舞蹈《翠竹声声》就是抓住了畲族文化的个性,并且通过艺术加工,将其搬上了舞台。同时,通过儿童的表演、音乐与服饰的衬托,提升了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例如,舞台上儿童们身着畲族民族服饰,在表演过程中体现了舞蹈的艺术之美;舞台布景、背景音乐的相互配合、交相辉映,体现了舞蹈的声响之美;儿童天真活泼、生动形象的舞台表现,体现了舞蹈的动态之美。在少儿舞蹈编导中,将民族特色、艺术童趣融合在一起,既赋予了《翠竹声声》舞蹈的艺术个性,又让儿童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出之中,这也是该舞蹈作品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可的根本原因。

4.彰显艺术兼容

舞蹈的艺术兼容性不仅可以丰富舞蹈表演的内容,推动舞蹈横向拓展;而且还可以推动舞蹈艺术价值的升华,实现舞蹈的纵向发展。在编导少儿舞蹈《翠竹声声》时,融合了一些武术中的马步、蹲步等动作,可以展现出畲族人民的毅力;此外还融合了一些舞蹈化、艺术化对打动作,可以展现出畲族儿童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结语

任何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根植于生活,从生活实践中不断汲取艺术元素,然后通过加工形成新的艺术作品,少儿舞蹈编导同样如此。编导教师要结合个人经验,巧妙的将民族风情与艺术童趣糅合到一起,让幼儿带着兴趣全身心的参与到舞蹈训练和表演中,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石胜.情深意美云朵悠悠——浅谈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舞蹈作品“对襟”所包含的美学思想[J].大众文艺,2016,(12):136.

[2]冯双白,陈云富,谭美莲.不断突破勇于创新主题鲜明与时俱进——专家点评《绿叶•舞韵》专场演出[J].舞蹈,2012,(04):37.

[3]叶青.从“题材”视角探析少儿舞蹈的“童趣”——基于青少年宫少儿舞蹈创编的实践与研究[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01):64.

作者:张明月 单位: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