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台湾影视产业主流走向及其亮点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电影和连续剧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娱乐类型。作为通俗文化产品,电影和电视剧均能反映出所处地域的思维模式、价值体系以及生活方式,而这些文化要素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又紧密关联。全球经济的发展,资讯时代早已到来,各种信息需求、娱乐需求、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影视文化产业也随之急剧发展和膨胀。台湾电影市场长期以来被外片所占据,台湾影视界一直致力于票房和收视率的努力。本文以时间为轴线,重点关注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剧,试图进一步梳理近几年台湾影视产业的具体走向。
一、台湾影视产业主流趋向青春剧
近年来,每年台湾本土电影票房排名靠前的基本上都是青春片,定位在年轻的观众群,在演员的选择上多数是青春偶像,以年轻的心态作为创作素材,青春片业已成为台湾影视界的主流。严格来说,青春剧与偶像剧还是有差别的。偶像剧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称之为青春剧。青春剧准确地说应该是追忆青春,而不是青春偶像。在偶像剧中随处可见的俊男靓女已被清新可亲的男孩女孩所代替,不再是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爱情故事,而是极具平民生活色彩的普通故事,具有喜感的幽默场面也不再是无厘头的搞怪,而是真实发生在普通人成长过程中的私密记忆。回顾2007年,除了李安执导的《色戒》外,其他卖得叫座的电影分别是《不能说的秘密》、《练习曲》和《刺青》,后三部均是青春片。整体而言,2007年台湾影视市场还算活跃,虽然整体亏损的电影仍不少,没有完全脱离原有的框架。台湾著名电影人候孝贤在谈到台湾电影的现在与未来时,认为台湾电影工业正在消失中。他甚至曾悲观地表示,“台湾电影现在基本上是残破的,未来是不可知的。”[1]然而,从2008年开始,台湾电影突然逆势而上,有一部影片大受欢迎,取得骄人成绩,创造了台湾本土化奇迹,它就是由魏德圣导演的《海角七号》(CapeNo.7),由台湾歌手范逸臣和日本演员田中千绘主演。《海角七号》不仅“创下了上映第二周票房比首周成长121%、甚至在第三周蹿升为票房冠军并连霸八周的惊人成绩,最后以超过五亿台币(台北约为二亿三千万)的总票房,成为台湾史上最卖座的华语片”[2],后来该片还获得了第十届台北电影奖剧情长片百万首奖、剧情长片最佳摄影、剧情长片最佳音乐,以及第四届亚洲海洋电影节首奖多项殊荣。更为重要的是,《海角七号》的热映,也让一个台湾电影导演群成功登陆,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以往台湾导演风格的群体。有着“台湾电影教母”称谓的著名影评人焦雄屏将他们冠之以“超过世代”这个词,这个称呼“既可以期许他们‘超过’前几个世代的沉闷,更能形容他们的声势”。[3]“超过世代”的导演指的是魏德圣、钮承泽、陈怀恩、杨雅喆、林育贤、林书宇、周美玲等,代表作分别为《漂浪青春》、《1895》、《冏男孩》、《九降风》、《停车》等。同样是在2008年,中视筹备了一部八点档大戏———台湾电视制作人王伟忠制作的眷村题材的电视剧———《光阴的故事》。说起电视剧名,不免会让人想起一部台湾同名电影(英文名inourtime),它是1982年由杨德昌、柯一正导演,李立群和张艾嘉主演的。著名歌手罗大佑为此还专门创作了一首名为《光阴的故事》的歌曲,传唱至今。或许正是制作人的精心设计,这次关于“光阴的故事”改用电视连续剧的形式来演绎,故事情节也完全不同。电视剧《光阴的故事》(英文名timestory)主要的情节是围绕生活在“自强一村”里几个典型家庭的故事展开的,时间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后,退伍的国民党士兵和台湾本地人结合,一起紧跟台湾的社会进步而发展,充分展现台湾各种族群融合。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关于台湾眷村的故事,透过几个家庭的生活轨迹,折射出历史和文化的变化。剧中始终弥漫着浓浓的怀旧气息,很快将观众吸引到故事中来,随着剧中人物的悲喜而悲喜,而家庭中孩子们的共同成长也让现在的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更对自己父母们曾经的岁月多了几分关注和了解,让现代年轻人能借此了解自己父母的过去。这种感觉正如电视剧片头里制片人王伟忠独白的那样:“回头看看来时路,是往前的更大动力,所以我们决定为您叙述一个这样的故事,故事开始之前,请容我提醒您:不管此刻你的心里是混乱、慌张、失落还是其他,总之,先把心掏空吧。这样才能装下那些被我们不经意留在曾经里的家财万贯,再次上路。”[4]的确,生活给予我们的虽然简单,却很真实,值得研磨。说起王伟忠的眷村系列片,无论是话剧《宝岛一村》还是电视剧《光阴的故事》,都给观众带来了几许别样的惊喜,让人们可以体会到更多关于生活的温馨、乐观以及淡淡的哀愁。不过,2008年台湾影视界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到2009年。这一年台湾市场上映了大约260部华语片和外语片,其中外语片超过200部。单看台湾本土电影,市场反映更是惨淡,全年上映27部作品,年度累计票房收入仅有大约5300万新台币,相当于年度总票房的1.6%左右,比起2008年的12.09%的份额有相当大程度的下滑。令人欣喜的是,2010年台湾影视界风云再起,钮承泽以影片《艋舺》席卷全台,创下2.3亿新台币票房。此片6千万的制作成本,加上近两千万的行销预算,较之《海角七号》以五百万做宣传营销,《艋舺》则是以更专业的商业化营销来保证票房的成功。当然,《艋舺》影片中同样包含了怀旧、青春、偶像等青春片成功的因素,在电影前期、后期的宣传方面,大量运用网络、电视等媒介,不断进行舆论造势,这也超过了之前所有台湾电影的宣传力度。其实,从2010年6月到9月,共有10部台湾本土电影上映。由九把刀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YouAreTheAppleOfMyEye》在台湾创下新台币4.1亿元票房,并在香港以6129万港币刷新华语片票房纪录。台湾岛内媒体称之为“民众集体都在追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同样是这一类的青春题材电影。影片中的戏剧矛盾仍然集中在成长的范围内,让观众随着剧中人物一起去找寻自己年少时的影子,真诚的情感使这部影片同样获得了观众的认同,收获了票房的成功。在电视剧制作方面,2010年5月10日台视上映了60集连续剧《团团爱》(又名《饭团之家》),由叶鸿伟导演,徐誉庭编剧,王伟忠、刘丽惠监制,沈时华、刘纪纲为制作人。故事讲述的是一家人的感情就该紧紧的、黏黏的,像个台式大饭团。《团团爱》和2008年制作的《光阴的故事》有着几乎一致的表现手法,一方面是用孩子的视角讲述家庭的变化、成长的烦恼,于平凡生活中大打亲情牌,而从一个家庭的生活点滴中也可以发现普通台湾人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记忆,另一方面则将青春电影中对于年轻人成长的片断用电视剧的形式更完整、更细致地铺陈在观众眼前。
二、台湾热映青春剧的传播亮点
这类追忆成长、追忆青春的影视剧的出现和热播,与台湾社会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随着21世纪的到来,网络化、信息化成为新的时代标签,人们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大潮中,一方面产生了对各种先进技术和信息媒介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拉动了内心深处对永恒不变的精神的追忆,这是一种快速的“变”与沉淀的“不变”之间的悖论,暴露出人们在渴望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内心一种微妙的恐慌和不安。在海量信息的时代,各种媒介争先抢夺人们的眼球,我们还能紧握和保留住一些什么呢?那么,青春和成长无疑成为最佳的选择。另外,对于年轻时的快乐和伤感,青春剧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观众可以通过影视剧的叙事,不断地去重温那段时光,不自觉地找寻曾经的身影,于变幻万千的世界中握紧属于自己的情感,也让那些早已消逝的记忆成为永恒。如果对这些大受欢迎的青春剧做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它们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导演大多很年轻,他们用自传式的笔法叙述故事,用“共同的成长记忆”与年轻观众进行互动,极易引发共鸣和热捧。这也再次用实践证明了,任何一部叫座的影视剧都来源于好剧本,这是好的影视剧的基础,而好故事又是好剧本的基础。讲好了一个观众喜欢的故事,影视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第二,整体格局并不大,事件也较松散。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叫好的影视剧都有着很多非常贴近台湾人当下生活的场景,而众多日常生活的碎片汇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无意识。近年来,台湾影视剧常常试图缩小乡土与都市的距离,关注大众的生活习惯,以此来适合平民大众的文化期待,因而形成了一种世俗化、大众化的后现代平民美学风格。第三,怀旧与商业完美结合。成功的影视剧通常是以真挚、动人的感情吸引观众的,那么,仔细去揣摩观众的心理,并运用商业逻辑来表现平淡且质朴的生活,这就会涉及到本土情感的认同层面上来。怀旧的基础是建立在本土的情感之上,是对自身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的认同。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化的包装和宣传,才有可能在市场上取得票房份额。第四,用真诚的态度进行原生态的拍摄。青春剧中都没有大场面的营造,也没有特技制造的视觉冲击力,更没有沉重的历史和撕心裂肺的爱恨,此类型的剧作往往于平淡中富有诗意,青涩的爱情也是时间的积淀,哪怕幼稚,却很真实。
三、结语
从2007年至今,无论是电影票房排名还是从电视收视率,靠前的基本上都是青春片。由此可以发现,台湾影视界正在尝试转变,开始舍弃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建立的精英文艺传统,注重回归日常生活、融入草根文化,在叙事的亲民性和商业化的包装方面齐头并进,将世俗化、大众化的美学风格完全发挥出来。另外,回归本土过程中的文化包容性也在逐渐扩大,闽南语、客家话、日语、中国话、英语等多种语言混杂,多元共存,兼容并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时体现了一种“混杂、不确定的后文化症候”[5]。总之,本土意识成就了青春片的台湾想像,传达了一种特别的情感基调,它既是对台湾各族群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困惑,也是全球资讯时代冲击下的青春逝去的感伤。同时,台湾青春剧的成功也给中国影视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武侠片、古装片、历史片充斥荧屏的时下,我们是否应该用更真诚的方式为年轻的观众讲述真正贴近他们自身情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