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育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重视预习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效率。在第一遍阅读过程当中,以读为主,不求甚解,简要自学,将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句以及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通过查找资料、同学交流、问老师等方式进行思考和解答。比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花生的花朵长在地上而果实却长在地下?为什么花生果实有一层硬壳包裹着?学生在这样的问题下阅读,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加大语句训练

文章是由词句组成,加强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学生阅读过程当中,老师让学生用笔划出收集到的词句,可以是优美的词句,难解的词句等。比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春潮》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文章境界的同时,找出作者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含义的同时,眼前也会出现绚丽的画卷,达到享受阅读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最好的老师莫过于兴趣,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阅读,并且能够享受这份阅读感。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让学生总结出阅读内容的中心大意;之后教师在提出难度稍微大点的问题,并给予分析和解答。

4.讲究阅读方法,尊重学生个性

小学生阅读课文,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读准、读通、读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第一步将课文读准确,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标记不认识的文字。第二步,熟读课文到流畅的地步。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认识的文字,让学生高效的积累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存在很多个体化差异,因此学生的个性也不同,学生在读后的认知能力也有所差异。所以在选择阅读内容这方面,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5.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进行阅读时,应在一种和谐、主动的氛围内进行。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当及时做好标记,坚持阅读。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它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提升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教师应该及时的引导和督促,双管齐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晋•陈寿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中就谆谆告诫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大量的阅读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能够使学生持久的进行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承担为孩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学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6.比较性阅读比例加大

何谓比较性阅读,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挑选两篇截然不同或者由相似点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之后再进行对比。从语文教学角度看,比较性阅读是十分常见的。帮助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课文,起到启发思维、扩展视野的效果。比如,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中《手》和《眼睛》两个单元,学生在自主阅读完毕之后,可以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他们之间的距离,也可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结语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升学、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当引路人,指点学生迷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尽最大努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

作者:李文碧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小学校