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语文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研究

一、引入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运用,使很多教师的思想受到文体教法的限制,不但思维受到了制约,还遏制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教师在讲课中滔滔不绝,对于学生来说,只会存在两种情况:优秀生可以接受大部分知识,但不能很好地掌握方法;学困生只能知难而退,由此缺乏基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也可尝试抛弃课本,利用讲故事的办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如在学习《梅岭三章》时,就可以这样讲故事:1936年冬天,在梅岭的深山当中,阴云密布,松针都冻成了一根根冰棍,在一棵松树下的草地上,一位年轻的游击队将领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怎样才能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大部队围剿?故事讲到这里就完了。为了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志现在的位置在哪?他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处于那样的位置?同志的爱国热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以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教师再依据教学目标,指定相应的问题,使学生一边自学一边解决教学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学会了总结归纳,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

二、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情感、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如果运用讲故事的办法活跃课堂气氛,当然不能只关注故事情节,那样只会让学生只留心教师所讲的故事,而不能获得真正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只讲故事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是故事讲完以后的问题设置。问题设置得合理,就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气氛。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置的问题要深浅适度、难易适中。假如问题过于浅显,学生不用思考,张口就能回答,就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假如问题过难,学生在深入思考后也回答不上来,就会让学生失去自信,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就像人们摘食美果一般,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解决,这就是问题设置的最高境界。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怎样预测天气的阴晴雨雪?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纷纷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有的说可以观察云的形态和光彩,有的说可以观察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反应等,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加强课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讲完故事,解决处理完问题之后,即表示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就完成了,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系列的活动中掌握了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这还不够。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课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假如学生能够配合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启发,获取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自然就会具备高水平的语言能力了。

四、分组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在学习《木兰诗》一课时,教师首先应让学生认识事情发生的原因,这样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学生了解了全部的内容之后,再进行问题的探究。对于这种体裁的课文,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全面深入地予以掌握,并且一个班级中有几十个人,他们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点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互动、互助,从而获得共同提高。首先我将学习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基础知识,一个是阅读鉴赏。其次,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若干人,一旦完成学习任务就在黑板上写出结果。这样的小组活动始终充满着竞争,人人都争先恐后,踊跃地回答问题,往往一个任务都由几个小组同时争抢完成。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小组活动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凝聚力,提高团队意识,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六、结语在语文教学当中,只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能力、陶治学生情操、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傅林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