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空间构成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形式多样且应用广泛,其造型语言与吉祥寓意广为人知,其空间构成形式也具有典型的民间传统文化和艺术审美特色。本文从空间构成角度对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进行分析,在其空间构成的形式和应用两方面进行构成特点提炼,以期对中国本土设计提供创意思路。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设计
0引言
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来看,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新疆出土的北朝时期团花剪纸残片。剪纸艺术最初以其独特的剪镂工艺在金箔、皮革、树叶之上展开,随着纸的发明和普及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宋朝以后造纸业相对发展成熟,剪纸艺术广泛应用于陶瓷和纺织纹样样稿,并普及到民间日常生活中,出现窗花、灯笼、帘帐等家居装饰用品。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民间剪纸艺术在抗战宣传和新中国文化建设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并与木刻艺术风格相融合,形成带有时代印记的独特审美特征。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滋养着剪纸艺术,各地民风民俗孕育出东西南北和而不同的剪纸风格。稚拙、大气、工巧、繁复,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因地域及风格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从其造型寓意和构图法则来看也有许多共同之处。目前,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其风格、寓意、造型、文化、审美、历史等诸多方面均有大量研究论述,但在其空间构成方面论述相对较少剪纸艺术形式多样、应用广泛且历久弥新,有必要从空间构成角度对其进行再解读,发掘更多可能。巫鸿先生在《“空间”的美学史》一书中,从空间与图像、空间与物、空间与总体艺术三个层面观察、思考、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其创新思路与方法或能为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带来新的观察视角,并以此为现代设计提供启示。
1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图像空间构成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源于普通民众之手,其作品中的图像空间构成并不遵循西方常言的透视构图法则,更多是一种自然天成,而这种自然天成反而更值得探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图像空间构成形式包括对称、均衡、连续、共生。从中国民间剪纸技法来看,先折再剪是最常见的一种。根据折叠角度与层数的不同可以创作两个及以上对称形,必然产生对称这种图像空间形式。除此外,还有一种典型的游剪技法,看似自由随性、大剪一挥,实则有着先立大形、后布周边、再刻画细节的步骤,由此形成自由均衡的空间构成形式。对称普遍存在于在自然界动植物形态中,均衡在自然界山水景物里亦比比皆是。这两种图像空间构成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绘画等论述中也有所表述。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古代虽无此类论述,但在手工艺人流传至今的作品中依然能清晰看到其中的一致性。由剪纸艺术材料技法所构成的独特性,在对称和均衡之上,进一步形成了连续和共生的构成形式。例如典型的蛇咬兔、鱼钻莲、抓髻娃等形象,若从图像空间角度看此类作品,则可明显看到连续和共生的空间构成形式。形与形的联结,因其谐音或寓意而生,具体联结形式则构成圆满包容之态、怀抱共生之象、连绵不绝之势。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包括了人、动物、植物、器物、景物等生活中所有事物,根据不同意图进行重复或主次的排布,给人包容万千的印象。因折剪产生的面对面、背靠背、环绕形式,因游剪而产生的主形饱满、辅形流畅的对比,也均能在空间构成上呈现圆满包容之态。而进一步观察主形塑造,因意生形的部分常常以同构、共生、置换等手法在空间布局上将不同形连接到一起,而因象生形的部分如毛发、水、云等则常以较为细密的连续纹样布满特定空间,由此形成怀抱共生之象与连绵不绝之势。以上所言,均是在剪纸艺术作品中探讨其图像空间构成,由此总结对称、均衡、连续、共生等具体形式,进而提炼圆满包容之态、怀抱共生之象、连绵不绝之势。而要论剪纸艺术作品实际应用中的空间构成,则需要从其应用的器物空间中着手进行分析解读。
2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器物空间构成
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从其诞生到发展,始终与器物应用脱不了关系。从陶罐纹样、刺绣熏样、到剪纸窗花,我们今天看来纯粹的剪纸艺术品,在民间传统中其实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领域。在这样漫长而广泛的应用中,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也有新的观察视角,即器物应用对剪纸艺术的影响,可以从中来看剪纸艺术的空间构成。例如,最为人熟知的剪纸窗花,因其喜庆寓意与典型形式,至今依然应用广泛。张贴于窗户之上的剪纸窗花,方形和圆形都是其常见外轮廓形。这种方与圆的外轮廓形随窗户造型而来,形成窗框之内的剪纸画框,将生活环境的现实空间与美好愿景的想象空间进行连接与分界,形成颇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画中画、景中景的纵深空间意境。当然,剪纸窗花也有随造型对象本身而作的外轮廓形,形成各种有趣的剪影,再配合前文所言的图像空间构成形式向内拓展丰富的空间层次。这类外轮廓形看似没有方或圆形的限定,但以其饱满形态仍然呈现出适合方或圆的趋势。再者,窗户本身也是房屋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连接与分界,既要通过窗户向外部空间借光,又要借助窗户来保留内部空间的私密性。窗户的这个特点,在附着其上的剪纸窗花的空间构成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剪纸窗花作为附着在窗户上的装饰物,以其镂空的部分来透光借光,以其实体的部分来遮挡隐蔽,这种正负阴阳形的融合转化也是剪纸艺术的一大特色。基于此两点可见,剪纸窗花随窗户的造型而界定,其镂空的多少或比例与其透光或遮掩的功能性密切相关。除了剪纸窗花,剪纸绣样也是留存至今较为广泛的一种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剪纸绣样中,集中体现了与窗花随窗赋形相同的特点。剪纸绣样,从服装大身到袖口领口,再到各种头饰、腰饰、鞋袜、荷包等,均随服饰而定外轮廓的造型尺寸,之后再在这个轮廓内造型布局。而应用于走马灯和皮影戏上的剪纸艺术,则拓展了这一特点。与窗花的单层平面空间构成不同,走马灯随旋转成体的灯体为基本构成形式,皮影戏则以层叠成体的多层场景为基本构成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剪纸艺术的空间构成形式。走马灯的旋转灯体因热气流而缓缓旋转,应用于此的剪纸艺术随灯体空间来安排外轮廓,随旋转体及其旋转方向来对内部图像位置顺序加以经营布置。皮影戏的多层场景在演艺人手中切换角色和场景,同样以戏台为框,应用于此的剪纸艺术被依次安排在框内,只以最少的角色及道具交代情节场景,并通过前后远近关系来切换出场与离场。其层叠构成的空间形式,增加了剪纸艺术空间的纵深性,若配合整个演出环境来进一步论说,则可深入到剪纸艺术作为总体艺术空间营造的可能性。通过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传统器物中的应用,可以将其器物空间特色概括为随物赋形和因地制宜。随物赋形,随器物呈现的面或体来界定平面空间边界和立体空间层次,再在这样的边界与层次中进一步依循前文所言的图像空间构成形式来经营布局。因地制宜,根据整体环境需要来确定内容或层次的丰富度,再根据有限的空间来向内探索向内挖掘,这也是剪纸艺术通过正负阴阳镂空能在方寸之间展现无限的方法。
3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空间构成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典型的造型语言与吉祥寓意,随着民间文化、风土人情、商业经济等因素的改变而逐渐流于形式。曾经植根于农耕文化、生育繁殖、祭祀礼仪的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媒体时代,丧失了滋养这些传统经典造型语言及其寓意的丰厚土壤。近年来,所谓“国潮国风”的现代设计作品中,也有许多借用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语言。但将其从原始土壤中剥离拼凑的做法,却越发显出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应用中的局限性。倘若不局限在造型语言与吉祥寓意方面,而将视野转变为对剪纸艺术空间构成方面的应用,或许更能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图像空间构成,可以总结为对称、均衡、连续、共生的形式,并呈现出圆满包容之态、怀抱共生之象、连绵不绝之势,这种态势即空间布局中的排布序列与组织形式。也许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体会民间传统文化中造型纹样的许多深远含义,甚至可能置换为今天的造型语言和象征符号,但其态势仍可沿用。因为圆满、包容、共生、可持续等抽象感受,在当今时代也仍然是人们所追求所希望的理想状态。在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应用探索方面,借用其势而非其形,或许现代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方面又能开创新的可能。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器物空间构成中随物赋形和因地制宜的特点,随物的形体、功能、使用过程等各方面思考向内拓展空间层次,画框及其内部造型在空间布局的统一协调性。这对借助各种画屏承载信息拓展空间的当今设计也无疑具有一定启示性。当前诸多界面设计和版式设计大多是以西方构成主义形式展开,精确理性,似乎唯有这种方式才能延伸拓展空间层次。而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从其空间构成来看,似乎自有一套拓展法则,向外如植物般生长蔓延以建立联系,向内如画中画景中景般拓展纵深。这种空间构成形式在近年来的某些动画设计和视频特效中有所体现,而在其他设计领域则鲜有尝试。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感官与联想方面显得更胜一筹的中国传统空间构成,也必然有其进一步发展。而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则为现代设计从二维平面到多维空间探索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示。
4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发展除了保护与传承,还要使之在新时代找到安生立命之所并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获得新生。而基于西方学科专业体系而展开的现代设计,要在新时代国际舞台上展现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也必然会回归到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进而展开新探索。那么,从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中吸取其空间构成特点,应用到当今中国现代设计中,或许能为本就来源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中国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在新时代寻求到新土壤,亦能为徘徊于东西方文化融化阶段的中国现代设计寻求到一条可尝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巫鸿.“空间”的美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2]邰高娣.剪纸.重庆出版社.2017年.
[3]陈竟.中国民俗剪纸技法.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年.
[4]张杰,何洪林,王静.论现代设计美学中传统民间剪纸的运用.设计.2021,34(09).•04•
作者:吴玥 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