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影视艺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影视艺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影视艺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

摘要:本课题研究以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为被试对象,由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小组构成。通过被试对象心理素质前测与后测定量分析,对影视艺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效果作出实践探索与分析,探寻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影视艺术;心理素质;效果探析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个体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受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媒体传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心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与质量,也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课题组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发展新特点、新需求与新问题,对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等五个专业学生进行研究,尝试将影视艺术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探讨影视艺术欣赏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从而构建课内课外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研究者将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8级新生分为两组,实验组由艺术设计、汉语言、行管三个专业四个班共计120名同学组成,其中男生12人,女生8人;对照组由动画、艺术设计、文化产业管理三个专业共计120名同学组成,其中男生14人,女生6人。两个组接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时、教材与指导教师相同,唯一区别在于对实验组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影视艺术赏析,根据相应教学内容依次把影视艺术片段应用于八次课堂教学之中:大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访谈》之《我的大学系列》;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人格塑造———《快乐的大脚》;大学生学习生活与角色转变———《我的黄金时代》;大学生情绪、情感与情绪管理———《中国合伙人》;大学生恋爱与身心健康———《失恋33天》;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都挺好》;大学生压力与挫折应对能力的培养———《肖申克的救赎》;生命教育———《滚蛋吧肿瘤君》。研究工具采用《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量表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与适应性三个维度36个题项组成,其中认知品质包含元认知、目的性和开放性三个因子,得分为9个题项得分之和;个性品质由自信性、自控性与乐观性三个因子9个题项组成,自信性采用反向计分;适应性由职业、社会、人际、情绪、学习和生理适应6个因子18个题项构成,其中社会、学习与情绪适应采用反向计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1-5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素质发展越好。

二、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期初的前测(表1),我们发现两组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表现并无太大差异,呈现一定共性:相较于非艺术类学生而言,艺术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方面较高、认知品质较弱;相对女生而言,男生的心理素质与认知品质较强、适应能力较弱,男女生在个性品质上则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实验组一年的尝试,两组在后测上呈现较大差异,数据显示如表2。从表2与表3各维度对比更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接受一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后,整体心理素质均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总体效果显著,尤其艺术类学生进步明显;从三个维度来看,认知品质方面提升最大,其次是个性品质与适应性能力;从男女性别看,女生提升显著优于男生。可见,通过尝试将影视艺术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生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与适应能力均有较大提升,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三、讨论与思考

通过数据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尝试将影视艺术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但为何对艺术类同学影响最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影视艺术融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综合性艺术于一体,艺术类学生天然地容易接受且被吸引并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愿意在课堂中主动、开放地探索与发展自我;为何对女生影响较大,其主要原因则可能是影视艺术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内心世界,女生更容易调动语言功能,愿意与别人进行分享,在影视艺术与现实情景营造的丰富世界里觉察、关照、反思自我与生命。就总体对照而言,实验组与对照组为何在三个维度均有所提升,其中最为显著的为认知品质,可能原因在于认知品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我们尝试将影视艺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时,一改传统被动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以互动沟通为主的体验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探索与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影视艺术创设情境、表达情绪、觉察反思。师生坦诚、开放、平等地在课堂进行讨论与思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反映客观事物、改变认知的过程,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于无形中改变了学生的认知品质。其次改变较大的是个性品质,其原因可能是个性品质反映在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行为上,涉及坚持性、独立性、责任感等,因我们选择的影视艺术片段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贴近学生实际,在形式上比传统的心理学理论课程更具趣味性和艺术性,内容上更围绕当下时代困惑与人生思考,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他们通过对影片的观看、自我的觉察与他人的交流探讨,实现过去被压抑、被忽视的人生经历的觉察、表达和修护,重拾自己学习、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唤起自尊、自爱与自我实现的价值感,所以更能看到事物的积极性,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与梦想,并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环境、改善社会,用责任感与使命感创造人生的社会价值。但个性品质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通过行为去固化,所以要想提升影视艺术在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还需建构一个课内课外一体的实践育人机制,让其在课外实践与体验中发现问题,在自我探索与价值实现中解决问题,不断调整自己对时代瞬息万变、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新视角,找寻应对不确定性的新办法与新途径,并能获得较好的自信、自控与乐观性。至于为何适应性在三个维度中有所提升但变化最小,其可能原因在于适应性能力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受外在社会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习惯性行为倾向,涉及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与社会适应等,它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影视艺术因以其独特的思想性、审美性与娱乐性充分调动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机制,加上教学中教师积极倡导无条件支持与关注,学生能够放下心理防御,通过主动地觉察、体验、情感交流与思想探讨获得积极的情绪和自我发展体验,这种开放、平等的氛围进而也促进了大集体的净化与提升,所以学生能感受到以前未曾体验的温暖、信任与支持,社会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等均能得到有效改善与提升。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维度中更容易受成长和发展环境影响的因子,影视艺术虽在课堂中通过设置情景、尽可能创设氛围为学生营造真实生活情境,但毕竟区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因此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也无法在短期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我们建议还应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的长效机制,在构建课内课外教育一体化之外,还应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让学生既有对过往经历的觉察、反思与表达,更有机会获得未来应对变化与不确定性的能力,建构不断调整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鉴于以上分析,为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更好地发挥影视艺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育人”作用,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与探索:

1.整合资源,凸显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深刻作用。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讲座等显性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明显作用,但无法实现受教育者情感价值观念的深层完善与发展,对受教育者缺乏全面持久的深刻影响。而心理健康隐性课程不仅可以突破单一专业课程的局限,还可以整合与协调多方人、物力资源,从多角度、多环节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全过程、全角度、全员育人的效果。首先,作为物质层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隐性课程重要内容———优美的校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可挖掘人文景观中能够激励学生积极、乐观等正能量因子发展的资源,让心理健康的影响由隐性的教育价值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如通过打造学校宣传片等文化品牌,在塑造学校形象、传达学校精神、提升学校影响力的同时,在无形中感染和影响大学生认知,提升大学生感受美、认知美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与良好品质。其次,作为精神层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隐性课程的重要载体———日常课程教育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在日常课程教学目标中可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与目标列入其中,打破单纯依靠心理健康专业课程教育与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足,切实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在课程学习与积累中提升认知、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注重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平等尊重的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人文关怀,传递积极情绪与乐观态度,在立德树人与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2.注重挖掘,充分发挥美育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良好作用。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大的难度是如何改变大学生被动受教育的状态,唤醒其生命内在的活力与张力。作为具有一定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美育,恰好能够将深奥的哲理用轻松易懂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出来,能让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体验生活、感受情绪和领悟人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等产生深刻影响,在感受美、认知美、表达美中培养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善于创新,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新手段中,更要充分挖掘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等的积极影响作用,通过创新一批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例如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抖音、快手等传递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力争做到指出的“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所以,高校亟需培养一批懂新媒体技术、善创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善于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与活力,让其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天然地走近学生,在无形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所以,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是一种“本”与“标”的关系,外显于人们清晰的自我认知、积极的个性品质与良好的个人与社会适应能力,内显于我们觉察与领悟生活、人生与生命意义的程度。影视艺术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确实能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更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时看到:如何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探索影视艺术提升心理素质新途径新方法,关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个体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入每位学生心灵,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终极教育目标还需做出更深入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戴维·谢弗.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第5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

[2]王鑫强,张大均,张雪琪.简明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8):126-2.

[3]王鑫强,谢倩,张大均,等.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大学生及其心理素质中的有效性研究[J].心理研究,6,39(6):1296-01.

[4]肖芳.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7(1):59-61.

作者:廖前兰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