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遗产影视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亚鲁王文化根植于主要流传
在贵州省紫云县麻山苗族地区的一部英雄史诗及其唱诵仪式。自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活动中进入学界的视野,尤其是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文化产业公司对亚鲁王文化资本的开发也迅速展开,以期通过举办亚鲁王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经济实力。对此有学者指出“这一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部分内容脱离对麻山苗人文化的理解,长此以往必将伤害到《亚鲁王》的文化内核,导致文化消解甚至消亡”。针对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产业化—消损—消亡”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影视艺术的介入并成为产业化的主体或许能够将亚鲁王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增进外界对亚鲁王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的同时促进麻山地区人民的树立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走出一条“影视化—繁荣—复兴”的新路。首先,从信源角度说,亚鲁王文化具有很高的影视传播价值。作为苗族第一部英雄史诗、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中国六大社科学术事件之一的《亚鲁王》口传史诗的文学内涵及其唱诵仪式为影视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原始素材。
一方面,从史诗演述的语境来说,葬礼仪式体现着一种麻山苗族独特的生死观念,他们认为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就要在“老摩公”的指引下沿着祖先迁徙的足迹回到东方的故土,与祖先亚鲁团聚而开始新的生活。其中的“砍马”和“开路”两个仪式是比较突出的文化样式。也有学者认为“葬礼实际上是在模拟古代部族国家将相出征之礼”。这种带有原生态“巫”文化色彩的仪式化演绎是工业文明时代难得一见的族群记忆和宝贵遗产,其中所展现的人文美和历史感正是纪录片的基本价值维度和审美追求。
另一方面,从史诗的内容上看,神话色彩中彰显着民族发展的历史,两万六千余行的宏大叙事体系中不仅有亚鲁王与戚鞅部落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有戚鞅的儿子与亚鲁王的女儿凄楚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十四个王子和两百多个王族后裔的迁徙故事,其中所蕴含的适应当代大众文化的影视创作母题十分丰富,为广大创作者提供了较大的二度创作空间,有利于创作出集民族性、艺术性、思想性的优秀影视作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次,从信道角度说,新媒体时代下的亚鲁王文化传播需要影视艺术。新媒体是人们在交流信息过程中制作、传播、接受、文化影响等可以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互动数字传播平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影视制作和传播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视音频信息的采集、编辑和加工的手段日渐成熟,以超高清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潮流的制作模式让受众在观影时有“身临其境”之感,实现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的结合,从自然生态、建筑风格、历史文物、民族服饰、史诗故事、唱诵仪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亚鲁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影视符号的世界通用性打破了语言文字隔阂和民族文化壁垒,使各地区交往呈现“地球村”的趋势,成为新媒体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符号系统。与此同时传统的影视艺术在web3.0时代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以“微电影”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凭借其投资小、效率高、片长短、易观看的特点赢得了广大创作者和受众的认同。近年来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微电影蓬勃发展,涌现出《缘分西江》《喊寨人》《绣花里的歌谣》等优秀的作品,为树立民族形象、创立文化品牌发挥了较大作用。我们认为有必要运用微电影艺术传播亚鲁王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
二从信宿角度说
影视化传播有利于亚鲁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传统的旅游开发模式让大量的商户和游客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往往造成过度商业化及环境污染,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民族文化存在被同化的危险。目前,亚鲁王文化正逐渐受到外来道教文化的冲击,歌师的社会地位下降,道士成为受尊敬的人,道场取代了“砍马”仪式,史诗《亚鲁王》的唱诵时间也被大幅度压缩,麻山地区的约3000名歌师的生存状况堪忧。我们需要将旅游传播与影视传播结合起来,传播文化的同时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先进经验,参观莫高窟的游客必须首先在数字展示中心内观看《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两部时长各20分钟的8K数字球幕电影,其中影片《梦幻佛宫》通过鱼眼镜头拍摄的180度超视角逼真画面,加上全方位立体声音响效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洞窟之中。游客在真实洞窟内游览时间压缩到75分钟,而获取的信息量却大大增加。如果将这种高度影视化的传播方式运用到亚鲁王文化的传播当中将有效保护其文化内核。与此同时,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能够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改变麻山地区贫穷落后的状况,促使更多当地民众自觉传承亚鲁王文化。总之,影视艺术的介入能够在亚鲁王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运用现代数字传播技术,通过现实与虚拟相融合的二度创作展现《亚鲁王》史诗的原生本体和戏剧形态,将其引入新媒体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播障碍,实现有效传播,提升文化影响力,培育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
作者:李大卫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