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成性语文教学的构建方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挖掘原作中的“留白”
学生生成的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美妙的思维赋予散文新的意境。又如:和学生一起阅读《边城》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笔者提出“:你希望是什么结局?为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结局模糊而又悠远,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去填补其中的意义空白,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内心体验。
二、创设课堂上的“留白”
1.留下疑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生成”的根基“,生成”是“预设”的提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生成点,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笔者在执教《江南的冬景》时突破传统的逐段分析,给学生留了一道思考题:“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五幅江南冬景画,你最欣赏哪幅图画?为什么?寻找你的合作伙伴交流讨论。”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课堂的探究合作就像是一团火,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整堂课充满了艺术性和创造力。
2.留足空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文本内容的学习者生成性语文教学的构建方法张冬梅教学探索和生成者,作为教者的我们不应霸占课堂,而是应该把课堂还给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生成的空间。在赏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的表现手法时,学生开始回答很艰难。笔者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一边进行引导,一边耐心地等待学生的补充。尽管耽误了课堂进程,甚至让课堂一度冷场,但这促成学生新的思维,结果学生出色地完成作答,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生成性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安静的思考,同时还需要“旁逸斜出”的空间。笔者在执教《我心归去》时,讨论如何理解“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悲伤的”,并没有急着去寻求答案,而是留出时间让学生演绎类似熟知的作品,有的朗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有的诵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的背诵余光中的《乡愁》,还有学生唱出费翔的歌曲《故乡的云》,语文教师应抓住这样的生成点给学生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机会。
3.留住亮点
语文教师要抓住教学情景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即亮点,即兴创造迅速生成教学事件。笔者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感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冷不防一位学生站起来问道:“既然‘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为什么人们又说‘春雨贵如油’?”当时笔者并没有逃避,而是把这亮点留下来交给学生解决。有的说“这说的是不同的地域,一个是下雨机会较多的南方春天,一个是降雨少的华北春天”;还有的说“不对,‘春雨贵如油’是强调春雨对于农作物的重要,这里的‘贵’是珍贵的意思”。最后总结下来学生认为都有道理,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再如执教《汲黯传》时,学生突然提出书下对“抵息罪”和“内行修行”的注解有误。当时笔者暂停预定的教学步骤,让这位学生说出其中的原因,呼吁其他学生参与讨论,结果学生深有感触,一致认为文言文的词义理解不仅靠积累,更要根据语境揣度,不能盲目依赖资料。捕捉课堂上的亮点,即兴创造,这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也是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契机。肖川先生曾经说过:“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要想让课堂发挥最大价值“,留白”艺术不可或缺。
三、巧设课堂外“留白”
巧设课外的“留白”是要求教者打破传统的作业规范(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要求),在教者宏观掌控的前提下,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笔者在执教《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设计了导学案,辅助学生先在课外自主学习。导学案中的质疑反思就是作业中的“留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在寻疑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在解疑中生成出人意料的新体验。除此之外,教者应该多多设计自选作业,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更能够创设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笔者在执教完《江南的冬景》时,设计了一道题:选择下面的一幅图画(共六幅),运用本文写景手法的一种,用合适的语言再现画面的内容。教者也可以借助于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通过课外搜索、处理、渗透整合有关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生成更多感受。还可以利用文本中有意义的内容,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的综合实践活动。书画的空灵美自然靠“留白”而显示,生成性语文教学的“灵动美”同样也需要“留白”才能创造,因为它为学生留下了主动发挥才能的空间、创造想象的余地、生成新体验的希望。
作者:张冬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